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個物體同時受到水平力F1和F2的作用,在第1 s內保持靜止狀態(tài),若兩個力隨時間變化情況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在第2 s內物體做勻加速運動,加速度大小恒定,速度均勻增大
B. 在第5 s內物體做變加速運動,加速度均勻減小,速度逐漸增大
C. 在第3 s內物體做變加速運動,加速度均勻減小,速度均勻減小
D. 在第6 s末,物體的速度和加速度均為零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從同一地點同時開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的兩物體A、B的v-t圖象如圖所示,在 0-t0時間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A、B兩物體的加速度大小都在不斷減小
B. A物體的加速度不斷增大,B物體的加速度不斷減小
C. A、B兩物體的位移都在不斷增大
D. A、B兩物體的平均速度大小都大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做勻速圓周運動物體的向心加速度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始終指向圓心
B.與線速度方向始終相反
C.與線速度方向始終相同
D.始終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研究平拋運動”實驗中: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
A.應使小球每次從斜槽上相同的位置由靜止滑下
B.斜槽軌道必須光滑
C.斜槽軌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D.要使描出的軌跡更好地反映真實運動,記錄的點應適當多一些
E.為了比較準確地描出小球的運動軌跡,應用一條曲線把所有的點連接起來
(2)某同學在實驗時,忘記記下斜槽末端的位置,圖中的O點為小球運動一段時間后的位置,他便以O點為坐標原點,建立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的坐標軸,得到如圖所示的圖象,則小球平拋的初速度大小為_____m/s,小球從開始平拋到運動到O點所用的時間為_____s.(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將于2022年舉辦冬奧運會,跳臺滑雪是其中最具觀賞性的項目之一,如圖所示,質量m=60kg的運動員從長直軌道AB的A處由靜止開始以加速度a=3.6m/s2勻加速下滑,到達助滑道末端B時速度vB=24m/s,A與B的豎直高度差H=48m.為了改變運動員的運動方向,在助滑道與起跳臺之間用一段彎曲滑道銜接,其中最低點C處附近是一段以O為圓心的圓弧,助滑道末端B與滑道最低點C的高度差h=5m,運動員在B、C間運動時阻力做功W=﹣1530J,取g=10m/s2.
(1)求運動員在AB段下滑時受到阻力Ff的大;
(2)若運動員能承受的最大壓力為其所受重力的6倍,則C點所在圓弧的半徑R至少應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虛線a、b、c代表電場中三個等勢面,相鄰等勢面之間的電勢差相等,即Uab=Ubc,實線為一帶正電的質點僅在電場力作用下通過該區(qū)域時的運動軌跡,M、N是這條軌跡上的兩點,據此可知
A. 三個等勢面中的,a的電勢最高
B. 帶電質點在M點具有的電勢能比在N點具有的電勢能大
C. 帶電質點通過M點時的動能比通過N點時大
D. 帶電質點通過M點時的加速度比通過N點時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平行板電容器帶有等量異種電荷,與靜電計相連,靜電計金屬外殼和電容器下極板都接地。在兩極板間有一個固定在P點的點電荷,以E表示兩板間的電場強度,Ep表示點電荷在P點的電勢能,θ表示靜電計指針的偏角。若保持下極板不動,將上極板向下移動一小段距離至圖中虛線位置,則
A. θ增大,E增大 B. θ增大,Ep不變
C. θ減小,Ep增大 D. θ減小,E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A是質量為M,傾角為θ的楔形木塊,靜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小滑塊B質量為m,置于楔形木塊的斜面上,小滑塊與斜面的接觸是光滑的,今 用一水平恒力F推楔形木塊,恰好能使小滑塊和楔形木塊以相同的加速度一起運動,試求:
(1)楔形木塊對小滑塊的作用力。
(2)小滑塊的加速度。
(3)水平推力F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A,B為兩塊豎直放置的平行金屬板,G是靜電計,開關S合上后,靜電計指針張開一個角度.下述做法可使指針張角增大的是( )
A. 使A,B兩板靠近些
B. 使A,B兩板正對面積錯開些
C. 斷開S后,使B板向左平移減小板間距離
D. 斷開S后,使A,B板錯位正對面積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