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點O是△ABC所在平面內(nèi)的一點,數(shù)學公式且AB:BC:CA=5:4:3,下列結(jié)論錯誤的是


  1. A.
    點O在△ABC外
  2. B.
    S△AOB:S△BOC:S△COA=6:3:2
  3. C.
    點O到AB,BC,CA距離的比是72:45:40
  4. D.
    O,A,B,C四點共圓
D
分析:由題意可對變形,可變?yōu)?img class='latex' src='http://thumb.zyjl.cn/pic5/latex/73421.png' />即,再由AB:BC:CA=5:4:3,不妨令AB,BC,CA長度分別為5,4,3,由勾股定理可得出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由這些幾何特征作出如圖的圖形,由圖對四個選項逐一判斷找出錯誤選項,A選項由圖就可判斷出正確,B選項可先根據(jù)圖形求出三個三角形的面積,作比驗證;C選項可求出O到AB,BC,CA的距離,再求它們的比驗證,D選項由圖即可觀察出正誤
解答:解:由題意,已知點O是△ABC所在平面內(nèi)的一點,
可變?yōu)?img class='latex' src='http://thumb.zyjl.cn/pic5/latex/73421.png' />即
又,不妨令AB,BC,CA長度分別為5,4,3,
由于52=42+32,可知角C是直角,如圖CE=9,CD=8,CF=OC=
由圖知,A選項中點O在△ABC外正確
B選項中,S△BOC=×4×9=18,S△COA=×3×8=12,S△AOB=S△BOC+S△COA+S△CB=18+12+6=36,
故S△AOB:S△BOC:S△COA=36:18:12=6:3:2,B選項中的結(jié)論正確
C選項中,由作圖知點O到BC,CA距離分別是9,8,到AB的距離為=,于是點O到AB,BC,CA距離的比是:9:8=72:45:40,故C選項中的結(jié)論正確
D選項中O,A,B,C四點共圓不正確,因為C點在三角形AOB內(nèi).
綜上知,D選項是錯誤的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向量在幾何中的應用,考查由向量的運算,得出所研究幾何對象的幾何特征,解題的關(guān)鍵是理解題意,由題設條件判斷出四點O,A,B,C的相對位置,它們的幾何特征,這些幾何特征是解題的重點,本題的難點是處理題設中條件與AB:BC:CA=5:4:3,解答本題也要注意賦值的技巧,由于本題中兩個選項研究位置關(guān)系,兩個選項研究的是比值關(guān)系,故采取了特值法不妨令AB,BC,CA長度分別為5,4,3,此做法大大降低了計算難度,做題時要恰當使用,本題考查了數(shù)形結(jié)合的思想,判斷推理的能力,綜合性較強,難度較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九江一模)已知點G是△ABC的外心,
GA
GB
 ,
GC
是三個單位向量,且滿足2
GA
+
AB
+
AC
=
0
,|
GA
|=|
AB
|.如圖所示,△ABC的頂點B、C分別在x軸和y軸的非負半軸上移動,O是坐標原點,則|
OA
|的最大值為
2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點G是△ABC的外心,是三個單位向量,且滿足2,||=||.如圖所示,△ABC的頂點B、C分別在x軸和y軸的非負半軸上移動,O是坐標原點,則||的最大值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2-2013學年江西省南昌十九中高三(上)第四次月考數(shù)學試卷(理科)(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已知點G是△ABC的外心,是三個單位向量,且滿足2,||=||.如圖所示,△ABC的頂點B、C分別在x軸和y軸的非負半軸上移動,O是坐標原點,則||的最大值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2年江西省九江市高考數(shù)學一模試卷(文科)(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已知點G是△ABC的外心,是三個單位向量,且滿足2,||=||.如圖所示,△ABC的頂點B、C分別在x軸和y軸的非負半軸上移動,O是坐標原點,則||的最大值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2年江西省九江市高考數(shù)學一模試卷(理科)(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已知點G是△ABC的外心,是三個單位向量,且滿足2,||=||.如圖所示,△ABC的頂點B、C分別在x軸和y軸的非負半軸上移動,O是坐標原點,則||的最大值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