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4.目前我國有1.2億人是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乙肝患者約有1600萬.乙肝病毒簡稱HBV,完整的HBV是由一個囊膜和一個含有DNA分子的核衣殼組成的病毒顆粒.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免疫學檢查常用以下五項指標(俗稱“乙肝兩對半”):
序號檢測對象中文名稱相關物質及檢出的意義
1HBsAg表面抗原包繞在乙肝病毒最外層.單獨的HBsAg無傳染性
2HBsAb表面抗體人體產生,保護肝臟
3HBeAgE抗原乙肝病毒的“內部零件”,標志著乙肝病毒正在復制,有明顯的傳染性.
4HBeAbE抗體表明病毒復制的終止或僅有低度復制,傳染性消失或有輕微的傳染性
5HBcAb核心抗體乙肝病毒的“核心零件”(HBcAg)的抗體,它提示乙肝病毒的復制
(1)人體產生HBsAb和 HBeAb的細胞是漿細胞,當得過乙肝且痊愈不久的病人再次感染乙肝病毒時,能夠產生上述細胞的細胞主要是記憶(B淋巴)細胞.
(2)某同學在高考體檢時,檢測結果是“大三陽”,即出現(xiàn)1、3和5陽性,這一結果表明該同學體內乙肝病毒處于正在復制狀態(tài),需要對其治療.
(3)乙肝病毒寄生在人體的細胞中,如果人體免疫系統(tǒng)消滅乙肝病毒首先通過細胞免疫的話,那么效應T細胞的主要作用是效應T細胞能導致靶細胞(被寄生乙肝病毒的細胞)裂解死亡.
(4)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美國遺傳學家布盧姆伯格偶然從一位澳大利亞血友病患者血液中發(fā)現(xiàn)一種抗原,命名為“澳大利亞抗原”簡稱“澳抗”,后證明其為乙肝病毒的衣殼,因此獲得了1977年的諾貝爾醫(yī)學和生理學獎.根據所學知識,你認為澳抗的來源可能是HBV入侵肝細胞后留在細胞外的蛋白質外殼顆粒或HBV入侵的肝細胞裂解后未組裝的過剩的蛋白顆粒.

分析 本題是對體液免疫的過程、病毒侵入細胞的過程和免疫學應用的考查,回憶體液免疫的過程、病毒侵入細胞并進行繁殖的過程和免疫學應用,然后結合題干信息進行解答.

解答 解:(1)分析表格中信息可知,HBsAb和 HBeAb是抗體,抗體是由漿細胞產生的;得過乙肝且痊愈不久的病人再次感染乙肝病毒時,病毒可以直接刺激記憶細胞,記憶細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產生抗體,病毒也可以刺激B細胞.細胞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漿細胞產生抗體.其中發(fā)揮主要作用的是記憶細胞.
(2)分析表格信息可知,處于“大三陽”狀態(tài)表示病毒正在進行復制,此時傳染性較強,需要對其治療.
(3)效應T細胞能導致靶細胞(被寄生乙肝病毒的細胞)裂解死亡.
(4)病毒是由衣殼和核酸組成,病毒侵入宿主細胞時,核酸進入細胞內,而衣殼留在外面,核酸進入細胞內合成蛋白質外殼和核酸,然后組裝形成病毒,因此澳抗的來源可能是HBV入侵肝細胞后留在細胞外的蛋白質外殼顆粒,或HBV入侵的肝細胞裂解后未組裝的過剩的蛋白顆粒.
故答案為:
(1)漿細胞     記憶(B淋巴)細胞
(2)正在復制
(3)效應T細胞能導致靶細胞(被寄生乙肝病毒的細胞)裂解死亡
(4)HBV入侵肝細胞后留在細胞外的蛋白質外殼顆粒

點評 對于體液免疫的過程、病毒侵入細胞并進行繁殖的過程和免疫學應用的理解應用,把握知識點間的內在聯(lián)系是解題的關鍵,本題旨在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的免疫學知識解釋相關問題、關注人體健康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年河南南陽部分示范高中(五校)高三第一次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細胞呼吸與酶和ATP都有關,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有氧呼吸過程中[H]的產生和消耗均在線粒體內

B.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所需呼吸酶完全不同

C.細胞呼吸釋放的能量只有一部分轉移到ATP中

D.沒有線粒體的生物只能進行無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細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下列理解不正確的是( )

A.沒有細胞結構的病毒,其生命活動也離不開細胞

B.變形蟲的細胞能完成各種生命活動

C.多細胞生物的生命活動由不同的細胞密切合作完成

D.生命系統(tǒng)的各層次層層相依,具有相同的組成、結構和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表示細胞合成蛋白質的過程,其中a~e表示物質,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①e為mRNA,a-d為DNA
②最終合成的a-d各不相同
③合成e的場所在細胞核
④該過程提高了翻譯的效率.
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武城第二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生物變異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DNA分子中堿基對的替換一定會引起生物性狀的改變

B.非姐妹染色單體上的A和a基因互換一般屬于基因重組

C.突變和基因重組能為進化提供原材料,但不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D.采用低溫處理萌發(fā)的種子可獲得莖稈粗壯的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武城第二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般情況下,下列各項能用2n表示的是( )

A.一個DNA分子復制n次后所產生的DNA分子數

B.含有n個堿基對的雙鏈DNA分子可能的種類

C.具有n對等位基因(位于n對同源染色體上)的雜合子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種類

D.基因型為Aa的植物連續(xù)自交n代后雜合子的比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圖是某植物細胞有絲分裂一個細胞周期中若干曲線變化圖和表示細胞有絲分裂各期的圖象,請據圖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虛線表示分裂周期中染色體量的變化,圖乙中細胞分裂的正確順序是EADCBF.
(2)乙圖中的C相當于甲圖中的DE段(用大寫字母表示),結合甲圖和乙圖推測,甲圖中的4N應該等于12.
(3)甲圖中AB段曲線上升是由于DNA復制,此段相當于乙圖中E(字母)時期.
(4)觀察染色形態(tài)數目最佳的時期是乙圖中的D(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所示曲線甲、乙表示生長素濃度對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影響,A、B、C、D是相對的四個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若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吲哚丁酸進行探究也能繪制出類似的曲線
B.若C點的濃度為植物莖向光側的濃度,則背光側的濃度應大于2m
C.AD段說明生長素作用的特點具有兩重性
D.若甲、乙分別表示生長素濃度對幼嫩植物和成熟植物的影響,則乙曲線的頂點應該低于甲曲線的頂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動物的卵細胞與精子形成過程中的不同點包括( 。
①染色體的復制方式 
②初級卵原細胞的細胞質不均等分
③紡錘絲的形成方式 
④卵細胞不經過變形階段.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