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圖示是實驗得到的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A、B、C、D為四個計數(shù)點,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4個點未畫出,經(jīng)測量知道AB=2.20cm,BC=3.80cm,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可知打點計時器打下B點時物體的速度等于      m/s,物體的加速度等于           m/s2
0.30  1.6

試題分析:因B點是AC段的中間時刻,所以B點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由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Δs=aT2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0分)某同學在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時:
(1)(5分)實驗室提供了下列的實驗器材:
①打點計時器    ②天平    ③導線和電源    ④細繩和紙帶   ⑤鉤碼和小車    ⑥秒表    ⑦一端有滑輪的長木板      ⑧刻度尺。
則該同學不需要選用的器材有(寫代號):________________ 
(2)(5分)在該實驗中,小車拖著紙帶通過記錄下的運動情況如圖所示,圖中O、A、B、C、D、E為連續(xù)選定的計數(shù)點,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是0.10s,標出的數(shù)據(jù)單位是cm,則在打C點時小車的速度是______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的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

(1)打點計時器是一種計時儀器,其電源頻率為50Hz,常用的電磁式打點計時器和電火花計時器,使用的都是    (填“直流電”或“交流電”),它們是每隔      s打一個點。
(2)某同學在實驗中.打出的一條紙帶如圖所示,他選擇了幾個計時點作為計數(shù)點,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計時點沒有標出,其中s1= 7.06cm、s2=7.68cm、s3=8.30cm、s4=8.92cm,那么打b點的瞬時速度大小是          m/s;紙帶加速度的大小是        m/s2(計算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3)本實驗采用的實驗方法是(     )
A.控制變量法B.理想實驗法
C.等效替代法D.實驗推理法
(4)某同學將長木板右端適當墊高,其目的是                             。但他把長木板的右端墊得過高,使得傾角過大.用a表示小車的加速度,F(xiàn)表示細線作用于小車的拉力.他繪出的a - F關(guān)系圖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圖1為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圖中打點計時器的電源為50Hz的交流電源,打點的時間間隔用Δt表示.在小車質(zhì)量M未知的情況下,某同學設計了一種方法用來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條件下,物體的加速度與其質(zhì)量間的關(guān)系”.

(1)完成下列實驗步驟中的填空:
①平衡小車所受的阻力:撤去砂和砂桶,調(diào)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輕撥小車,直到打點計時器打出一系列     的點.
②按住小車,在左端掛上適當質(zhì)量的砂和砂桶,在小車中放入砝碼.
③打開打點計時器電源,釋放小車,獲得帶有點跡的紙帶,在紙帶上標出小車中砝碼的質(zhì)量m.
④按住小車,改變小車中砝碼的質(zhì)量,重復步驟③.
⑤在每條紙帶上清晰的部分,每5個間隔標注一個計數(shù)點.測量相鄰計數(shù)點的間距s1,s2,….求出與不同m相對應的加速度a.
⑥以砝碼的質(zhì)量m為橫坐標,為縱坐標,在坐標紙上做出-m關(guān)系圖線.若加速度與小車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成反比,則與m應成     關(guān)系(填“線性”或“非線性”).
(2)完成下列填空:
①本實驗中,為了保證在改變小車中砝碼的質(zhì)量時,小車所受的拉力近似不變,懸掛砂和砂桶的總質(zhì)量應滿足的條件是     .
②如圖2所示是該同學在某次實驗中利用打點計時器打出的一條紙帶,A、B、C、D是該同學在紙帶上選取的連續(xù)四個計數(shù)點.該同學用刻度尺測出AC間的距離為S,測出BD間的距離為S.a可用S、S和Δt(打點的時間間隔)表示為a=     .
  
③圖3為所得實驗圖線的示意圖.設圖中直線的斜率為k,在縱軸上的截距為b,若牛頓定律成立,則小車受到的拉力為     ,小車的質(zhì)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0分)某同學用圖中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小車在斜面上的運動。實驗步驟如下:

a.安裝好實驗器材。
b.接通電源后,讓拖著紙帶的小車沿平板斜面向下運動,重復幾次。選出一條點跡比較清晰的紙帶,舍去開始密集的點跡,從便于測量的點開始,每兩個打點間隔取一個計數(shù)點,如下圖中0、1、2…、6點所示。

c.測量1、2、3、…、6計數(shù)點到0計數(shù)點的距離,分別記作:S1、S2、S3、…、S6。
d.通過測量和計算,該同學判斷出小車沿平板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e.分別計算出S1、S2、S3、…、S6與對應時間的比值
f.以為縱坐標、t為橫坐標,標出與對應時間t的坐標點,畫出—t圖線。
結(jié)合上述實驗步驟,請你完成下列任務:
①實驗中,除打點計時器(含紙帶、復寫紙)、小車、平板、鐵架臺、導線及開關(guān)外,在下面的儀器和器材中,必須使用的有                。(填選項代號)
A.電壓合適的50 Hz交流電源B.電壓可調(diào)的直流電源
C.刻度尺D.秒表
E.天平                   F.重錘
②將最小刻度為1 mm的刻度尺的0刻線與0計數(shù)點對齊,0、1、2、5計數(shù)點所在位置如圖所示,則S2       cm,S5        cm。

③該同學在圖中已標出1、3、4、6計數(shù)點對應的坐標,請你在該圖中標出與2、5兩個計數(shù)點對應的坐標點,并畫出—t圖。

④根據(jù)—t圖線判斷,在打0計數(shù)點時,
小車的速度v0       m/s;
它在斜面上運動的加速度a=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利用打點計時器研究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小車的運動情況,圖1所示為該同學實驗時打出的一條紙帶中的部分計數(shù)點(后面計數(shù)點未畫出),相鄰計數(shù)點間有4個點跡未畫出。(打點計時器每隔0.02s打出一個點)

(1)為研究小車的運動,此同學用剪刀沿虛線方向把紙帶上OB、BD、DF……等各段紙帶剪下,將剪下的紙帶一端對齊,按順序貼好,如圖所示。簡要說明怎樣判斷此小車是否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方法:                                
(2)在圖2中x1=7.05cm、x2=7.68cm、x3=8.31cm、x4=8.94cm、x5=9.57cm、x6=10.20cm,則打下點跡A時,小車運動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m/s,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m/s2。(本小題計算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3)如果當時電網(wǎng)中交變電流的頻率是f=49Hz,而做實驗的同學并不知道,由此引起的系統(tǒng)誤差將使加速度的測量值比實際值偏      。(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如圖為接在50Hz低壓交流電源上的打點計時器,在紙帶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打出的一條紙帶,圖中所示的是每打5個點所取的記數(shù)點,但第3個記數(shù)點沒有畫出。由圖數(shù)據(jù)可求得:(以下要求小數(shù)點后保留2位)

(1)該物體的加速度為                    m/s2,
(2)第3個記數(shù)點與第2個記數(shù)點的距離約為            cm,
(3)打第3個記數(shù)點時該物體的速度為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可以采用如圖所示的(甲)或(乙)方案來進行。
①比較這兩種方案,    (填“甲”或“乙”)方案好些。

②如圖是該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測得每兩個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如圖中所示,已知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的時間間隔T=0.1s.物體運動的加速度a=             ;該紙帶是采用         (填“甲”或“乙”)實驗方案得到的.
(2)如圖a,某同學要測量滑塊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沒有打點計時器,他用一滴瓶作計時工具,已知從滴瓶的滴管中每隔一定時間會有一小液滴落下,將滴瓶放在滑塊上,取一帶有均勻刻度線的長木板,木板水平放置時,滑塊放在木板左端,然后輕推滑塊,給它一向右的初速度,結(jié)果在木板上得到如圖b所示的液滴點跡;若將木板的右端A適當抬起,使木板與水平方向成a角,然后讓滑塊在A端開始下滑,結(jié)果在木板上得到如圖c所示的液滴點跡,則根據(jù)圖b、c可計算得到動摩擦因數(shù)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8分)為測定木塊與桌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小亮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實驗中,當木塊A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點時,重物B剛好接觸地面。將A拉到P點,待B穩(wěn)定后靜止釋放,B著的后速度立即減為零,A最終滑到Q點。分別測量OP、OQ的長度h和s,測得A、B的質(zhì)量分別為m、M 。改變h,重復上述實驗,分別記錄幾組實驗數(shù)據(jù)。

(1)請根據(jù)下表的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s-h關(guān)系的圖象。
h(cm)
20.0
30.0
40.0
50.0
60.0
s(cm)
19.5
28.5
39.0
48.0
56.5
(2)木塊與桌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用被測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3)若實驗測得A、B的質(zhì)量分別為m=0.40kg、M=0.50kg.根據(jù)圖2所示的s-h圖象可計算出A木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結(jié)果保留一位有效數(shù)字)。
(4)實驗中,滑輪軸的摩擦會導致的測量結(jié)果       (選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