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東城區(qū)三模)如圖所示,物體A、B的質(zhì)量分別是4kg和8kg,由輕彈簧相連接,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體B左端與豎直墻壁相接觸,另有一個物體C水平向左運動,在t=5s時與物體A相碰,并立即與A有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左運動.物體C的速度-時間圖象如圖所示.
(1)求物體C的質(zhì)量.
(2)彈簧壓縮具有的最大彈性勢能.
(3)在5s到10s的時間內(nèi)墻壁對物體B的作用力的功.
(4)在5s到15s的時間內(nèi)墻壁對物體B的作用力的沖量.
分析:(1)AC碰撞過程動量守恒,由動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C的質(zhì)量.
(2)由能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彈簧的最大彈性勢能.
(3)根據(jù)做功的條件分析答題.
(4)由動量定理分析答題.
解答:解:(1)由圖象可知,碰前C的速度v0=6m/s,碰后的速度v=2m/s,
A、C碰撞過程動量守恒,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Cv0=(mC+mA)v,解得mC=2kg;
(2)A、B、C向左運動,當它們速度變?yōu)榱銜r,彈簧壓縮量最大,彈簧的彈性勢能最大,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最大彈性勢能EP=
1
2
=(mC+mA)v2=12J;
(3)在5s到10s的時間內(nèi)B物體的位移為零,則墻壁對物體B的作用力的功為零.
(4)由圖象可知,在15s時,C的速度為v′-2m/s,
此時彈簧恢復原長,A、C的速度相等,而B的速度仍然為零,
在5s到15s內(nèi),對A、B、C三者組成的系統(tǒng),由動量定理,得:
墻壁對B的沖量I=(mC+mA)v′-(mC+mA)v=(2+4)×(-2)-(2+4)×2=-24N?s,負號表示方向向右.
答:(1)物體C的質(zhì)量為2kg.
(2)彈簧壓縮具有的最大彈性勢能為12J.
(3)在5s到10s的時間內(nèi)墻壁對物體B的作用力的功為零.
(4)在5s到15s的時間內(nèi)墻壁對物體B的作用力的沖量大小為24N?s,方向向右.
點評:分析清楚物體的運動過程、正確選擇研究對象是正確解題的關鍵,應用動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動量定理即可正確解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6?東城區(qū)三模)下列核反應方程中的X代表中子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6?東城區(qū)三模)電子所帶電荷量最早是由美國科學家密立根所做的油滴實驗測得的.密立根油滴實驗的原理如圖所示,兩塊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屬板與電源相連接,使上板帶正電,下板帶負電,油滴從噴霧器噴出后,經(jīng)過上面金屬板中間的小孔,落到兩板之間的勻強電場中,在強光照射下,觀察者通過顯微鏡觀察油滴的運動.大多數(shù)油滴在經(jīng)過噴霧器噴嘴時因摩擦而帶電,密立根通過實驗測得數(shù)千個油滴所帶電荷量,并分析得出這些電荷量都等于某個最小電荷量的整數(shù)倍,這個最小電荷量即電子所帶電荷量.
從噴霧器噴出的小油滴可以視為球形,小油滴在空氣中下落時受到的空氣阻力大小跟它下落的速度v的大小成正比,即f=6πηr v,式中r為油滴的半徑,η為粘度系數(shù).
(1)實驗中先將開關S斷開,測出小油滴下落一段時間后達到勻速運動時的速度v1,已知油的密度為ρ,粘度系數(shù)為η,空氣的浮力遠小于重力,可以忽略,試由以上數(shù)據(jù)計算小油滴的半徑r.
(2)待小油滴向下運動的速度達到v1后,將開關S閉合,小油滴受電場力作用,最終達到向上勻速運動,測得勻速運動時的速度v1,已知兩金屬板間的距離為d,電壓為U,試由以上數(shù)據(jù)計算小油滴所帶的電荷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6?東城區(qū)一模)據(jù)報導:我國科學家研制世界上第一個全超導核聚變“人造太陽”,用來解決人類的能源之需,代替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資源.“人造太陽”的實驗裝置模擬太陽產(chǎn)生能量的方式.從海水中提取氘和氚,使其在上億度的高溫下產(chǎn)生聚變反應,反應方程式為:
 
2
1
H+
 
3
1
H→
 
4
2
He+
 
1
0
n+E,設氘(
 
2
1
H)的質(zhì)量為m1,氚(
 
3
1
H)的質(zhì)量為m2,氦(
 
4
2
He)的質(zhì)量為m3,中子(
 
1
0
n)的質(zhì)量為m4,c為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核反應放出的能量E的大小等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