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3年諾貝爾生理醫(yī)學獎授予了發(fā)現(xiàn)囊泡運輸調控機制的三位科學家。甲圖表示細胞通過形成囊泡運輸物質的過程,乙圖是甲圖的局部放大。不同囊泡介導不同途徑的運輸。

(1)甲圖中囊泡X由[ ]________經“出芽”形成,到達[ ]________并與之融合成為其一部分。囊泡Y內“貨物”為水解酶,由此推測結構⑤是________。

(2)乙圖中的囊泡能精確地將細胞“貨物”運送并分泌到細胞外,據(jù)圖推測其原因是________,這一過程體現(xiàn)了________在結構和功能上的統(tǒng)一和聯(lián)系。

(3)囊泡運輸與S基因密切相關,科學家篩選了酵母菌S基因突變體,與野生型酵母菌對照,發(fā)現(xiàn)其內質網(wǎng)形成的囊泡在細胞內大量積累。據(jù)此推測,S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的功能是________。

(4)人體中唾液淀粉酶與⑤中水解酶的合成、加工路徑是否相似________(是或否)

(5)自然界中許多微生物能合成、分泌淀粉酶。為了篩選能合成高性能堿性淀粉酶的微生物,某興趣小組制備了三種微生物的淀粉酶提取液進行實驗(溶液中酶濃度相同),如下圖:

試管編號

實驗步驟

試管1

試管2

試管3

pH=8緩沖液(ml)

1

1

1

甲提取液(ml)

0.8

乙提取液(ml)

0.8

丙提取液(ml)

0.8

淀粉溶液(ml)

2

2

2

各試管放入45℃的恒溫水浴中保溫適宜時間

取出上述三支試管,冷卻后滴入碘液

顏色深淺程度

++

-

+

(“+”表示顏色變化的深淺,“-”表示不變色)

①為了使實驗更具科學性,應增加一組對照實驗,對照組的處理是________,根據(jù)上述結果,三種淀粉酶活性強弱的順序為________。

②該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無關變量有_______(至少寫出兩種)。

③除了用碘液檢驗淀粉的剩余量來判斷實驗結果外,還可以用________試劑來檢測生成物。若用該試劑檢驗,還需要________處理。

【答案】[]內質網(wǎng) []高爾基體 溶酶體 囊泡上的蛋白A與細胞膜上的蛋白 B(特異性)結合(或識別) 生物膜 參與囊泡與高爾基體的融合 pH=8緩沖液1ml、蒸餾水0.8ml、 淀粉溶液2ml >> 不同來源的淀粉酶 各組間pH、溫度、加入提取濃度、 淀粉溶液的量和濃度等 斐林 (水。┘訜

【解析】

甲圖中表示細胞核,是細胞質基質,是內質網(wǎng),是高爾基體,X表示內質網(wǎng)出芽形成的囊泡,Y是高爾基體上脫落下的小囊泡;乙圖中A為囊泡表面的蛋白質,B為細胞膜表面的受體蛋白。根據(jù)題中表格,實驗的目的是比較甲、乙、丙三種微生物所產生的淀粉酶的活性,因而實驗的自變量是不同的淀粉酶,其他如pH、溫度、提取液的量和濃度都為無關變量,應相同且適宜,3組實驗中從顏色可推測三種酶的活性大小的關系為乙>>甲,即試管2中淀粉酶的活性最高,其次是試管3、試管1。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產生麥芽糖,實驗結果是用碘液檢測分解后的淀粉量,也可以用斐林試劑檢測淀粉水解產生的麥芽糖。

(1)分析甲圖,囊泡X由③內質網(wǎng)經過出芽形成,與④高爾基體融合;囊泡Y內的物質為水解酶,因此推測結構⑤是溶酶體。

(2)乙圖中的囊泡能精確地將細胞“貨物”運送并分泌到細胞外是因為囊泡上的蛋白A與細胞膜上的蛋白B特異性的結合,這一過程體現(xiàn)了生物膜在結構和功能上的統(tǒng)一和聯(lián)系。

(3)囊泡運輸與S基因密切相關,科學家篩選了酵母菌S基因突變體,與野生型酵母菌對照,發(fā)現(xiàn)其內質網(wǎng)形成的囊泡在細胞內大量積累,即囊泡不能運往高爾基體并與之融合,據(jù)此推測,S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的功能是參與囊泡與高爾基體的融合。

(4)人體中唾液淀粉酶是分泌蛋白,其合成與分泌過程為:由核糖體合成多肽,然后內質網(wǎng)初步加工,高爾基體進一步加工成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據(jù)圖可知⑤中水解酶的合成、加工路徑與之相似。

(5)①為了使實驗更具科學性,應增加一組對照實驗,對照組的處理是加入淀粉溶液2ml、pH=8緩沖液1ml、蒸餾水0.8ml;3支試管中加入碘液后,1號顏色最深,2號不變色,3號顏色較淺,說明2號中淀粉已經消耗完,1號中淀粉剩余最多,故三種淀粉酶活性強弱的順序為乙>>甲。

②實驗目的是比較三種微生物的淀粉酶的活性,因此實驗的自變量是不同來源的淀粉酶,各組間pH、溫度、加入提取濃度、淀粉溶液的量和濃度等屬于無關變量。

③淀粉水解產生麥芽糖,因此除了用碘液檢驗淀粉的剩余量來判斷實驗結果外,還可以用斐林試劑來檢測生成物。若用該試劑檢驗,還需要(水。┘訜崽幚。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是某一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模式圖,請據(jù)圖完成下列問題:

(1)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是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從生態(tài)學角度分析,人們建立圖示的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

(3)在發(fā)酵裝置里的B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其細胞結構與水稻細胞最主要的區(qū)別是_______________。

(4)氮是植物生長必需的元素,但在種植大豆時不施氮肥,仍能旺盛生長,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蘑菇在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屬于_______________,如上圖所示,在農業(yè)生產上,將蘑菇房與蔬菜大棚相通,可提高蔬菜產量,試分析增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該生態(tài)工程中所遵循的主要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原核生物都具有的結構是(
A.細胞膜和核膜
B.線粒體和核膜
C.細胞膜和核糖體
D.線粒體和核糖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c-myc蛋白調控細胞的增殖和分化。c-myc蛋白在正常細胞中很不穩(wěn)定,合成后很快就被降解,而在癌細胞中穩(wěn)定性顯著提高。研究者用分化誘導劑(PA)處理某種癌細胞,并檢測c-myc基因的表達情況,結果如圖。以下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c-myc蛋白能抑制細胞的分化

B. c-myc基因表達增強抑制細胞癌變

C. PA誘導劑可以抑制癌細胞的增殖

D. 可用單抗檢測c-myc基因的表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心法則揭示了遺傳信息傳遞與表達的過程。結合下圖分析,敘述錯誤的是

A. c過程中不發(fā)生堿基互補配對

B. b、e過程的原料均為核糖核苷酸

C. HIV遺傳信息的流向包括d、a、b、c路徑

D. 大腸桿菌b過程可發(fā)生在擬核區(qū)和細胞質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一種RNaseP酶,是由20%的蛋白質和80%的RNA組成,如果將這種酶中的蛋白質除去,并提高Mg2+的濃度,發(fā)現(xiàn)留下來的RNA仍然具有與這種酶相同的催化活性,這一結果表明(
A.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酶是由RNA和蛋白質組成的
C.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
D.絕大多數(shù)的酶是蛋白質,少數(shù)是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一個用 15N 標記的 DNA 放到 14N 的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讓其連續(xù)復制三次, 將每次復制產物置于試管內進行離心,圖中分別代表復制 1 次、2 次、3 次 后的分層結果的是( )

A. c、e、f B. c、e、b C. a、b、d D. c、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苯酚及其衍生物廣泛存在于工業(yè)廢水中,對環(huán)境有嚴重危害.小明同學準備依據(jù)圖1操作步驟,從處理廢水的活性污泥中分離篩選酚降解高效菌株。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圖中苯酚降解菌的富集培養(yǎng)基應含有蛋白胨、K2HPO4、MgSO4、苯酚和水,其中可作為碳源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采集到的樣品接種培養(yǎng),苯酚用量應隨轉接次數(shù)增加而逐漸________。以達到獲得苯酚高 效降解菌的目的。應采用_____________ 方法來進行該菌種的計數(shù)與分離,統(tǒng)計的菌落數(shù)往往比活 菌的實際數(shù)目要_________________

(3)制備平板培養(yǎng)基時除了需要水、碳源、氮源、無機鹽和特殊營養(yǎng)物質外,還必須添加_____。培養(yǎng)基的滅菌方法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圖為連續(xù)劃線法示意圖,在該圖中_____(填序號)區(qū)域最易獲得單菌落。如需要長期保存該菌種,應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保存溫度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當通入不同濃度的氧氣時,瓶內產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表.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a氧氣濃度接近0;d時只進行有氧呼吸

②b時,經無氧呼吸產生的CO2有6.5mol

③c時,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產生的丙酮酸分子之比為3:1

④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產生等量CO2時的濃度介于c和d之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