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月語文焦點寫作素材――H1N1流感及人類危機思考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地球人們之間的交往聯(lián)系愈來愈緊密。地球村名副其實,這給我們人類社會帶了巨大的繁榮,但也有灰色的記憶,這些記憶都深深地刻在人類的歷史石碑上。

關注我們自身,是關注人類社會的體現(xiàn)。

中國的高考是國家為選拔優(yōu)秀人才而舉行的大型考試,考試內容或考試預測常常是人們的談論焦點。

從近三年的高考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考查內容與人類生活、生產聯(lián)系非常緊密,尤其有關社會最熱點的內容。

據(jù)上,筆者聯(lián)系當前社會熱點之一――甲型H1N1流感,來談一下高考語文寫作的相關話題及素材應用。

 背景概況

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國等先后發(fā)生甲型H1N1流感,其病毒為A型流感病毒,H1N1亞型豬流感病毒毒株,該毒株包含有豬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種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斷,是一種新型豬流感病毒,可以人傳染人。

以下是截至北京時間5月19日21時,世界衛(wèi)生組織發(fā)布的有關國家和地區(qū)甲型H1N1流感疫情最新累計數(shù)字,括號內為有關國家和地區(qū)自己公布的數(shù)字。

             死亡病例        確診病例(包括死亡病例)     疑似病例

墨西哥    。罚病。ǎ罚埃。常叮矗浮。ǎ常叮矗叮     (3954)

美國         5    (5)。担保玻场。ǎ担保玻常            (0)

加拿大        1    (1)    496    (520)            (0)

哥斯達黎加    1    (1)        9        (9)        (128)

日本         0            。保担    (191)            (0)

西班牙        0            。保埃    (103)        。ǎ玻常

英國         0            。保埃    (102)         (3)

巴拿馬        0                59    。ǎ担梗         (29)

法國        。                14    。ǎ保担         (26)

德國        。                14    。ǎ保矗        。ǎ保梗

哥倫比亞    。                11    。ǎ保保        (164)

意大利        0                。        (9)            (0)

新西蘭        0                。        (9)        。ǎ矗福

巴西        。                。        (8)         (18)

以色列        0                。        (7)            (4)

薩爾瓦多    。                。        (6)            (0)

比利時        0                。        (5)            (0)

中國內地    。                。        (4)            (1)

智利        。                。        (5)            (0)

韓國        。                。        (4)        。ǎ常埃

荷蘭        。                。        (3)            (0)

危地馬拉    。                。        (3)            (0)

古巴        。                。        (3)            (0)

瑞典        。                 3        (3)            (0)

中國香港    。                。        (3)            (0)

其它國家及地區(qū)省略

相關歷史鏈接

西班牙流感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所造成的災難是流感流行史上最嚴重的一次,也是歷史上死亡人數(shù)最多的一次瘟疫,估計全世界患病人數(shù)在7億以上,發(fā)病率約20%~40%,死亡人數(shù)達4000-5000多萬。美國科學家的研究顯示,1918-1919年導致5000萬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病毒很可能源自鳥類。

亞洲流感

1957-1958 亞洲流感 (病毒類型 H2N2)1957年2月22日,首發(fā)于中國貴州,3、4月間席卷中國。5月到6月襲擊了日本及東南亞各國,7月到8月流行于中東、非洲,美國在9月開始流行,10月加拿大和前蘇聯(lián)也遭侵襲。這次世界性的大流感發(fā)病率高達15%-30%,全球至少100萬人死于這場災難。

香港流感

1968-1969 香港流感 (病毒類型 H3N2)1968年7月,香港突然爆發(fā)流感,發(fā)病人數(shù)多達50萬。8月,流感傳入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亞、日本和美國。這次流感使美國5100萬人染病,超過3.4萬人死亡。接著又傳入前蘇聯(lián)和歐洲。根據(jù)國際紅十字會組織統(tǒng)計,這場流感至少波及世界55個國家和地區(qū),造成全球150萬-200萬人死亡。

俄羅斯流感

1977-1978 俄羅斯流感 (病毒類型 H1N1) 1977年11月至1978年1月在前蘇聯(lián),“俄羅斯流感”流行。至1978年冬,其他許多國家也紛紛出現(xiàn)感染流行。受襲擊的集中在20歲以下的青少年。

瘋牛病
    1985年,主發(fā)國在英國。據(jù)估計死亡人數(shù)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逐年上升,迄今為止死于此疫的人數(shù)為69人。波及的國家以歐美國家為主。據(jù)美國有線新聞網(wǎng)估計,瘋牛病事件將給美國造成了至少數(shù)十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口蹄疫
    2001年,英國暴發(fā)口蹄疫,集中宰殺、焚燒了近700萬頭感染口蹄疫的牲畜,許多農民損失慘重。世界上大多數(shù)的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日本、南韓、澳洲、新西蘭及一些歐洲國家等;東南亞各國、中國香港、中國大陸等皆屬”口蹄疫疫區(qū)”。

SARS
    2003年4月起在中國廣東省及香港地區(qū)所爆發(fā)的流行病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癥(SARS),涉及32個國家和地區(qū),截至2008年8月7日,全球累計非典病例共8422例,。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數(shù)919人,病死率近11%。

禽流感
    2004年初禽流感席卷美國和亞洲部分國家,中國、日本、越南等國上百萬家禽染病死亡,多人可能因感染禽流感病毒而去世。截止到2005年,禽流感已造成全球超過1.5億只禽類被撲殺,63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00億美元。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傳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區(qū)均有此病流行的報道。1957年新西蘭首次報道該病。我國自1981年在上海發(fā)現(xiàn)本病,以后北京、河北等十幾個。ㄊ校┚袌髮。2009年我國手足口病發(fā)病處于上升階段。2009年年初到4月7日,全國累計報告手足口病例115618例,死亡50例。

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問題背后的冷思考

觀點羅列

1、人類不能善待動物,惡劣的飼養(yǎng)環(huán)境為病毒的生長和變異提供了機會。人類不愛護環(huán)境和濫用抗生素 。

2、人類對自然的掠奪破壞越來越厲害。研究證明,66%的傳染病病是從動物身上傳播而來。

3、病毒加快變異論:病毒變異性的加快與“物種障礙”的跨越加快,使人類面臨的危險越來越大。

4、病毒比人類更具有智慧論:病毒不斷尋找人類的弱點,加以利用。人類與病毒的持續(xù)戰(zhàn)斗,病毒戰(zhàn)斗力越來越強大。

5、全球公共衛(wèi)生預防機制應該趨于更加完善,科學預防需要全球合作,科技發(fā)展需要大力尊重自然。

6、氣候變化論:氣候變化促進動物傳染病的發(fā)生與傳播。全球氣候變化肯定會促生部分細菌發(fā)生變化,這樣,人類的危險不單單就是宏觀上的,微觀世界也在醞釀著病變。

集中討論點關鍵詞

人與自然   自然環(huán)境  環(huán)境保護   人類危機  全球問題   公共衛(wèi)生   反省意識

生物病毒   生態(tài)掠奪  人為陰謀   生命代價  和諧契合

 【焦點解讀】

人類正在改變著地球,而這些改變的背后卻引發(fā)了良性質變和危險隱患。隨著時間的遷移,有了許多新的疾病和名詞, “非典”、“禽流感” 、“甲型H1N1”流感這些看似陌生卻又如此熟悉的病菌像一陣颶風驟然降臨,而這一切正在改變著我們。

這一社會焦點是值得我們的重點關注。它關涉著“人與自然” 、 “全球問題”、 “公共衛(wèi)生”、 “生態(tài)保護” 、“環(huán)境”、“危機”、 “反省”、 “災難”、“珍惜”、 “尊重”、“震撼”、 “生命”、“合作”、 “和諧”等話題,而這寫話題也是我們高考所關注的。

 [運用實例]

話題1   人與自然

自然,是動植物的棲息地,是生命的起源,是我們的一切的源泉。

人類誕生于天地之間,生存于大自然之中。集靈氣與采萬精華的我們勇敢地從洪荒時代走到了文明的世紀。

人與自然存在著莫大的關系。在自然中,人類的智慧創(chuàng)造了經濟的奇跡,而無知與貪婪卻留下了可怕的后果,F(xiàn)在的地球已經發(fā)出了痛苦的呻吟:環(huán)境污染,生態(tài)惡化,病毒橫行。這一切是值得我們的深思。03年的非典、04年禽流感、今天的甲型流感無不讓我們深思人類應如何對待大自然?人類該怎樣與自然和諧共處呢?

也許是一個簡單的答案:善待自然和諧相處。善待萬物,就象善待我們的朋友;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我們的家園!人與自然相通相依,協(xié)調一致,和諧共處,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主要思想。

話題2      災難

面對“甲型H1N1流感”的到來,也許我們想到一個灰色的詞“災難”。其實我們已經經受了無數(shù)的災難了。厄爾尼諾、溫室效應、全球氣候變暖、海嘯、非典、還有現(xiàn)在的甲型流感,這里的每一場災難無不傷痛著人類的脆弱的神經。而這一切究竟緣何。

也許是自然對人類的懲罰,也許是地球對人類的懲罰,到底是什么,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災難,我們在思索著。人類進入工業(yè)時代后,掠奪性地開采,工業(yè)污染嚴重,全球溫室效應明顯,人類的進步是建立在掠奪自然的基礎之上;任意殘殺其他物種,北冰洋的海豹被剝皮,海洋里的藍鯨被宰殺,山林里的稀有物種被烹飪等等,人類的食欲是建立在殘殺生靈的基礎之上。簡單地總結,境破壞,生態(tài)失衡,災難就頻發(fā)。

低下頭吧,高傲的人類將目光放的長遠些吧;咽下涎吧貪吃的人類將口味放的平常些吧,不然,人類只能自己承擔地球的懲罰――頻發(fā)的災難。

話題3      反省

反省是人類不斷進步的思源。而缺乏自我反省是人類的共同弱點,不僅限于對大自然的傲慢,更主要的是總有理由為自己的過失開脫責任。

氣候異常,三廢嚴重,惡疾流行,災害頻仍,因工業(yè)和現(xiàn)代社會生活方式誘發(fā)的環(huán)境惡化問題,已成為當前世界性的熱門話題和共同難題。當人們紛紛行動起來,就事論事地解決各種具體的環(huán)保問題的時候, 人類需要真正反省自己了。因為對大自然的傲慢,環(huán)境污染破壞已促成了更多的菌體變異。人類的自我中心主義,漠視自然的盲動行為,已經成為了懸在人類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還有多少病毒將要變異?人類還要嘗試多少自食其果?這一切在告訴我們,必須靜下思維來,認認真真地反省了,反省人與自然的關系,反省自然環(huán)境的問題,反省工業(yè)與自然的關系,反省人類自身的弱點等等。

從根本的內容,根本的原因,根本的關系上,我們去反省,也是對人類哲學及我們的人性本質思考。

話題4       生命

生命是寶貴的,地球上的無數(shù)形式的生命都是寶貴的。地球上的生命又都有著各種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生命的彼此關聯(lián)又都造就了世界的多彩。

豐富多彩的地球世界,又時時刻刻充滿了各種因素的威脅與危機,而這些威脅與危機動輒就是生命的毀滅。歷史上的“西班牙流感”奪走40000―50000人的生命;“亞洲流感”使全球至少100萬人死于這場災難;“香港流感” 至少波及世界55個國家和地區(qū),造成全球150萬-200萬人死亡,F(xiàn)代醫(yī)學的進步依然挽救不了03年的非典的900多人的生命。在微生物加快變異的今天,人類的生命顯得異常的脆弱,而這個脆弱又何嘗不是破壞其他生命的折射呢?

生命是需要和諧相聯(lián)的,生命是需要和諧共處的。

話題5    公共衛(wèi)生

公共衛(wèi)生不是小事,是關切環(huán)保的要事,是關切民生的大事。努力營造潔凈公共衛(wèi)生的環(huán)境,為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經濟發(fā)展筑起一道安全的屏障。

環(huán)境衛(wèi)生直接關乎人的健康,關乎民生。要小康,首先要健康;健康是最大的財富。環(huán)境越潔凈衛(wèi)生,危害人類健康的病毒、病菌就越沒有生存的土壤和活動的空間;反之,它則滋生蔓延、張牙舞爪、兇相畢露,對人類構成嚴重的威脅。像當年猖獗一時的非典病毒,能肯定的是一定的環(huán)境為其大行其道提供了“氣候”。生活小事隨地吐痰、隨地便溺、隨倒垃圾等的頑癥劣習,我們一定搞好教育,搞好宣傳,搞好監(jiān)督,從基礎抓起。

公共衛(wèi)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愛國、愛家、愛己的體現(xiàn),是富國強民的基礎。

流感危機及公共衛(wèi)生

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有可能在美國的得克薩斯州引起一場龍卷風,這一效應與我們今天所面對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何其相似―――如何不讓一個“豬、狗、雞、鴨、鵝”的病毒所代表的非安全性因素擊潰、破壞我們社會的發(fā)展成果,或擊潰我們“全球化”的文明建構,已經變得如此迫切。

公共衛(wèi)生是關系到一國或一個地區(qū)人民大眾健康的公共事業(yè)。公共衛(wèi)生的具體內容包括對重大疾病尤其是傳染病的預防、監(jiān)控和醫(yī)治;對食品、藥品、公共環(huán)境衛(wèi)生的監(jiān)督管制,以及相關的衛(wèi)生宣傳、健康教育、免疫接種等。例如對SARS的控制預防治療屬于典型的公共衛(wèi)生職能范疇。

相關評論

                   面對新型流感,中國反應過度了嗎?

  新華網(wǎng)北京5月19日電(記者 徐興堂)從SARS到甲型H1N1流感,兩次不同的傳染病疫情,中國的應對舉措都受到來自境外的批評。上一次是因為反應遲緩,而這一次則是因為“反應過度”。

 。樱粒遥拥耐蝗槐┌l(fā)讓人措手不及,初期的應對措施確實不夠科學。但中國政府隨后采取了科學、有序、有力的舉措,最終使疫情得到成功遏制。有了對抗SARS經驗的中國,在這次對新型流感疫情的防控中及時采取了測溫、隔離等措施,向公眾隨時通報疫情發(fā)展情況并宣傳預防感染的常識。

  出人意料的是,中國的防控措施竟然受到一些西方國家官員和專家的批評,認為中國“反應過度”。此前,他們也曾指責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新型流感反應過度。

  那么,面對仍在多個國家蔓延的新型流感疫情,中國反應過度了嗎?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中國的反應是以人為本、積極有效的,不但不應受到指責,而且值得褒揚且為其他國家效仿。

  首先,“反應過度”論者的論點是站不住腳的。其中一個觀點是,中國“未能區(qū)分新型流感病毒與SARS病毒的致命性和傳染性”。要知道,新型流感疫情尚在暴發(fā)初期,世衛(wèi)組織及各國很多醫(yī)學專家都承認,新型流感病毒會否發(fā)生變異以及是否會在晚些時候卷土重來等問題都還是未知數(shù)。歷史上已經有過流感二次暴發(fā)奪走千萬人生命的先例。

  到目前為止,新型流感的致死率確乎不高。但在病毒的性質得到科學論斷前,任何武斷的說法都是不科學的。

  批評者還說,“中國領導人不明白為什么需要避免反應過度,他們完全不了解外國媒體與外國公眾輿論!边@更沒有說到點子上。疫情是人命關天的大事,試想,一直強調以人為本的中國政府會因為外國媒體怎么說而改變可能使國民避免疫情襲擾的策略嗎?

  相關國家的政府官員也曾指責中國的隔離措施,抱怨其國民受到歧視。其實中國對中外密切接觸者的隔離是一視同仁的,何來“歧視”之說?有幾個被隔離的當事人說自己受到歧視?中國通過各種渠道與有關國家溝通,真誠表示了在防控新型流感方面加強國際合作的意愿。

  中國的特殊國情,也決定了中國不會對新型流感的防控掉以輕心。中國人口密度大,流動性強,而醫(yī)療衛(wèi)生設施與發(fā)達國家相比卻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果防控不利,小小的病毒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造成的損失將是不可估量的。

  中國采取的嚴格措施同時也為阻斷病毒在全世界的傳播作出了貢獻。正如溫家寶總理近日指出的,中國這樣做,不僅是為了13億中國人的身體健康,對全世界防控工作也是有利的。

  事實證明,中國采取的嚴格防控措施輔以宣傳教育,不僅沒有在公眾中引起恐慌,反而得到了全社會的理解和支持,網(wǎng)絡論壇里幾乎一邊倒對政府的支持就是佐證。

  新型流感從暴發(fā)到現(xiàn)在,中國境內只發(fā)現(xiàn)了數(shù)例輸入型確診和疑似病例,大部分密切接觸者也已經陸續(xù)解除隔離。這與被感染人數(shù)不斷上升的其他國家形成了鮮明對比,有力地證明了中國的做法是科學有效的。

  世界衛(wèi)生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在回應對世衛(wèi)組織的批評時說,面對疫情,寧愿過度準備,也不能不準備。疫情正在流行的國家倒是應該反思,自己的因應措施是否科學完善?

 

從非典到甲型流感中國走了多遠

作者:李文釗

4月,一場肇始于墨西哥和美國的甲型H1N1流感,開始在全球流行。到5月13日格林尼治時間06:00時,33個國家正式報告了5728例甲型H1N1流感感染病例,其中中國內地確診2例。

應該說,到目前為止,甲型H1N1流感在中國并沒有引起太大的恐慌,在某種程度上,得益于及時和全面的信息公開制度,以及中國政府充分、完善和快速的應急預警和處理機制。

從應對非典到應對甲型H1N1流感,6年來,中國積累了哪些經驗?取得了哪些進步?

危機還沒有結束,做全面評價還為時尚早。不過,管中窺豹,可見一斑。通過對到目前為止,各級政府和行動者的應對行為、過程的觀察,或許可以找到一些端倪。這些經驗對以后的疫情防治至關重要,我們也期待下一步的防治工作更細致、更透明。

1 疫情應對進入最高決策層

現(xiàn)代社會的流動性和復雜性,使得任何一個區(qū)域性政府和部門都不可能處理好公共衛(wèi)生事件,無論是與國際社會的協(xié)調,還是國內各級部門和各級政府的協(xié)調,都需要依靠最高決策層的權威。

中國最高領導和最高決策層,第一時間將甲型H1N1流感防治納入最高議事日程。在中國還沒有發(fā)現(xiàn)疫情時,4月28日,胡錦濤就對做好防范人感染豬流感疫情工作做出指示,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中國加強人感染豬流感預防控制工作。5月5日,溫家寶再次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前一階段匯報工作,再次部署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

5月10日,中國確診首例輸入性甲型H1N1流感患者。隨后,5月11日,胡錦濤再次就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工作做出指示,溫家寶第三次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防控措施。

納入最高領導和最高決策層的議事日程,是保證應對公共衛(wèi)生事件取得良好效果的根本。

2 將中國納入世界公共衛(wèi)生事件防控體系

在防治甲型H1N1流感事件中,中國以開放的心態(tài)融入世界,將中國納入世界公共衛(wèi)生事件防控體系。加強同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合作,加大對國外甲型H1N1流感的報道與監(jiān)測,及時與其他國家開展各方面的合作。

比如,5月13日下午,陳竺部長應約與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總干事陳馮富珍通電話,雙方圍繞甲型H1N1流感防控策略、本次疫情的特點和發(fā)展、抗病毒藥物和疫苗的研制和儲備等交換了看法。中國每一步都與WHO保持溝通。

3 政治動員,各級政府和全社會參與

在危機狀態(tài)之下,政治動員是各國政府普遍采取的做法,中國擁有政治動員的傳統(tǒng),適當?shù)恼蝿訂T有利于及時制止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擴大和蔓延。

胡錦濤的兩次指示,溫家寶的三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都是實現(xiàn)政治動員的體現(xiàn)。

在政治動員過程中,新聞媒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們是動員信息的擴散者和信息傳播渠道。自4月24日以來,甲型H1N1流感是各大媒體、網(wǎng)絡和電視的主要焦點話題。

在此之后,中國為了應對甲型H1N1流感,采取醫(yī)學觀察措施,大部分公民都表示理解,可以看出政治對社會的動員起到了作用。而各級政府快速的反應和應對措施,表示政治動員對各級政府起到了作用。

4 準備充足的財政資源,注重發(fā)揮專家作用

據(jù)報道,為了應對甲型H1N1流感,中央財政已經安排50億元專項資金,地方各級財政也要撥出專款。此外,各個市都確立了定點醫(yī)院,并且安排充足的物質資源儲備。例如5月6日北京地壇醫(yī)院發(fā)言人表示,已儲備2萬個口罩和2萬套防護服,還有達菲藥物以及抗生素。

專家是甲型H1N1流感防治方案的提出者,是甲型H1N1流感發(fā)現(xiàn)者和監(jiān)測者,以及甲型H1N1流感的治療者。在整個公共衛(wèi)生應急處理中,他們都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據(jù)報道,衛(wèi)生部組織專家在《人感染豬流感診療方案(2009版)》的基礎上,結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其他國家甲型H1N1流感最新診療經驗和相關資料,研究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2009年試行版第一版)》,并于5月8日向全國發(fā)布,成為防治甲型H1N1流感的最權威方案。

到目前為止,從四川和山東兩例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的治療情況看,方案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5 改進了信息公開的數(shù)量、質量和類型

信息公開的過程,也是各個主體明確責任的過程,更是各個主體自覺地協(xié)調和約束自身行為的過程,通過信息公開客觀上能夠起到政治、權威和命令所不能夠協(xié)調全社會的作用。

甲型H1N1流感信息的公開,個人會根據(jù)流感的信息來評估被感染的風險,從而采取理性的選擇行為。當每一個人都為自己的健康負責時,整個社會的防治水平就會提高。在信息公開中,看似無秩序,實際上有秩序。

據(jù)觀察,與2003年非典防治相比,中國在甲型H1N1流感防治過程中,大大地改進了信息公開的數(shù)量、質量和類型,實現(xiàn)了公共衛(wèi)生處理機制的全過程信息公開和實時信息公開。從應急預案,到應急處置,以及進一步的防治措施,都做到了向全社會公開。

據(jù)《南方周末》報道,四川出現(xiàn)內地第一例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后,為“避免恐慌猜忌情緒蔓延”,5月11日凌晨,成都市政府著手準備新聞發(fā)布會,凌晨3點正式召開。這種速度在以往是沒有過的。

6 提高了分散化處理危機的能力

應對危機,快速反應和快速行動十分重要。而快速反應和快速行動,需要以分散化處理危機為制度前提,面對公共衛(wèi)生事件危機,并不需要集中處理,相反,需要屬地化管理和分散化處理。

這次北京市在應對危機的分散化處理上可圈可點。據(jù)報道,5月10日22∶30分,四川發(fā)現(xiàn)疑似病例,北京市衛(wèi)生局在30分鐘內起動應急預案,調動了所有應急網(wǎng)絡,并將147名乘客根據(jù)所屬14個區(qū)縣,分別由各區(qū)縣負責尋找隔離旅客,最終在24小時內完成了隔離任務并進行風險評估。

可以說,應對危機最重要的是明確責任,將危機分散化、分部門去處理,而不是讓一個統(tǒng)一組織來進行集體處理。

7 加強了跨地區(qū)和跨部門合作,形成協(xié)同治理的政府

分散化處理危機,并不意味著不需要協(xié)調,相反它對協(xié)調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中央與地方政府協(xié)調,跨地區(qū)協(xié)調,跨部門協(xié)調。這其中,信息網(wǎng)絡機制是協(xié)調的重要途徑,據(jù)報道,5月12日,北京市衛(wèi)生局局長方來英表示,北京能夠很快獲得與四川患者接觸的信息,得益于遍布全國醫(yī)療機構的疫情報告網(wǎng)絡,以及北京市衛(wèi)生部門和民航部門出入境檢疫局建立的防控信息實時通報制度。

當然,中央政府的協(xié)調也是十分重要的,這一次,衛(wèi)生部通過通報四川確診信息,實現(xiàn)四川與北京之間協(xié)調。不過,在山東案例中,由于衛(wèi)生部門與鐵道部門之間沒有很好溝通和協(xié)調,錯過了對重要密切接觸人員的及時醫(yī)學觀察和隔離,其中的教訓需要總結。

總體來看,在甲型H1N1流感防治中,政府公共治理水平明顯提高,中央政府協(xié)調地方政府間的能力得到提高,地方政府各級部門之間協(xié)調也得到加強。

8 學會用法律來處理危機

在應對甲型H1N1流感時,政府需要采取一些強制性措施,包括實施隔離和醫(yī)學觀察。并且隨著危機的深入,強制性措施會加大。中國在邁向法治政府的進程中,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如何使得危機處理符合法律的邏輯。

因此,危機應對面臨雙重壓力,一方面需要采取強制性力量來處理緊急事件和公共安全事件,另一方面需要遵循法治的邏輯。

這兩者的結合,就要求用法律來處理危機,使得危機處理法治化,這樣既可以保證法律的尊嚴,也有利于危機的處理。與此同時,將危機處理法治化的過程,也是提前預防危機的過程。不過,與危機相比,法律往往滯后,因此,必須針對每一次危機,不斷地完善法律,為下一次更好地處理危機提供法律基礎。

自2003年非典危機以來,中國公共衛(wèi)生應急事件的處理法治化得到了加強,比如,通過修改和制定一些法律,包括《傳染病防治法》、《國境衛(wèi)生檢疫法》、《突發(fā)事件應對法》和《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條例》等,使得疫情監(jiān)測、流行病調查和治療實驗等都有了法律依據(jù)。

據(jù)報道,在5月初,成都市疾控中心根據(jù)衛(wèi)生部下發(fā)的《防治技術指南》和《診療方案》,已經對232名技術人員進行了全面培訓,傳染病醫(yī)院也已經進行了4次演練。

當然,在用法律處理危機的過程中,也面臨著挑戰(zhàn),例如,如何使新的傳染病納入傳染病防治法,如何對交通工具實施傳染病防治等,都是在全球化、流動性和不確定性時代需要考慮的問題。

結語

2003年經過非典之后,政府應對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經驗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逐漸形成了與政治體制和傳統(tǒng)相適應的一些做法和措施。在甲型H1N1流感的應對中,中國已經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并正在形成一些制度化的措施和手段,應對危機正在從一種非程序性決策走向程序性決策。

這意味著,危機正在從一種非常態(tài)走向常態(tài),也意味著我們已經將危機和風險納入政府管理。

在未來,中國應對公共衛(wèi)生事件,仍然有很多地方值得完善。比如,如何形成完善的事后評估機制,對于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影響進行全面評估,包括政治影響、經濟影響和社會影響?如何形成有效的成本分擔機制,對于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治理如何在各級政府、組織和個人之間分擔成本,使得成本和收益對等?如何進一步促進信息和決策在跨部門之間溝通和協(xié)調?

 

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無危機的時期。展望未來,相信我們依然看到,雄奇的山脈,廣闊的原野,清澈的溪流,蔚藍的海洋,自由的鳥兒,暢游的魚兒,大自然的美依然無處不在,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每一天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時事焦點素材中話題較多,學生在理解時候,可以根據(jù)寫作要求靈活選擇話題,同時要求必須站在一定立場上認真深刻地審視這個話題。力爭作文內容豐富深刻。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