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如圖所示,位于豎直平面上的
1
4
圓弧形光滑軌道,半徑為R=0.2m,OB沿豎直方向,圓弧軌道上端A距地面高度為H=0.4m,質量為m=2kg的小球從A點由靜止釋放,經過B點,最后落在地面上的C點處.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
(1)小球剛運動到B點時,速度為多大?
(2)小球剛運動到B點時,對圓弧軌道的壓力多大?
(3)小球落地點C與B的水平距離S為多大?
(1)設小球經過B點時的速度大小為vB,對小球從A到B的過程,由機械能守恒得:
mgR=
1
2
mvB2

解得:vB=2m/s
(2)在B點根據(jù)向心力公式得:
N-mg=m
vB2
R

解得:N=60N
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得:小球對圓弧軌道的壓力為60M
(3)小球從B點拋出后做平拋運動,則有:
t=
2(H-R)
g
=0.2s
則s=vBt=0.4m
答:(1)小球剛運動到B點時,速度為2m/s;
(2)小球剛運動到B點時,對圓弧軌道的壓力為60N;
(3)小球落地點C與B的水平距離S為0.4m.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如圖所示,用長為L的細繩懸掛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懸點為O點,把小球拉至A點,使懸線與水平方向成30°角,然后松手,問:小球運動到懸點的正下方B點時,懸線中的張力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如圖,一不可伸長的輕繩上端懸掛于O點,T端系一質量m=1.0kg的小球.現(xiàn)將小球拉到A點(保持繩繃直)由靜止釋放,當它經過B點時繩恰好被拉斷,小球平拋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C點.地面上的D點與OB在同一豎直線上,已知繩長L=1.0m,B點離地高度H=1.0m,A、B兩點的高度差h=0.5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計空氣影響,求:
(1)地面上DC兩點間的距離s;
(2)輕繩所受的最大拉力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如圖,一個質量為0.6kg的小球以某一初速度從P點水平拋出,恰好從光滑圓弧ABC的A點的切線方向進入圓。ú挥嬁諝庾枇ΓM入圓弧時無機械能損失).已知圓弧的半徑R=0.3m,θ=60°,小球到達A點時的速度為v=4m/s.(取g=10m/s2)試求:
(1)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v0;
(2)P點與A點的水平距離和豎直高度;
(3)小球到達圓弧最高點C時,對軌道的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多選題

把質量為0.5kg的石塊從10m高處以30°角斜向上方拋出,初速度是v0=5m/s.不計空氣阻力,那么石塊落地時的速度大小與下列哪些量有關( 。
A.石塊的質量B.石塊初速度大小
C.石塊初速度的仰角D.石塊拋出時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多選題

在下面的實例中,機械能不守恒的是( 。
A.小球自由下落,落在彈簧上,將彈簧壓縮后又被彈簧彈起來
B.物體沿光滑的斜面自由下滑
C.跳傘運動員張開傘后,在空中勻速下降
D.飛行的子彈擊中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木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有一位同學,根據(jù)上題(47題)紙帶中的數(shù)據(jù),求出紙帶中B、D點的速度vB、vD和該點的速度算出的動能分別為EkB=
1
2
m
υ2B
、EkD=
1
2
m
υ2D
,又分別用mghOB、mghOD、mghOE(hOB、hOD、hOE分別為O點到B、D、E點的距離)表示B、D、E點的重力勢能(以O點為零勢能),想驗證B、D、E點的對應位置的機械能守恒,即
1
2
m
υ2B
+mghOB=
1
2
m
υ2D
+mghOD=mghOE
.這樣求法對嗎?______(填“對”或“不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現(xiàn)要通過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傾斜的氣墊導軌;導軌上A點處有一帶長方形遮光片的滑塊,其總質量為M,左端由跨過輕質光滑定滑輪的細繩與一質量為m的砝碼相連;遮光片兩條長邊與導軌垂直;導軌上B點有一光電門,可以測試遮光片經過光電門時的擋光時間t,用d表示A點到導軌低端C點的距離,h表示A與C的高度差,b表示遮光片的寬度,s表示A,B兩點的距離,將遮光片通過光電門的平均速度看作滑塊通過B點時的瞬時速度.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若將滑塊自A點由靜止釋放,則在滑塊從A運動至B的過程中,滑塊、遮光片與砝碼組成的系統(tǒng)重力勢能的減小量可表示為______.動能的增加量可表示為______.若在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1
t2
與s的關系式為
1
t2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