下面是四位同學分別設計的實驗方案.你認為可行的是 ( ) A.某白色固體化合物溶于水.向所得的無色溶液中滴入幾滴酚酞試劑.溶液呈紅色.證明該白色固體化合物一定是堿 B.向某無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證明該無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離子 C.不用其他試劑就可鑒別氫氧化鈉.氯化鎂.硫酸銅和硝酸鉀這四種溶液 D.把燃著的木條插入某瓶無色氣體中.木條火焰熄滅.證明瓶中的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面是四位同學分別設計的實驗方案,你認為可行的是
[     ]
A.某白色固體溶于水,向所得的無色溶液中滴入幾滴無色酚酞試液,溶液呈紅色,證明該白色固體一定是堿
B.向某無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證明該無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離子
C.不用其他試劑就可鑒別氫氧化鈉、氯化鎂、硫酸銅和硝酸鉀這四種溶液
D.把燃著的木條插入某瓶無色氣體中,木條火焰熄滅,證明瓶中的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面是四位同學分別設計的實驗方案,你認為可行的是            (     )

A.某白色固體化合物溶于水,向所得的無色溶液中滴入幾滴酚酞試劑,溶液呈紅色,證明該白色固體化合物一定是堿

B.向某無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證明該無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離子

C.不用其他試劑就可鑒別氫氧化鈉、氯化鎂、硫酸銅和硝酸鉀這四種溶液

D.把燃著的木條插入某瓶無色氣體中,木條火焰熄滅,證明瓶中的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班級同學對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若干問題進行如下探究:
[實驗一]: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的選擇,實驗內容和現(xiàn)象記錄如下
實驗
操作
 
現(xiàn)象 劇烈反應,產生大量氣泡,反應迅速停止 產生氣泡,速率迅速減慢,反應幾乎停止. 產生氣泡,反應持續(xù)時間較長
分析 反應速率過快,氣體不便收集 無法持續(xù)產生CO2
反應速率適中,可持續(xù)產生CO2,便于收集
反應速率適中,可持續(xù)產生CO2,便于收集
結論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是
塊狀大理石和稀鹽酸
塊狀大理石和稀鹽酸
[實驗二]:選擇與設計實驗發(fā)生裝置
(3)寫出標號儀器名稱:①
試管
試管
 ②
錐形瓶
錐形瓶


(4)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文字表達式為
碳酸鈣+鹽酸→氯化鈣+水+二氧化碳
碳酸鈣+鹽酸→氯化鈣+水+二氧化碳
;
(5)不能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為
A
A
(填字母序號);
(6)固體反應物放在
多孔隔板上
多孔隔板上
(填“多孔隔板上”或“大試管底部”).
(7)裝置C相對于裝置B,在操作方面的主要優(yōu)勢為:

①使反應隨時發(fā)生或停止   ②可控制反應的速率    ③可以生成更多的CO2
(8)某學生在上述裝置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又設計了下圖所示的四套裝置來制取CO2,其中在制取時不能使反應隨時發(fā)生或停止的裝置為
B
B


[實驗三]:設計收集裝置,探究收集方法
(9)排空氣收集時,集氣瓶中導管應處的位置是
a
a
(填“a”或“b”);能夠檢驗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滿的操作方法是
(填“Ⅰ”或“Ⅱ”).

(10)用排水法收集氣體之前,先要在集氣瓶中裝滿
(物質),再將氣體由導氣管
h
h
(填“g”或“h”)通入.
(11)排水法收集與排空氣法收集CO2的比較(分別用體積相同的2個集氣瓶收集)
資料:過量的二氧化碳使石灰水變渾濁后,還可以再反應得到澄清溶液.
比較項目 排水集氣法 向上排空氣集氣法
收集方法可行性分析 CO2生成和從水中逸出速率遠大于其溶解速率和與水反應速率 CO2密度比空氣大,且
不與空氣反應
不與空氣反應
收集過程分析 集滿現(xiàn)象:
集氣瓶口有氣泡冒出
集氣瓶口有氣泡冒出
“驗滿”分析:即便燃著木條熄滅,也難以確定空氣完全排盡
向收集到的CO2中倒入等體積石灰水,振蕩 先渾濁后變澄清所需時間較短 先渾濁后變澄清所需時間較長
由此得出結論
(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O2
②用排水法收集的CO2純度
(填“高”或“低”)
[拓展研究]:由于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與質量守恒.
(12)請計算,欲制取3.3g二氧化碳氣體,至少需使用純度(碳酸鈣與石灰石的質量比)為75%的石灰石(雜質不能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請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班級同學對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若干問題進行如下探究:
[實驗一]: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的選擇,實驗內容和現(xiàn)象記錄如下
實驗
操作
現(xiàn)象劇烈反應,產生大量氣泡,反應迅速停止產生氣泡,速率迅速減慢,反應幾乎停止.產生氣泡,反應持續(xù)時間較長
分析反應速率過快,氣體不便收集無法持續(xù)產生CO2________
結論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是________.
[實驗二]:選擇與設計實驗發(fā)生裝置
(3)寫出標號儀器名稱:①________ ②________

(4)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
(5)不能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為________(填字母序號);
(6)固體反應物放在________(填“多孔隔板上”或“大試管底部”).
(7)裝置C相對于裝置B,在操作方面的主要優(yōu)勢為:________
①使反應隨時發(fā)生或停止  ②可控制反應的速率  ③可以生成更多的CO2
(8)某學生在上述裝置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又設計了下圖所示的四套裝置來制取CO2,其中在制取時不能使反應隨時發(fā)生或停止的裝置為________.

[實驗三]:設計收集裝置,探究收集方法
(9)排空氣收集時,集氣瓶中導管應處的位置是________(填“a”或“b”);能夠檢驗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滿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__(填“Ⅰ”或“Ⅱ”).

(10)用排水法收集氣體之前,先要在集氣瓶中裝滿________(物質),再將氣體由導氣管________(填“g”或“h”)通入.
(11)排水法收集與排空氣法收集CO2的比較(分別用體積相同的2個集氣瓶收集)
資料:過量的二氧化碳使石灰水變渾濁后,還可以再反應得到澄清溶液.
比較項目排水集氣法向上排空氣集氣法
收集方法可行性分析CO2生成和從水中逸出速率遠大于其溶解速率和與水反應速率CO2密度比空氣大,且________.
收集過程分析集滿現(xiàn)象:________“驗滿”分析:即便燃著木條熄滅,也難以確定空氣完全排盡
向收集到的CO2中倒入等體積石灰水,振蕩先渾濁后變澄清所需時間較短先渾濁后變澄清所需時間較長
由此得出結論①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O2
②用排水法收集的CO2純度________(填“高”或“低”)
[拓展研究]:由于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與質量守恒.
(12)請計算,欲制取3.3g二氧化碳氣體,至少需使用純度(碳酸鈣與石灰石的質量比)為75%的石灰石(雜質不能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請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班級同學對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若干問題進行如下探究:
[實驗一]: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的選擇,實驗內容和現(xiàn)象記錄如下
實驗
操作
 
現(xiàn)象劇烈反應,產生大量氣泡,反應迅速停止產生氣泡,速率迅速減慢,反應幾乎停止.產生氣泡,反應持續(xù)時間較長
分析反應速率過快,氣體不便收集無法持續(xù)產生CO2______
結論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是______.
[實驗二]:選擇與設計實驗發(fā)生裝置
(3)寫出標號儀器名稱:①______ ②______

(4)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文字表達式為______;
(5)不能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為______(填字母序號);
(6)固體反應物放在______(填“多孔隔板上”或“大試管底部”).
(7)裝置C相對于裝置B,在操作方面的主要優(yōu)勢為:______
①使反應隨時發(fā)生或停止   ②可控制反應的速率    ③可以生成更多的CO2
(8)某學生在上述裝置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又設計了下圖所示的四套裝置來制取CO2,其中在制取時不能使反應隨時發(fā)生或停止的裝置為______.

[實驗三]:設計收集裝置,探究收集方法
(9)排空氣收集時,集氣瓶中導管應處的位置是______(填“a”或“b”);能夠檢驗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滿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填“Ⅰ”或“Ⅱ”).

(10)用排水法收集氣體之前,先要在集氣瓶中裝滿______(物質),再將氣體由導氣管______(填“g”或“h”)通入.
(11)排水法收集與排空氣法收集CO2的比較(分別用體積相同的2個集氣瓶收集)
資料:過量的二氧化碳使石灰水變渾濁后,還可以再反應得到澄清溶液.
比較項目排水集氣法向上排空氣集氣法
收集方法可行性分析CO2生成和從水中逸出速率遠大于其溶解速率和與水反應速率CO2密度比空氣大,且______.
收集過程分析集滿現(xiàn)象:______“驗滿”分析:即便燃著木條熄滅,也難以確定空氣完全排盡
向收集到的CO2中倒入等體積石灰水,振蕩先渾濁后變澄清所需時間較短先渾濁后變澄清所需時間較長
由此得出結論①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O2
②用排水法收集的CO2純度______(填“高”或“低”)
[拓展研究]:由于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與質量守恒.
(12)請計算,欲制取3.3g二氧化碳氣體,至少需使用純度(碳酸鈣與石灰石的質量比)為75%的石灰石(雜質不能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請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