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如圖所示,兩木塊的質(zhì)量為m、M,中間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k,彈簧下端與M連接,m與彈簧不連接,現(xiàn)將m下壓一段距離釋放,它就上下做簡諧運動,振動過程中,m始終沒有離開彈簧.試求:
(1)m振動的振幅的最大值.
(2)m以最大振幅振動時,M對地面的最大壓力.
(3)若m與彈簧也連在一起,要使m振動過程中,M不離開地面,m振動的最大加速度和最大振幅多少?
(4)在第(3)中M對地面的最大壓力多大?

分析 (1)要使m振動過程中始終不離開彈簧,m振動的最大振幅對應(yīng)m振到最高點時,彈簧處于原長狀態(tài),或?qū)?yīng)m在最低點時彈簧的壓縮量.
(2)m振動到最低點時,彈簧對M的壓力最大,M對地面的壓力也最大.
(3)撤去外力后,m以未加壓力時的位置為平衡位置做簡諧振動,當(dāng)M剛好要離開地面時,m處于最高點時,m的加速度最大,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即可求最大加速度.
(4)振幅等于物體離開平衡位置的最大距離.當(dāng)m運動到最低點時,M對地面的壓力最大.根據(jù)對稱性和牛頓第二定律求M對地面的最大壓力.

解答 解:(1)在平衡位置時,設(shè)彈簧的壓縮量為x0有:kx0=mg.
要使m振動過程中不離開彈簧,m振動的最高點不能高于彈簧原長處,所以m振動的振幅的最大值為:A=x0=$\frac{mg}{k}$
(2)m以最大振幅A振動時,振動到最低點,彈簧的壓縮量最大,為:2A=2x0=$\frac{2mg}{k}$,
對M受力分析可得:FN=Mg+k•$\frac{2mg}{k}$=Mg+2mg,
由牛頓第三定律得,M對地面的最大壓力為Mg+2mg.
(3)在m運動過程中,彈簧對m、M施加的彈力的方向可以向上也可以向下.選M為研究對象,剛好始終不離開地面,即Nmin=0.
由平衡條件F+N=Mg,
可知Fmax=Mg.此時,彈簧處于伸長狀態(tài),木塊m的加速度最大,為:amax=$\frac{{F}_{max}+mg}{m}$=$\frac{(M+m)g}{m}$.
在最低點時,設(shè)m受到的彈力為F′,則:F′-mg=-mamax
又:F′=kA′
所以:A′=$\frac{Mg+mg}{k}$
(4)要使木塊M對地面的壓力最大,此時彈簧對M的彈力方向應(yīng)向下.此時,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選M為研究對象,對其受力分析有:N′=F′+Mg.要使N′最大,則F′最大.這里要注意,F(xiàn)max′≠Fmax=Mg.根據(jù)木塊m做簡諧運動的特點,在m運動到最高、最低兩點的加速度具有對稱性,大小相等.在最低點,對m有:
Fmax′-mg=mamax,amax=$\frac{(M+m)g}{m}$.
聯(lián)立兩式得:Nmax′=Mg+Fmax′=2(M+m)g
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有:Nmax=Nmax′=2(M+m)g.
答:(1)m振動的振幅的最大值是$\frac{mg}{k}$;
(2)m以最大振幅振動時,M對地面的最大壓力是Mg+2mg.
(3)若m與彈簧也連在一起,要使m振動過程中,M不離開地面,m振動的最大加速度是$\frac{(M+m)g}{m}$,最大振幅是$\frac{Mg+mg}{k}$;
(4)在第(3)中M對地面的最大壓力是2(M+m)g.

點評 本題要注意撤去外力后,A以未加壓力時的位置為平衡位置做簡諧振動,當(dāng)B剛好要離開地面時,A處于最高點時,A的加速度最大,A處于最低點時,彈簧對B的壓力最大,難度適中.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我國志愿者王躍曾與俄羅斯志愿者一起進行“火星500”的實驗活動.假設(shè)王躍登陸火星后,測得火星的半徑是地球半徑的$\frac{1}{2}$,質(zhì)量是地球質(zhì)量的$\frac{1}{9}$.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g,地球的半徑為R,王躍在地面上能向上豎直跳起的最大高度是h,忽略自轉(zhuǎn)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frac{4g}{9}$
B.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與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為$\frac{2}{3}$
C.火星的密度為$\frac{2g}{3πGR}$
D.王躍以與在地球上相同的初速度在火星上起跳后,能達到的最大高度是$\frac{9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兩顆人造衛(wèi)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它們的質(zhì)量之比為mA:mB=1:2,軌道半徑之比rA:rB=3:1,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它們的線速度之比為vA:vB=1:$\sqrt{3}$
B.它們的向心加速度之比為aA:aB=3:1
C.它們的向心力之比為FA:FB=1:18
D.它們的周期之比為TA:TB=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所示,在豎直平面某點A通過長度為l的不可伸長的輕繩懸掛一擺球,擺球可視作質(zhì)量為m的質(zhì)點,輕繩和擺球組成的系統(tǒng)可繞A點自由轉(zhuǎn)動.初始時,擺球在重力和繩子拉力作用下靜止,現(xiàn)給該擺球以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試定性描述擺球開始運動到第一次回到出發(fā)點這一過程的運動軌跡并說明理由.(過程中繩子與球的互相作用僅考慮拉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在河面上方h=20m的岸上,有人用繞過滑輪(可視為質(zhì)點)的細長繩拴住一條小船,繩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0°,接著人以恒定的速率v=3m/s拉繩,使小船靠岸,那么( 。
A.5 s時繩與水面的夾角為60°B.5 s后小船前進了15 m
C.5 s時小船的速率為4 m/sD.5 s時小船到岸邊的距離為15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在同一軌道平面上繞地球作勻速圓周運動的衛(wèi)星A、B、C,某時刻恰好在同一直線上,如圖所示,當(dāng)衛(wèi)星B經(jīng)過一周期時間,則(  )
A.各衛(wèi)星角速度相等,因而三星仍在一直線上
B.A超前于B,C落后于B
C.A超前于B,C超前于B
D.A、C都落后于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水平地面以上某高度的物體重力勢能一定為正值
B.在水平地面以下某高度的物體重力勢能為負值
C.不同的物體中離地面最高的物體其重力勢能最大
D.離地面有一定高度的物體其重力勢能可能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6.如圖所示,兩根原長相同的輕彈簧豎直懸掛,其下端用一根跨過動滑輪的細繩連在一起,不計繩與滑輪質(zhì)量,兩彈簧原來均無形變,在動滑輪下掛一質(zhì)量為m的砝碼后,動滑輪下降的高度多大?已知兩根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分別為k1和k2,彈簧始終保持彈性形變,細線均呈豎直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湯姆孫通過對陰極射線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蛋糕模型”;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否定(選填“肯定”或“否定”)了湯姆孫的原子結(jié)構(gòu)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