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的直線①和②分別表示兩個勻加速運動的速度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直線①的初速度大
B.直線②的初速度大
C.直線①和直線②的加速度一樣大
D.在t1時刻直線①的速度大于直線②的速度

A、B兩速度圖線的縱截距等于初速度,則知直線②的初速度大.故A錯誤,B正確.
C、v-t圖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所以直線①的加速度大.故C錯誤.
D、兩速度圖線的交點表示瞬時速度相等.故D錯誤.
故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假期中,小王和小李兩位同學坐火車外出旅游,當火車在一段平直軌道上勻加速行駛時,小王對小李說:“我們能否用身邊的器材測出火車的加速度?”小王和小李的測量過程如下:他們一邊看著窗外每隔100m的路標,一邊用手表記錄著時間他們觀測到從第一根路標運動到第二根路標的時間間隔為20s,從第一根路標運動到第三根路標的時間間隔為30s.請你根據(jù)他們的測量情況,求:
(1)火車的加速度大小.
(2)他們經(jīng)過第三根路標時的速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質(zhì)點做直線運動的v-t圖如下圖所示,則( 。
①前6s內(nèi)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②2s~4s內(nèi)質(zhì)點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③3s末質(zhì)點的速度為零
④2s末質(zhì)點的速度大小是4m/s.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A、B兩質(zhì)點從同一地點出發(fā),它們的運動情況在v-t圖中由A、B表示,下述正確的是(  )
A.t=1s時,B質(zhì)點改變運動方向
B.t=2s時,A、B兩質(zhì)點間距離等于2m
C.0~2s,A質(zhì)點的加速度比B質(zhì)點的加速度大
D.在t=4s時A、B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汽車能夠達到的最大速度和啟動的快慢,是衡量汽車性能的兩個重要指標.汽車啟動的快慢用速度從0增加到100km/h的加速時間來表示.下表列出了兩種汽車的性能指標,由此可知______車(填“甲”或“乙”)能夠達到的最大速度大;______車(填“甲”或“乙”)啟動得快.
A最大速度/(m?s-1加速時間/s
甲車4012
乙車50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若一質(zhì)量為3kg的物體在水平面內(nèi)做曲線運動,已知該物體在相互垂直方向上的兩運動的v-t圖象如圖,則:
質(zhì)點的初速度大小為______m/s;
質(zhì)點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為______m/s;
質(zhì)點在2s末時速度大小為______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任意相同的時間內(nèi)位移變化相同
B.任意相同的時間內(nèi)速度變化相同
C.任意相同的時間內(nèi)加速度變化相同
D.任意時刻的速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汽車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經(jīng)過4s鐘速度增加到8m/s,接著做勻速運動10s后改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再經(jīng)8s恰好停止運動.求:
(1)汽車的總位移;
(2)若保持車勻加速運動的加速度不變,勻減速運動的加速度也不變,完成上述位移又恰好停止的最短時間是多少?運動中最大速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2011年8月韓國大邱世界田徑錦標賽中的110米欄決賽中,在倒數(shù)第二個欄架和最后一個欄架,羅伯斯兩次與劉翔發(fā)生了碰撞,最后一次還拉拽了劉翔的手,致使劉翔失去平衡,只排在第三位沖過終點,成績是13秒27,已知110米欄是由110米的跑道和跑道上面的10個跨欄組成的.男子110米欄欄架高度1.067米,第一欄距起跑線13.72米.欄間距9.14米,最后一個欄架距終點線的距離14.02米.研究人員對劉翔110米欄全過程進行了研究分析,情況比較復雜,在這里,我們把全過程分為三個直線運動階段,第一個階段:從起跑到跑到第一個欄時,速度由零增加到全程運動中的最大速度為9.53m/s,近似認為是勻加速運動;第二階段:一般認為勻速運動,從第一個欄到第十個欄的時間為8.79s,但是由于羅伯斯干擾,跨過第十個欄時的瞬時速度發(fā)生突變,第三階段:最后的沖刺階段,以跨過第十個欄時的速度開始勻加速運動,直到以全程的最大速度沖過終點.
(1)求第一階段所用時間為多少?
(2)求第三階段的加速度和跨過第十個欄時的速度為多少?
(所有結果都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