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czzz 來源:初中思想政治 同步·單元練習冊(初三) 題型:020
英雄人物和革命領(lǐng)袖對歷史發(fā)展的作用是
[ ]
A.會對歷史發(fā)展產(chǎn)生重大影響
B.決定歷史發(fā)展的進程
C.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支持
D.離不開人民群眾生產(chǎn)和生活的實踐活動
科目:gzls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建立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 | B. | 促進了中華民族認同 | ||
C. | 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 | D. | 使民主觀念深入人心 |
科目:gzls 來源:天津模擬題 題型:單選題
科目:gzls 來源:2013-2014學年山西大學附中高三上學期8月月考歷史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9世紀80年代,工業(yè)革命研究的開山者阿諾德.湯因比寫道:“革命之后,土地鄉(xiāng)坤在英國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他們控制了從國家到地方的行政權(quán)力,作為社會政治權(quán)力基礎(chǔ)的土地成了人們狂熱追求的對象。對商人來說,只有首先成為地主才能獲得政治權(quán)力和社會地位。”英國工業(yè)化時期,具有巨大經(jīng)濟特質(zhì)的土地是一個家族在政治上成功與穸的物質(zhì)基礎(chǔ)。在英國民眾的心目中,頭銜和以地產(chǎn)為表現(xiàn)形式的財富具有共生關(guān)系。在地方社會,鄉(xiāng)紳把持著官員的位置,作為當?shù)仡I(lǐng)袖的地位無可挑戰(zhàn)。土地本身所賦予的價值不僅僅包含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價值,而且還涵蓋政治價值和社會價值。土地家族大規(guī)模地購買地產(chǎn)并以之為介質(zhì)控制選區(qū)的選票,最終達到操縱政治的目的。內(nèi)戰(zhàn)結(jié)束后,土地責族和鄉(xiāng)紳居于社會中上層,完全壟斷了國家和地方政權(quán)。具有強大經(jīng)濟價值以及社會政治影響力的土地仍成為人們追逐的目標。在城市地區(qū),商人用財富購買土地,成為土地階級的成員,繼而確立政治地位和社會聲望;在工商業(yè)界,銀行家把財富轉(zhuǎn)化為地產(chǎn)、取得貴族身份、融入土地階級的進程比原來加快了;工業(yè)家也將資金源源不斷地注入地產(chǎn)業(yè),獲得鄉(xiāng)紳或貴族的頭銜,進入土地階級。工業(yè)化時期的英國,圈地運動全面展開。準備圈地的村社往往出售部分土地以籌集囷地費用。小土地所有者也是土地的主要供應(yīng)者。在建立大地產(chǎn)的過程中,地主們常常賣掉零散的外圍地產(chǎn),集中化主體地產(chǎn),這需要付出幾代人的努力。由于圈地運動需要籌集資金,從而造成一些自耕農(nóng)銷售部分土地,圈地后許多自耕農(nóng)拋售土地;舊的土地家族因為債務(wù)而出售土地;許多土地家族為擴大主體地產(chǎn)4賣掉外圍地產(chǎn),市場上待售土地源源不斷。一方面,絕大多數(shù)農(nóng)血人口轉(zhuǎn)向了非農(nóng)產(chǎn)業(yè);另一方面,土地家族、各類職業(yè)者、工商界人士瘋狂地追逐具有巨大經(jīng)濟價值并且與敘力密切關(guān)聯(lián)的傳統(tǒng)物質(zhì)——土地,以土地為工具,形成了以責族、鄉(xiāng)紳、自耕農(nóng)為代表的土地階級,控制了中央、郡、社區(qū)的權(quán)力。這在客 觀上促進了大地產(chǎn)和大農(nóng)場經(jīng)營制度的形成。
――摘編自湯普森《19世紀英國土地社會》和《工業(yè)化時期英國的土地流動與經(jīng)營》
(1) 根據(jù)材料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指出工業(yè)化時期英國出現(xiàn)的社會心態(tài)。(3分)
(2) 根據(jù)材料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簡述工業(yè)化時期英國買方土地的主要來源,(3分)并簡要分析促進土地流動的推動力量。(3分)
(3) 根據(jù)材料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說明工業(yè)化時期英國的土地流動與經(jīng)營在哪些方面對英國 政治和經(jīng)濟產(chǎn)生影響。(3分)
科目:gzls 來源:不詳 題型:綜合題
科目:gzls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9世紀80年代,工業(yè)革命研究的開山者阿諾德.湯因比寫道:“革命之后,土地鄉(xiāng)坤在英國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他們控制了從國家到地方的行政權(quán)力,作為社會政治權(quán)力基礎(chǔ)的土地成了人們狂熱追求的對象。對商人來說,只有首先成為地主才能獲得政治權(quán)力和社會地位。”英國工業(yè)化時期,具有巨大經(jīng)濟特質(zhì)的土地是一個家族在政治上成功與穸的物質(zhì)基礎(chǔ)。在英國民眾的心目中,頭銜和以地產(chǎn)為表現(xiàn)形式的財富具有共生關(guān)系。在地方社會,鄉(xiāng)紳把持著官員的位置,作為當?shù)仡I(lǐng)袖的地位無可挑戰(zhàn)。土地本身所賦予的價值不僅僅包含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價值,而且還涵蓋政治價值和社會價值。土地家族大規(guī)模地購買地產(chǎn)并以之為介質(zhì)控制選區(qū)的選票,最終達到操縱政治的目的。內(nèi)戰(zhàn)結(jié)束后,土地責族和鄉(xiāng)紳居于社會中上層,完全壟斷了國家和地方政權(quán)。具有強大經(jīng)濟價值以及社會政治影響力的土地仍成為人們追逐的目標。在城市地區(qū),商人用財富購買土地,成為土地階級的成員,繼而確立政治地位和社會聲望;在工商業(yè)界,銀行家把財富轉(zhuǎn)化為地產(chǎn)、取得貴族身份、融入土地階級的進程比原來加快了;工業(yè)家也將資金源源不斷地注入地產(chǎn)業(yè),獲得鄉(xiāng)紳或貴族的頭銜,進入土地階級。工業(yè)化時期的英國,圈地運動全面展開。準備圈地的村社往往出售部分土地以籌集囷地費用。小土地所有者也是土地的主要供應(yīng)者。在建立大地產(chǎn)的過程中,地主們常常賣掉零散的外圍地產(chǎn),集中化主體地產(chǎn),這需要付出幾代人的努力。由于圈地運動需要籌集資金,從而造成一些自耕農(nóng)銷售部分土地,圈地后許多自耕農(nóng)拋售土地;舊的土地家族因為債務(wù)而出售土地;許多土地家族為擴大主體地產(chǎn)4賣掉外圍地產(chǎn),市場上待售土地源源不斷。一方面,絕大多數(shù)農(nóng)血人口轉(zhuǎn)向了非農(nóng)產(chǎn)業(yè);另一方面,土地家族、各類職業(yè)者、工商界人士瘋狂地追逐具有巨大經(jīng)濟價值并且與敘力密切關(guān)聯(lián)的傳統(tǒng)物質(zhì)——土地,以土地為工具,形成了以責族、鄉(xiāng)紳、自耕農(nóng)為代表的土地階級,控制了中央、郡、社區(qū)的權(quán)力。這在客 觀上促進了大地產(chǎn)和大農(nóng)場經(jīng)營制度的形成。
――摘編自湯普森《19世紀英國土地社會》和《工業(yè)化時期英國的土地流動與經(jīng)營》
(1) 根據(jù)材料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指出工業(yè)化時期英國出現(xiàn)的社會心態(tài)。(3分)
(2) 根據(jù)材料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簡述工業(yè)化時期英國買方土地的主要來源,(3分)并簡要分析促進土地流動的推動力量。(3分)
(3) 根據(jù)材料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說明工業(yè)化時期英國的土地流動與經(jīng)營在哪些方面對英國 政治和經(jīng)濟產(chǎn)生影響。(3分)
科目:gzls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華盛頓血戰(zhàn)七年,贏得美國獨立,被美國民眾尊為國父。孫中山與華盛頓同為革命領(lǐng)袖,華盛頓為獨立而爭,先生為三民主義而斗,四十年如一日,幾死者十余次,其精神、毅力、功績,較之華盛頓有過之而無不及,理所當然應(yīng)尊為國父。
——盧紹稷《東西兩國父》
材料二 列寧說:“無可爭辯的歷史經(jīng)驗證明,在革命運動史上,個人獨裁成為革命階級專政的表現(xiàn)者、代表者和執(zhí)行者,是屢見不鮮的事。個人獨裁與資產(chǎn)階級民主制,毫無疑義是彼此相容的?!?/p>
——《列寧選集》1972版第三卷
材料三 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物暢其流──此四事者,富強之大經(jīng),治國之大本也?!囉^日本一國,與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維新之政為日幾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觀。
——孫中山《上書李鴻章書》1894年
材料四 甘地認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爭取擺脫英國殖民桎梏的惟一正確方法;同時,他認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著對外國統(tǒng)治和其他罪惡的屈服。他寫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兩者之間加以選擇時,我將勸人選擇暴力┅┅我寧愿要印度采用暴力來保護自己的榮譽,而不愿印度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聽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榮譽??墒俏艺J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薄耙虼宋也⒉皇且驗橛《人ト醪盘栒儆《葘嵭蟹潜┝χ髁x,而正是因為認識了印度的力量我才號召印度實行非暴力主義?!?/p>
——王春良《世界現(xiàn)代史諸問題》
請回答
(1)根據(jù)材料一 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分析孫中山、華盛頓并稱“東西兩國父”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拿破侖是材料二中列寧所說的典型代表。作為法國革命階級專政的表現(xiàn)者、代表者和執(zhí)行者,他是怎樣建立個人獨裁的?為鞏固資產(chǎn)階級革命成果,華盛頓和拿破侖有什么共同舉措?
(3) 材料三、四中孫中山、甘地從事斗爭的手段有什么共同點?他們選擇這種斗爭方式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4)華盛頓和甘地領(lǐng)導的斗爭有什么共性?從手段和結(jié)果分析其差異性。
科目:gzyw 來源:山東省曲阜師大附中2012屆高三9月教學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題。
覓渡,覓渡,渡何處?
梁衡
①常州城里那座不大的瞿秋白紀念館我已經(jīng)去過三次。從第一次看到那個黑舊的房舍,我就想寫篇文章。但是六個年頭過去了,還是沒有寫出。瞿秋白實在是一個謎,他太博大太深邃,讓你看不清摸不透,無從寫起但又放不下筆。
?、谖业谝淮蔚郊o念館是l990年。紀念館本是一間瞿家的舊祠堂,祠堂前原有一條河,河上有一座橋,叫覓渡橋。一聽這名字我就心中一驚,覓渡,覓渡,渡在何處?瞿秋白是以職業(yè)革命家自許的,但從這個渡口出發(fā)并沒有讓他走出一條路。
?、廴绻锇资且粋€如李逵式的人物,大喊一聲:“你朝爺爺砍吧!20年后又是一條好漢?!币苍S人們早已把他忘掉。他是一個書生啊,一個典型的中國知識分子,你看他的照片,一副多么秀氣但又有幾分蒼白的面容。他一開始就不是舞槍弄刀的人。他在黃埔軍校講課,在上海大學講課,他的才華熠熠閃光,聽課的人擠滿禮堂,爬上窗臺,甚至連學校的老師也擠進來聽。后來成為大作家的丁玲,這時也在臺下瞪著一雙稚氣的大眼睛。瞿秋白的文才曾是怎樣折服了一代人!秋白與魯迅、茅盾、鄭振鐸這些現(xiàn)代文化史上的高峰,也是齊肩至頂?shù)陌?,他?yīng)該知道自己身軀內(nèi)所含的文化價值,應(yīng)該到書齋里去實現(xiàn)這個價值。但是他沒有,他目睹人民沉浮于水火,目睹黨瀕于滅頂,他振臂一呼,躍向黑暗。只要能為社會的前進照亮一步之路,他就毅然舉全身而自燃。
④如果秋白的骨頭像他的身體一樣的柔弱,他一被捕就招供認罪,那么歷史也早就忘了他。蔣介石聽說抓到了瞿秋白,急電宋希濂去處理此事。宋在黃埔時聽過他的課,執(zhí)學生禮,想以師生之情勸其歸降,并派軍醫(yī)為之治病。他死意已決,說:“減輕一點痛苦是可以的,要治好病就大可不必了?!碑斠粋€人從道理上明白了生死大義之后,他就獲得了最大的堅強和最大的從容。這是靠肉體的耐力和感情的傾注所無法達到的,理性的力量就像軌道的延伸一樣堅定。刑前,秋白唱《國際歌》,唱紅軍歌曲,泰然自行至刑場,高呼“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盤腿席地而坐,讓敵人開槍。從被捕到就義,這里沒有一點死的畏懼。
?、萑绻锇拙瓦@樣高呼口號為革命獻身,人們也許還不會這樣長久地懷念他研究他。他偏偏在臨死前又搶著寫了一篇《多余的話》。我們看他短短的一生斗爭何等堅決,他在國共合作中對國民黨右派的批駁、在黨內(nèi)對陳獨秀右傾路線的批判何等犀利;他主持“八七會議”,決定武裝斗爭,永遠功彪史冊;他在監(jiān)獄中從容斗敵,最后英勇就義,泣天地動鬼神。這是一個多么完整的句號。但是他不肯,他覺得自己實在渺小,實在愧對黨的領(lǐng)袖這個稱號,于是用解剖刀,將自己的靈魂仔仔細細地剖析了一遍。別人看到的他是一個光明的結(jié)論,他在這里卻非要說一說這光明之前的暗淡,或者光明后面的陰影。世上有多少人都在涂脂抹粉,挖空心思地打扮自己的歷史,極力隱惡揚善。而他卻不肯。當我們只看他的事業(yè),看他從容赴死時,他是一座平原上的高山,令人崇敬;當我們再看他對自己的解剖時,他更是一座下臨深谷的高峰,風鳴林吼,奇絕險峻,給人更多的思考。他是一個內(nèi)心既縱橫交錯又坦蕩如一張白紙的人。
?、尬以谶@間舊祠堂里,一年年地來去,一次次地徘徊,我想象著當年門前的小河,河上來往覓渡的小舟。他出門登舟之時一定想到“野渡無人舟自橫”,想到“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那是一種多么悠閑的生活,多么美的詩句,是一個多么寧靜的港灣。他在《多余的話》里一再表達他對文學的熱愛。他多么想靠上那個碼頭。但他沒有,直到臨死的前一刻他還在探究生命的歸宿。他一生都在覓渡,可是到最后也沒有傍到一個好的碼頭,這實在是一個悲劇。但正是這悲劇的遺憾,人們才這樣以其生命的一倍、兩倍、十倍的歲月去紀念他。一個人無才也就罷了,或者有一分才干成了一件事也罷了。最可惜的是他有十分才只干成了一件事,甚而一件也沒有干成,這才叫后人惋惜。你看岳飛的詩詞寫得多好,他是有文才的,但世人只記住了他的武功。辛棄疾是有武才的,他年輕時率一萬義軍反金投宋,但南宋政府不用他,他只能“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后人也只知他的詞才。瞿秋白以文人為政,又因政事之敗而返觀人生。如果他只是慷慨就義再不說什么,也許他早已注入歷史的年輪。但是他又說了一些看似多余的話,他覺得探索比到達更可貴。當年項羽兵敗,雖前有渡船,卻拒不渡河。項羽如果為劉邦所殺,或者他失敗后再渡烏江,都不如臨江自刺這樣留給歷史永遠的回味。項羽面對生的希望卻舉起了一把自刎的劍,秋白在將要英名流芳時卻舉起了一把解剖刀,他們都把行將定格的生命的價值又推上了一層。哲人者,寧肯舍其事而成其心。
⑦秋白不朽。
1.怎樣理解第⑥段中“哲人者,寧肯舍其事而成其心”這句話?
2.簡要分析文章以“覓渡,覓渡,渡何處?”為題的好處。
3.綜觀全文,概括文中瞿秋白的形象。
4.(1)從寫作角度思考本文的藝術(shù)特點,至少概括出兩點,要舉例分析。
(2)結(jié)合對本文的閱讀,談?wù)勛约喝绾螐拈喿x中汲取寫作營養(yǎng)。
科目:gzyw 來源:2011—2012學年度山東省曲阜師大附中高三9月教學質(zhì)量檢測(語文)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作品。
覓渡,覓渡,渡何處?
梁衡
①常州城里那座不大的瞿秋白紀念館我已經(jīng)去過三次。從第一次看到那個黑舊的房舍,我就想寫篇文章。但是六個年頭過去了,還是沒有寫出。瞿秋白實在是一個謎,他太博大太深邃,讓你看不清摸不透,無從寫起但又放不下筆。
②我第一次到紀念館是l990年。紀念館本是一間瞿家的舊祠堂,祠堂前原有一條河,河上有一座橋,叫覓渡橋。一聽這名字我就心中一驚,覓渡,覓渡,渡在何處?瞿秋白是以職業(yè)革命家自許的,但從這個渡口出發(fā)并沒有讓他走出一條路。
③如果秋白是一個如李逵式的人物,大喊一聲:“你朝爺爺砍吧!20年后又是一條好漢?!币苍S人們早已把他忘掉。他是一個書生啊,一個典型的中國知識分子,你看他的照片,一副多么秀氣但又有幾分蒼白的面容。他一開始就不是舞槍弄刀的人。他在黃埔軍校講課,在上海大學講課,他的才華熠熠閃光,聽課的人擠滿禮堂,爬上窗臺,甚至連學校的老師也擠進來聽。后來成為大作家的丁玲,這時也在臺下瞪著一雙稚氣的大眼睛。瞿秋白的文才曾是怎樣折服了一代人!秋白與魯迅、茅盾、鄭振鐸這些現(xiàn)代文化史上的高峰,也是齊肩至頂?shù)陌?,他?yīng)該知道自己身軀內(nèi)所含的文化價值,應(yīng)該到書齋里去實現(xiàn)這個價值。但是他沒有,他目睹人民沉浮于水火,目睹黨瀕于滅頂,他振臂一呼,躍向黑暗。只要能為社會的前進照亮一步之路,他就毅然舉全身而自燃。
④如果秋白的骨頭像他的身體一樣的柔弱,他一被捕就招供認罪,那么歷史也早就忘了他。蔣介石聽說抓到了瞿秋白,急電宋希濂去處理此事。宋在黃埔時聽過他的課,執(zhí)學生禮,想以師生之情勸其歸降,并派軍醫(yī)為之治病。他死意已決,說:“減輕一點痛苦是可以的,要治好病就大可不必了?!碑斠粋€人從道理上明白了生死大義之后,他就獲得了最大的堅強和最大的從容。這是靠肉體的耐力和感情的傾注所無法達到的,理性的力量就像軌道的延伸一樣堅定。刑前,秋白唱《國際歌》,唱紅軍歌曲,泰然自行至刑場,高呼“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盤腿席地而坐,讓敵人開槍。從被捕到就義,這里沒有一點死的畏懼。
⑤如果秋白就這樣高呼口號為革命獻身,人們也許還不會這樣長久地懷念他研究他。他偏偏在臨死前又搶著寫了一篇《多余的話》。我們看他短短的一生斗爭何等堅決,他在國共合作中對國民黨右派的批駁、在黨內(nèi)對陳獨秀右傾路線的批判何等犀利;他主持“八七會議”,決定武裝斗爭,永遠功彪史冊;他在監(jiān)獄中從容斗敵,最后英勇就義,泣天地動鬼神。這是一個多么完整的句號。但是他不肯,他覺得自己實在渺小,實在愧對黨的領(lǐng)袖這個稱號,于是用解剖刀,將自己的靈魂仔仔細細地剖析了一遍。別人看到的他是一個光明的結(jié)論,他在這里卻非要說一說這光明之前的暗淡,或者光明后面的陰影。世上有多少人都在涂脂抹粉,挖空心思地打扮自己的歷史,極力隱惡揚善。而他卻不肯。當我們只看他的事業(yè),看他從容赴死時,他是一座平原上的高山,令人崇敬;當我們再看他對自己的解剖時,他更是一座下臨深谷的高峰,風鳴林吼,奇絕險峻,給人更多的思考。他是一個內(nèi)心既縱橫交錯又坦蕩如一張白紙的人。
⑥我在這間舊祠堂里,一年年地來去,一次次地徘徊,我想象著當年門前的小河,河上來往覓渡的小舟。他出門登舟之時一定想到“野渡無人舟自橫”,想到“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那是一種多么悠閑的生活,多么美的詩句,是一個多么寧靜的港灣。他在《多余的話》里一再表達他對文學的熱愛。他多么想靠上那個碼頭。但他沒有,直到臨死的前一刻他還在探究生命的歸宿。他一生都在覓渡,可是到最后也沒有傍到一個好的碼頭,這實在是一個悲劇。但正是這悲劇的遺憾,人們才這樣以其生命的一倍、兩倍、十倍的歲月去紀念他。一個人無才也就罷了,或者有一分才干成了一件事也罷了。最可惜的是他有十分才只干成了一件事,甚而一件也沒有干成,這才叫后人惋惜。你看岳飛的詩詞寫得多好,他是有文才的,但世人只記住了他的武功。辛棄疾是有武才的,他年輕時率一萬義軍反金投宋,但南宋政府不用他,他只能“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后人也只知他的詞才。瞿秋白以文人為政,又因政事之敗而返觀人生。如果他只是慷慨就義再不說什么,也許他早已注入歷史的年輪。但是他又說了一些看似多余的話,他覺得探索比到達更可貴。當年項羽兵敗,雖前有渡船,卻拒不渡河。項羽如果為劉邦所殺,或者他失敗后再渡烏江,都不如臨江自刺這樣留給歷史永遠的回味。項羽面對生的希望卻舉起了一把自刎的劍,秋白在將要英名流芳時卻舉起了一把解剖刀,他們都把行將定格的生命的價值又推上了一層。哲人者,寧肯舍其事而成其心。
⑦秋白不朽。
【小題1】怎樣理解第⑥段中“哲人者,寧肯舍其事而成其心”這句話?(3分)
【小題2】簡要分析文章以“覓渡,覓渡,渡何處?”為題的好處。(6分)
【小題3】綜觀全文,概括文中瞿秋白的形象。(4分)
【小題4】(1)從寫作角度思考本文的藝術(shù)特點,至少概括出兩點,要舉例分析。(2分)
(2)結(jié)合對本文的閱讀,談?wù)勛约喝绾螐拈喿x中汲取寫作營養(yǎng)。(3分)
科目:gzyw 來源:2011-2012學年度山東省高三9月教學質(zhì)量檢測(語文)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作品。
覓渡,覓渡,渡何處?
梁衡
①常州城里那座不大的瞿秋白紀念館我已經(jīng)去過三次。從第一次看到那個黑舊的房舍,我就想寫篇文章。但是六個年頭過去了,還是沒有寫出。瞿秋白實在是一個謎,他太博大太深邃,讓你看不清摸不透,無從寫起但又放不下筆。
②我第一次到紀念館是l990年。紀念館本是一間瞿家的舊祠堂,祠堂前原有一條河,河上有一座橋,叫覓渡橋。一聽這名字我就心中一驚,覓渡,覓渡,渡在何處?瞿秋白是以職業(yè)革命家自許的,但從這個渡口出發(fā)并沒有讓他走出一條路。
③如果秋白是一個如李逵式的人物,大喊一聲:“你朝爺爺砍吧!20年后又是一條好漢。”也許人們早已把他忘掉。他是一個書生啊,一個典型的中國知識分子,你看他的照片,一副多么秀氣但又有幾分蒼白的面容。他一開始就不是舞槍弄刀的人。他在黃埔軍校講課,在上海大學講課,他的才華熠熠閃光,聽課的人擠滿禮堂,爬上窗臺,甚至連學校的老師也擠進來聽。后來成為大作家的丁玲,這時也在臺下瞪著一雙稚氣的大眼睛。瞿秋白的文才曾是怎樣折服了一代人!秋白與魯迅、茅盾、鄭振鐸這些現(xiàn)代文化史上的高峰,也是齊肩至頂?shù)陌。麘?yīng)該知道自己身軀內(nèi)所含的文化價值,應(yīng)該到書齋里去實現(xiàn)這個價值。但是他沒有,他目睹人民沉浮于水火,目睹黨瀕于滅頂,他振臂一呼,躍向黑暗。只要能為社會的前進照亮一步之路,他就毅然舉全身而自燃。
④如果秋白的骨頭像他的身體一樣的柔弱,他一被捕就招供認罪,那么歷史也早就忘了他。蔣介石聽說抓到了瞿秋白,急電宋希濂去處理此事。宋在黃埔時聽過他的課,執(zhí)學生禮,想以師生之情勸其歸降,并派軍醫(yī)為之治病。他死意已決,說:“減輕一點痛苦是可以的,要治好病就大可不必了?!碑斠粋€人從道理上明白了生死大義之后,他就獲得了最大的堅強和最大的從容。這是靠肉體的耐力和感情的傾注所無法達到的,理性的力量就像軌道的延伸一樣堅定。刑前,秋白唱《國際歌》,唱紅軍歌曲,泰然自行至刑場,高呼“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盤腿席地而坐,讓敵人開槍。從被捕到就義,這里沒有一點死的畏懼。
⑤如果秋白就這樣高呼口號為革命獻身,人們也許還不會這樣長久地懷念他研究他。他偏偏在臨死前又搶著寫了一篇《多余的話》。我們看他短短的一生斗爭何等堅決,他在國共合作中對國民黨右派的批駁、在黨內(nèi)對陳獨秀右傾路線的批判何等犀利;他主持“八七會議”,決定武裝斗爭,永遠功彪史冊;他在監(jiān)獄中從容斗敵,最后英勇就義,泣天地動鬼神。這是一個多么完整的句號。但是他不肯,他覺得自己實在渺小,實在愧對黨的領(lǐng)袖這個稱號,于是用解剖刀,將自己的靈魂仔仔細細地剖析了一遍。別人看到的他是一個光明的結(jié)論,他在這里卻非要說一說這光明之前的暗淡,或者光明后面的陰影。世上有多少人都在涂脂抹粉,挖空心思地打扮自己的歷史,極力隱惡揚善。而他卻不肯。當我們只看他的事業(yè),看他從容赴死時,他是一座平原上的高山,令人崇敬;當我們再看他對自己的解剖時,他更是一座下臨深谷的高峰,風鳴林吼,奇絕險峻,給人更多的思考。他是一個內(nèi)心既縱橫交錯又坦蕩如一張白紙的人。
⑥我在這間舊祠堂里,一年年地來去,一次次地徘徊,我想象著當年門前的小河,河上來往覓渡的小舟。他出門登舟之時一定想到“野渡無人舟自橫”,想到“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那是一種多么悠閑的生活,多么美的詩句,是一個多么寧靜的港灣。他在《多余的話》里一再表達他對文學的熱愛。他多么想靠上那個碼頭。但他沒有,直到臨死的前一刻他還在探究生命的歸宿。他一生都在覓渡,可是到最后也沒有傍到一個好的碼頭,這實在是一個悲劇。但正是這悲劇的遺憾,人們才這樣以其生命的一倍、兩倍、十倍的歲月去紀念他。一個人無才也就罷了,或者有一分才干成了一件事也罷了。最可惜的是他有十分才只干成了一件事,甚而一件也沒有干成,這才叫后人惋惜。你看岳飛的詩詞寫得多好,他是有文才的,但世人只記住了他的武功。辛棄疾是有武才的,他年輕時率一萬義軍反金投宋,但南宋政府不用他,他只能“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后人也只知他的詞才。瞿秋白以文人為政,又因政事之敗而返觀人生。如果他只是慷慨就義再不說什么,也許他早已注入歷史的年輪。但是他又說了一些看似多余的話,他覺得探索比到達更可貴。當年項羽兵敗,雖前有渡船,卻拒不渡河。項羽如果為劉邦所殺,或者他失敗后再渡烏江,都不如臨江自刺這樣留給歷史永遠的回味。項羽面對生的希望卻舉起了一把自刎的劍,秋白在將要英名流芳時卻舉起了一把解剖刀,他們都把行將定格的生命的價值又推上了一層。哲人者,寧肯舍其事而成其心。
⑦秋白不朽。
1.怎樣理解第⑥段中“哲人者,寧肯舍其事而成其心”這句話?(3分)
2.簡要分析文章以“覓渡,覓渡,渡何處?”為題的好處。(6分)
3.綜觀全文,概括文中瞿秋白的形象。(4分)
4.(1)從寫作角度思考本文的藝術(shù)特點,至少概括出兩點,要舉例分析。(2分)
(2)結(jié)合對本文的閱讀,談?wù)勛约喝绾螐拈喿x中汲取寫作營養(yǎng)。(3分)
科目:gzyw 來源:湖北省模擬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gzyw 來源:山東省月考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gzyw 來源:2016屆北京豐臺區(qū)高三下學期綜合練習一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練習。
咆哮的大渡河
①西出成都,車行百十里,便有種蒼涼的氣息撲面襲來。首先遇見的是矗立在雅安縣界公路邊的那組“茶馬古道”群雕,黑銅色人馬,一瞧便有“壯行”的味道。接著翻越二郎山,“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萬丈,古樹荒草遍山野,巨石滿山岡?!边@是解放初修建川藏公路時的歌謠。二郎山是進藏途中的第一險地,高三千多米,峻峭險奇。盤山公路彎彎繞繞,攀崖過澗,好不嚇人。山的東面是片綠色,郁郁蔥蔥,常常云遮霧罩,細雨霏霏。一過山口又是另一重天地,滿山只見石頭不見樹木,一派荒涼,氣候也變得干燥起來。這時候,我才猛然憶起 “五月渡瀘,深入不毛”那句話,原來這“不毛”確無夸張之意。
②二郎山腳下,便是大渡河。
③這是一條何等壯闊的河流!它發(fā)源于雪域高原,蜿蜒千余公里,劈開萬重高山;較大的落差,使河水湍急,嘩然有聲;折阻的山澗,又使它如雄獅發(fā)憤,咆哮怒吼,引得驚濤拍岸,卷雪千堆。
④站在大渡河邊,我讀了幾十年的紅軍長征故事,也才有了真切的感受:紅軍當年走的道路,是何等偏遠,何等艱難,何等險惡。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使這支血肉之軀組成的隊伍,能夠跨越這不可逾越的障礙,從國民黨軍隊鐵桶似的堵截中殺出重圍?
⑤帶著疑問,我造訪了地處大渡河中游的安順場。安順場三面臨山,一面臨水,地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兩次重大歷史事件,使這個原本不起眼的小小場鎮(zhèn)聞名遐邇,蜚聲中外。1863年5月,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在這里全軍覆沒,留下的是悲哀的史料;而1935年5月,中國工農(nóng)紅軍在這里卻擊破了蔣介石要讓紅軍成為“石達開第二”的夢想,創(chuàng)造了強渡大渡河的奇跡,于是這里便成為“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
⑥與搶渡成敗直接相關(guān)的有兩種傳說。一說是石達開當年在安順場被困了一個來月,無法渡河。本來其間有一個極好的機會,然而當時正值石達開得子,他要大擺宴席,慶祝三天,結(jié)果錯失最佳時機。另一說是當年紅軍火急趕往安順場時,本來國民黨守軍要將渡口和渡船付之一炬的,但因其部隊將領(lǐng)在這里還有很多家產(chǎn),舍不得拋棄,結(jié)果給紅軍留下了搶渡的船只。至今在安順場的渡口,還特地塑造了一只渡船模型,瞧那高昂的船頭,不既是對紅軍勇士的贊嘆又是對敵軍貪婪成性的嘲諷嗎?
⑦粗一想來,在生死危急關(guān)頭,一個是為小兒慶典,一個是為保個人家資,竟置家國大義于不顧,終致丟了河山,也掉了腦袋,真是不可想象!再往深處思索,卻又不以為奇了。翻開歷史,讀到太平天國,誰不扼腕痛惜?革命初期,天國領(lǐng)袖們保持著良好本色,贏得了老百姓的擁護,也贏得了節(jié)節(jié)勝利。但是,進了南京,立了國號,他們卻開始追求享樂,并惡性膨脹,迅速走向腐敗墮落。石達開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逼到大渡河邊的,面對強悍的湘帥曾國藩,不思如何力挽狂瀾,卻貪歡戀犢,在刀口上尋樂,豈有不敗之理?而七十二年之后,又是在大渡河邊,演繹的又是相似的一幕。面對紅軍的到來,四川軍閥暴露出貪婪腐敗本色,那時的中國,官僚腐敗,政客橫行,軍閥割據(jù),可說是無民不刮,無財不貪,無欲不縱,無惡不作!所以說,安順場的守軍為一己之小利,給紅軍留下了改寫歷史的渡船,也就不足為奇了。
⑧溯河而上,閃過座座險峻山峰,便到了瀘定橋。瀘定橋真是座險橋,至今那粗粗的幾根鐵索上,雖已橫豎鋪就了齊整的木塊,但走在上面仍顫顫巍巍。從橋上看下去,河水打著漩渦,閃著浪沫,滾滾奔流。倘從橋上掉下去,絕對是瞬間沖走,蹤跡難覓。我小心翼翼地過了橋,登上西邊的觀音閣,居高望去,東邊的橋頭堡緊鎖,那么堅固。想當年堆上沙包,筑起工事,只需一挺機槍,橋上戰(zhàn)士就插翅難飛;更何況當時早已抽去木板,僅剩9根光滑的鐵索!但我們的22位勇士竟幾乎全部攀爬過了橋,飛奪橋頭陣地,令人慨嘆。在我們的感慨中,又有人說,當時紅軍勇敢無敵是一個方面,但據(jù)說我們的地下黨也建了一功:在頭天夜里帶了一袋現(xiàn)洋,買通了守橋的營長,他們才稍微放松了一些抵抗。我想也說得通,紅軍乃虎狼之師,只要你略有喘息,便能風卷殘云,險中取勝。
⑨離開瀘定橋,車行很遠了,大渡河的咆哮聲還在耳際回響。其聲時高時低,時促時緩,似嘆!似怒!似囑!我想,大渡河來自三江源頭,自然是我們的母親河。母親如此經(jīng)年累月地呼喊,她是要告訴她的子孫們什么呢?我陷入了苦苦的沉思。
(取材于朱法元同名散文)
1.下列對作品內(nèi)容的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A.大渡河發(fā)源于雪域高原,流經(jīng)滿山蔥郁的二郎山腳下,由于落差較大、山澗折阻,故而咆哮怒吼。
B.大渡河中游的安順場是地勢險要的小場鎮(zhèn),因翼王石達開在此全軍覆沒而聞名遐邇,蜚聲中外。
C.大渡河上的瀘定橋是座險橋,紅軍冒著槍林彈雨,從鐵索上攀爬過橋,展現(xiàn)了英勇無畏的精神。
D.大渡河不僅因水流洶涌而具有水利資源利用價值,更因為紅軍“搶渡”“飛奪”而具有教育意義。
2.下列對作品中有關(guān)知識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一句出自三國時期諸葛亮的《出師表》。
B.“華夏”一詞為中國的古稱,類似稱謂還有“赤縣”“神州”等。
C.“國號”是建國者確立的國家稱號,中國古代的國號即朝代名稱。
D.“母親河”一般是對與人們現(xiàn)實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河流的親切稱呼。
3.第⑥⑦段插入兩個傳說,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第⑨段說“母親如此經(jīng)年累月地呼喊,她是要告訴她的子孫們什么呢”,請結(jié)合全文,概括“她”要告訴“子孫們”的到底是什么。
5.閱讀“鏈接材料”,結(jié)合本文內(nèi)容,在橫線上填寫雙音節(jié)詞語。
鏈接材料: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河西山岡萬丈高/河東河北高粱熟了/萬山叢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紗帳里/游擊健兒逞英豪/端起了土槍洋槍/揮動那大刀長矛/保衛(wèi)家鄉(xiāng)/保衛(wèi)黃河/保衛(wèi)華北/保衛(wèi)全中國
(取材于《黃河大合唱·保衛(wèi)黃河》歌詞)
本文作者視大渡河為母親河,大渡河的“咆哮”如母親的呼喊;而在《黃河大合唱·保衛(wèi)黃河》中,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的“咆哮”則是 之聲、 之聲、 之聲。
科目:gzls 來源:101網(wǎng)校同步練習 高二歷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課標 2002年審查) 人教版 題型:013
印度國大黨領(lǐng)袖甘地的階級局限性表現(xiàn)在( )
①爭取印度自治
②用非暴力來限制群眾,防止社會改良轉(zhuǎn)變?yōu)楦锩?/P>
③號召民眾恢復手工紡織和抵制英貨
④1922年宣布停止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科目:czls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濟南市九年級上期期中歷史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他們是國家領(lǐng)袖,他們是歷史的推動者;他們的故事至今還被從津津樂道,他們的個人魅力雖日久而更絢麗. (16分)
材料一:他1775年7月3日,他就任大陸軍總司令。多次擊敗英軍,1783年取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同年12月23日遞交辭呈,解甲歸田。1787年他主持召開費城制憲會議。制定聯(lián)邦憲法,為根除君主制,制訂和批準維護有產(chǎn)者民主權(quán)利的憲法作出不懈的努力。他被尊稱為”美國國父”.
(1)材料一中的“他”是誰?(2分)“他”領(lǐng)導的戰(zhàn)爭是什么?(2分)
“為根除君主制制訂的憲法”是什么? (2分)
材料二: 一個“偉大戰(zhàn)爭”的序幕開始揭開,他的天才使這場戰(zhàn)爭大放光彩。法國不僅打敗了那種想要把它置于死地的聯(lián)合勢力,而且在革命以后形成了對歐洲其他各國的嚴重軍事威脅,并且最終成了主宰歐洲很大一部分地區(qū)的主人翁. (利德爾·哈特《戰(zhàn)略論》)但他卻說:“我真正的光榮并非打了40次勝仗,滑鐵盧之戰(zhàn)抹去了這一切的記憶。但有一樣東西是不會被人忘卻的,它將永垂不朽……”
(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誰? (2分)依據(jù)材料及所學知識評價他所領(lǐng)導的戰(zhàn)爭與材料一中的戰(zhàn)爭性質(zhì)有何異同? (4分)
(3)材料二中的“他”認為“將永垂不朽…的東西”是什么? (2分)與材料一中的憲法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分)
科目:czls 來源:2016屆湖南麓山國際實驗校九年級上第二次限時練歷史試卷(解析版) 題型:判斷題
判斷題(正確的填T,錯誤的填F,)
1.7世紀,作為宗教領(lǐng)袖的穆罕默德為巴爾干半島的統(tǒng)一作出了重大貢獻。( )
2.西歐封建社會時期,國王是西歐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教皇和教會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
3.1836~1848年間,英國工人掀起憲章運動是世界上第一次群眾性的、政治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運動。( )
4.工業(yè)革命后,資本主義最終戰(zhàn)勝了封建主義,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 )
5.“發(fā)明大王”美國人愛迪生在1879年成功研制成了耐用的鎢絲燈泡,為世界帶來了光明。( )
科目:gzls 來源: 題型:解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