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如圖甲所示,用鐵架臺、彈簧和多個已知質(zhì)量且質(zhì)量相等的鉤碼探究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彈力與彈簧伸長量的關系.
(1)為完成實驗,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有刻度尺.
(2)實驗中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彈簧原長、彈簧所受外力與對應的伸長量(或與對應的長度).
(3)圖乙是彈簧彈力F與彈簧伸長量x的F-x圖線,由此可求出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200 N/m.圖線不過原點的原因是由于彈簧自重.
(4)為完成該實驗,設計的實驗步驟如下:
A.以彈簧伸長量為橫坐標,以彈力為縱坐標,描出各組(x,F(xiàn))對應的點,并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
B.記下彈簧不掛鉤碼時其下端的刻度尺上的刻度l0;
C.將鐵架臺固定于桌子上,并將彈簧的一端系于橫梁上,在彈簧附近豎直固定一把刻度尺;
D.依次在彈簧下端掛上1個、2個、3個、4個…鉤碼,并分別記下鉤碼靜止時彈簧下端所對應的刻度,并記錄在表格內(nèi),然后取下鉤碼;
E.以彈簧伸長量為自變量,寫出彈力與伸長量的關系式.首先嘗試寫成一次函數(shù),如果不行,則考慮二次函數(shù);
F.解釋函數(shù)表達式中常數(shù)的物理意義;
G.整理儀器.
請將以上步驟按操作的先后順序排列出來:CBDAEFG.

分析 本實驗的目的探究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彈力與彈簧伸長量的關系,由給出的F-x圖象,可由圖象得出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明確實驗方法,從而得出實驗步驟

解答 解:(1)實驗需要測彈簧的長度、形變量,故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有:刻度尺
(2)為了測量彈簧的形變量;實驗中還應測量彈簧原長、彈簧所受外力與對應的伸長量(或與對應的長度)
(3)圖象中的斜率表示形變量,則k=$\frac{7}{(4-0.5)×1{0}^{-2}}$=200N/m;圖線不過原點說明沒有力時有了形變量,故說明彈簧有自身的重力存在;
(4)實驗中要先組裝器材,即CB,然后進行實驗,即D,最后數(shù)據(jù)處理,分析解釋表達式,最后整理儀器;即AEFG.所以先后順序為CBDAEFG;
故答案為:(1)刻度尺。2)彈簧原長、彈簧所受外力與對應的伸長量(或與對應的長度)。3)200 彈簧自重
(4)CBDAEFG

點評 本題考查了胡克定律,彈簧的彈力與形變量的關系.要注意正確理解圖象的性質(zhì);通過親手的實驗明確實驗步驟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如圖所示,一圓環(huán)套在豎直光滑的桿上,桿的直徑比環(huán)的內(nèi)徑略小,圓環(huán)通過輕彈簧與放在地面上的物塊相連.開始時彈簧處于原長,現(xiàn)由靜止釋放圓環(huán),到圓環(huán)向下的速度達到最大的過程中(圓環(huán)未著地,物塊一直保持靜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圓環(huán)在釋放瞬間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
B.下落過程中,桿對圓環(huán)的作用力水平向左
C.地面對物塊的摩擦力在減小
D.地面對物塊的支持力在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8.如圖所示,開有小孔的平行板水平放置,兩極板接在電壓大小可調(diào)的電源上,用噴霧器將油滴噴注在小孔上方.已知兩極板間距為d,油滴密度為ρ,電子電量為e,重力加速度為g,油滴視為球體,油滴運動時所受空氣的粘滯阻力大小Ff=6πηrv(r為油滴半徑、η為粘滯系數(shù),且均為已知),油滴所帶電量是電子電量的整數(shù)倍,噴出的油滴均相同,不考慮油滴間的相互作用.
(1)當電壓調(diào)到U時,可以使帶電的油滴在板間懸;當電壓調(diào)到$\frac{U}{2}$時,油滴能在板間以速度v勻速豎直下行.求油滴所帶電子的個數(shù)n及油滴勻速下行的速度v;
(2)當油滴進入小孔時與另一油滴粘連在一起形成一個大油滴,以速度v1(已知)豎直向下進入小孔,為防止碰到下極板,需調(diào)整電壓,使其減速運行,若將電壓調(diào)到2U,大油滴運動到下極板處剛好速度為零,求:大油滴運動到下極板處時的加速度及這一過程粘滯阻力對大油滴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內(nèi)阻不可忽略,在調(diào)節(jié)可變電阻R的阻值過程中,發(fā)現(xiàn)理想電壓表的示數(shù)減小,則( 。
A.R的阻值變大B.路端電壓不變
C.干路電流減小D.外電路的總電阻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圖甲所示,在某次探究彈力與彈簧長度關系的實驗中,實驗小組將一根水平放置的彈簧左端周定在豎直墻壁上,右端固定在力學傳感器上,測得一組數(shù)據(jù)并填寫在表格里

(1)請在圖乙的坐標紙上畫出F-x圖象,根據(jù)圖象可得這根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200N/m;
(2)通過某次探究你能得到的實驗結(jié)論是彈簧的彈力與彈簧的伸長量或壓縮量成正比. 
 12345678
 彈力(N)6432367.29.2
 彈簧長度(cm)788.51111.51313.614.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2.現(xiàn)要驗證“當質(zhì)量一定時,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這一物理規(guī)律.給定的器材如下:一傾角可以調(diào)節(jié)的長斜面(如圖)、小車、計時器一個、米尺.
(1)填入適當?shù)墓交蛭淖郑晟埔韵聦嶒灢襟E(不考慮摩擦力的影響)
①讓小車自斜面上方一固定點Al從靜止開始下滑至斜面底端A2,記下所用的時間t.
②用米尺測量Al與A2之間的距離s.則小車的加速度a=$\frac{2s}{{t}^{2}}$.
③用米尺測量A1相對于A2的高度h.所受重力為mg,則小車所受的合外力F=$\frac{mgh}{s}$.
④改變斜面的高度h,重復上述測量.
⑤以h為橫坐標,$\frac{1}{{t}^{2}}$為緞坐標,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圖.如能得到一條過原點的直線,則可以驗證“當質(zhì)量一定時,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這一規(guī)律.
(2)在探究如何消除上述實驗中摩擦阻力影響的過程中,某同學設計的方案是:
①調(diào)節(jié)斜面傾角,使小車在斜面上勻速下滑.測量此時A1相對于斜面底端A2的高度h0
②進行(1)中的各項測量.
③計算與作圖時用(h-h0)代替h.
對此方案有以下幾種評論意見:
A、方案正確可行.
B、方案的理論依據(jù)正確,但利用所給的器材無法確定小車在斜面上是否做勻速運動.
C、方案的理論依據(jù)有問題,小車所受摩擦力與斜面傾向有關.
其中合理的意見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一輛汽車做勻加速運動,從某時刻開始計時,初速度為6m/s,經(jīng)28m后速度增加到8m/s,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這段運動所用時間為4s
B.這段運動的加速度是3.5m/s2
C.自計時開始,2s末的速度為6.5m/s
D.從開始計時起,經(jīng)過14m處的速度為7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6.某同學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的實驗中,把鉤碼的重力記為彈簧的彈力,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關于該實驗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D
A.應在彈簧位于豎直位置且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讀取刻度尺上 的示數(shù)
B.a(chǎn)彈簧被拉伸時,所掛鉤碼越多,誤差越小
C.用直尺測得彈簧的長度即為彈簧的伸長量
D.本實驗得出的彈力與彈簧長度的關系圖象一定不過坐標 原點
用如圖2所示實驗裝置驗證兩物體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m2從高處由靜止開始下落,m1拖著的紙帶打出一系列的點,對紙帶上的點跡進行測量,即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圖3中給出的是實驗中獲取的一條紙帶;0是打下的第一個點,每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點(圖中未標出),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如圖所示.已知m1=50g、m2=150g,則在打點0〜5過程中系統(tǒng)動能的增量△Ek=0.576J,系統(tǒng)勢能的減少△EJ=0.588J,(g取9.8m/s2,結(jié)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關于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C.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時速度,它只有大小,沒有方向
D.汽車上的速度計是用來測量汽車平均速度大小的儀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