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如圖所示,質(zhì)量均為m的A、B兩物體疊放在豎直輕質(zhì)彈簧上并保持靜止,此時彈簧的壓縮量為h,用大小為F豎直向上拉B,當上升距離為△x時,B與A開始分離,若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F=mg,則△x=hB.若F=mg,則△x=$\frac{h}{2}$
C.若F=$\frac{3}{2}$mg,則△x=$\frac{h}{4}$D.若F=$\frac{3}{2}$mg,則△x=$\frac{3h}{4}$

分析 B和A剛分離時,相互之間恰好沒有作用力,則B受到重力mg和恒力F,由已知的F值,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出此時B,再對整體,由牛頓第二定律求△x.

解答 解:AB、據(jù)題,裝置原來靜止,有 kh=2mg.
若F=mg,B與A剛分離的瞬間,A、B仍具有相同的速度和加速度,且A、B間無相互作用力.以B為研究對象,可知,B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加速度大小 aB=$\frac{F-mg}{m}$=0,對整體有:F+k(h-△x)-2mg=2ma,解得△x=$\frac{h}{2}$,故A錯誤,B正確.
CD、若F=$\frac{3}{2}$mg,B與A剛分離的瞬間,以B為研究對象,可知,B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加速度大小 aB=$\frac{F-mg}{m}$=$\frac{1}{2}$g,對整體有:F+k(h-△x)-2mg=2ma,解得△x=$\frac{h}{4}$,故C正確,D錯誤.
故選:BC

點評 本題的關(guān)鍵在于分析B和A剛分離時A、B的受力情況,來確定彈簧的狀態(tài),運用牛頓第二定律和胡克定律列式研究.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電鍵S,當滑動變阻器的滑動觸頭P向下滑動時,四個理想電表的示數(shù)都發(fā)生變化,電表的示數(shù)分別用I、U1、U2和U3表示,電表示數(shù)變化量的大小分別用△I、△U1、△U2和△U3表示.下列比值正確的是( 。
A.$\frac{{U}_{1}}{I}$不變,$\frac{△{U}_{1}}{△I}$不變B.$\frac{{U}_{2}}{I}$變大,$\frac{△{U}_{2}}{△I}$變大
C.$\frac{{U}_{3}}{I}$ 變大,$\frac{△{U}_{3}}{△I}$不變D.$\frac{△{U}_{3}}{△I}$ 大于$\frac{△{U}_{2}}{△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科學家對物理學發(fā)展所做貢獻符合史實的是( 。
A.庫侖發(fā)現(xiàn)了點電荷間的作用規(guī)律,并提出了電場的概念
B.法拉第研究了感應電流產(chǎn)生的條件,并提出了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C.德國科學家楞次通過分析大量實驗結(jié)果,發(fā)表了確定感應電流方向的楞次定律
D.安培首先發(fā)現(xiàn)電流的磁效應現(xiàn)象,并提出了分子電流假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4.熱敏電阻是傳感電路中常用的電子元件,某實驗小組欲探究通過熱敏電阻R1(常溫下阻值約為10.0Ω)的電流隨其兩端電壓變化的特點.熱敏電阻包括正溫度系數(shù)電阻器(PTC)和負溫度系數(shù)電阻器(NTC),正溫度系數(shù)電阻器(PTC)在溫度升高時電阻值變大,負溫度系數(shù)電阻器(NTC)在溫度升高時電阻值變。
現(xiàn)提供下列器材:
A.電流表A1(量程100mA,內(nèi)阻約1Ω)
B.電流表A2(量程1.0A,內(nèi)阻約0.3Ω)
C.電壓表V1(量程3.0V,內(nèi)阻約3kΩ)
D.電壓表V2(量程15.0V,內(nèi)阻約10kΩ)
E.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為10Ω)
F.電源E(電動勢15V,內(nèi)阻不可忽略)
G.開關(guān),導線若干
(1)該小組測出熱敏電阻R1的U-I圖線如圖甲圖曲線I所示,該熱敏電阻是PTC熱敏電阻(填PTC或NTC)
(2)請在所提供的器材中選擇必須的器材,電流表應選B,電壓表應選D(填寫器材前面的字母);并在答題卡虛線框中畫出該小組設計的電路圖.
(3)該小組又通過查閱資料得出了熱敏電阻R2的U-I圖線如曲線Ⅱ所示,然后將熱敏電阻R1、R2與某電池連成如圖乙所示電路.測得通過R1和R2的電流分別為0.30A和0.60A,則該電池的電動勢為10.0V.(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1.假設地球可視為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球體.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在兩極為g0,在赤道為g,地球的自轉(zhuǎn)周期為T,引力常量為G,則( 。
A.地球的半徑R=$\frac{({g}_{0}-g){T}^{2}}{4{π}^{2}}$
B.地球的半徑R=$\frac{{g}_{0}{T}^{2}}{4{π}^{2}}$
C.假如地球自轉(zhuǎn)周期T增大,那么兩極處重力加速度g0值不變
D.假如地球自轉(zhuǎn)周期T增大,那么赤道處重力加速度g值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所示,木塊A、B疊放在一起,放在斜面上靜止不動,A的上表面水平,A與B之間、A與斜面之間均粗糙.則木塊A受力的個數(shù)是(  )
A.2個B.3個C.4個D.5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由磁感應強度的定義式B=$\frac{F}{IL}$可知( 。
A.磁感應強度與安培力成正比,與電流強度和導線長度的乘積成反比
B.磁感應強度的方向與F的方向相同
C.因為B=$\frac{F}{IL}$,故導線中電流越大,其周圍磁感應強度一定越小
D.磁感應強度大小跟放在磁場中通電導線所受力的大小無關(guā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5.某同學利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物塊速度隨時間的變化.物塊放在桌面上,細繩的一端與物塊相連,另一端跨過滑輪掛上鉤碼.打點計時器固定在桌面左端,所用交流電源頻率為50Hz.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連接在物塊上.啟動打點計時器,釋放物塊,物塊在鉤碼的作用下拖著紙帶運動.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如圖(b)所示(圖中相鄰兩點間有4個點未畫出).

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該同學認為物塊的運動為勻加速運動.計算下列問題:(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1)在打點計時器打出B點時,物塊的速度大小為0.56m/s.
(2)物塊的加速度大小為2.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6.如圖一質(zhì)點靜止于A點,第一次質(zhì)點從A點由靜止開始做加速度為5m/s2的勻加速直線運動,2秒后改做勻速直線運動,再經(jīng)9秒到B點;第二次質(zhì)點從A點由靜止開始仍以5m/s2的加速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4秒后改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到B點時速度和第一次相同.求:

(1)A、B兩點間的距離
(2)第二次質(zhì)點從A到B的時間和減速階段加速度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