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在△ABC中,BD為AC邊上的高,BD=1,BC=AD=2,沿BD將△ABD翻折,使得∠ADC=30°,得幾何體B-ACD.

(1)求證:AC⊥平面BCD;
(2)求二面角D-AC-B的平面角的大;
(3)求AB與平面BDC所成角的余弦值.
考點: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
專題:空間位置關系與距離,空間角
分析:(1)由已知中△ABC中,BD為AC邊上的高,對折后,我們易得BD⊥DA,BD⊥DC,結合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BD⊥平面ACD,再由線面垂直的性質,易得AC⊥BD,由余弦定理結合勾股定理可得AC⊥CD,進而可得AC⊥平面BCD;
(2)由已知中BD=1,BC=AD=2,沿BD將△ABD翻折,使得∠ADC=30°,結合(1)中BD⊥平面ACD,我們易得到平面BCD⊥平面ACD,AC⊥DC,進而可得AC⊥平面BCD,故∠BCD即為二面角D-AC-B的平面角;
(3)由(2)中AC⊥平面BCD,則∠ABC即為AB與平面BCD所成角,解直角三角形ABC即可求出AB與平面BCD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答: 解:(1)∵△ABC中,BD為AC邊上的高
∴幾何體B-ACD中,BD⊥DA,BD⊥DC,DA∩DC=D
∴BD⊥平面ACD
又∵AC?平面ACD
∴AC⊥BD;
又由BD=1,BC=AD=2,
∴CD=
3
,
又∵∠ADC=30°,
∴AC=
3
2
+22-2•2•
3
3
2
=1,
即AD2=CD2+AC2,
即AC⊥CD,
又由BD∩CD=D,
∴AC⊥平面BCD

(2)由(1)中BD⊥平面ACD,BD?平面BCD
∴平面BCD⊥平面ACD
∵BD=1,BC=AD=2,使得∠ADC=30°
∴AB=
5
,AC=1,AC⊥DC,
又∵平面ACD∩平面BCD=CD,AC?平面ACD,
∴AC⊥平面BCD,
故∠BCD即為二面角D-AC-B的平面角,
∵BD=1,BC=2,
∴∠BCD=30°,
即二面角D-AC-B的平面角為30°.
(3)由(2)中AC⊥平面BCD,
∴∠ABC即為AB與平面BCD所成角
則cos∠ABC=
2
5
5
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性質,其中正確理解在圖形的翻折過程中,哪些直線的位置關系是不變的,進而得到相關直線垂直的有用信息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若a+
1
a
=3,則a2-
1
a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sinα=
7
25
,且α的終邊在第二象限,則tan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函數(shù)f(x)=ax-1的反函數(shù)的圖象經(jīng)過點(4,2),則f-1(2)的值是(  )
A、-
1
2
B、
3
2
C、2
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定義在R上的函數(shù)f(x),存在無數(shù)個實數(shù)x滿足f(x+2)=f(x),則f(x)( 。
A、是周期為1的周期函數(shù)
B、是周期為2的周期函數(shù)
C、是周期為4的周期函數(shù)
D、不一定是周期函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以正方形ABCD的對角線BD為棱折成直二面角,連接AC,求二面角A-CD-B的余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數(shù)列{an}前項n和sn=n2+4n(n∈N*),數(shù)列{bn}為等比數(shù)列,首項b1=2,公比為q(q>0),且滿足b2,b3+4q,b4成等差數(shù)列.
(1)求數(shù)列{an},{bn}的通項公式;
(2)設cn=
3(an-3)•bn
4
,記數(shù)列{cn}的前n項和為Tn,求T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一質點P從單位圓O上的點(1,0)出發(fā),以角速度每秒為
π
200
弧度逆時針旋轉,且與原點O的距離y與時間(單位:秒)的函數(shù)關系為y=0.01t+1.
(1)當t=50秒時,求質點P的位置P1的坐標;
(2)當t=32.5分鐘時,質點P在位置P2,求S △op1p2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由1、2、3、4、5、6、7、9組成的沒有重復數(shù)字且1、3都不與5相鄰的八位數(shù)的個數(sh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