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
李龍眠畫羅漢記
李龍眠畫羅漢渡江,凡十有八人。一角漫滅①,存十五人有半,及童子三人。
凡未渡者五人:一人值②壞紙,僅見腰足。一人戴笠攜杖,衣袂③翩然,若將渡而無意者。一人凝立無望,開口自語。一人跽④左足,蹲右足,以手捧膝作纏結(jié)⑤狀,雙屨脫置足旁,回顧微哂⑥。一人坐岸上,以手踞地⑦,伸足入水,如測淺深者。
方渡者九人:一人以手揭衣,一人左手策杖⑧,目皆下視,口呿⑨不合。一人脫衣,又手捧之而承以首⑩。一人前其杖,回首視捧衣者。兩童子首發(fā)鬅鬙 ⑾,共舁⑿一人以渡。所舁者長眉覆頰,面怪偉如秋潭老蛟。一人仰面視長眉者。一人貌亦老蒼,傴僂策杖⒀,去岸無幾,若幸其將至者。一人附童子背,童子瞪目閉口,以手反負之,若重不能勝者。一人貌老過于傴僂者,右足登岸,左足在水,若起未能。而已渡者一人,捉其右臂,作勢起之;老者努其喙 ⒁,纈紋⒂皆見。又一人已渡者,雙足尚跣⒃,出其履將納之,而仰視石壁,以一指探鼻孔,軒渠⒄自得。
按羅漢于佛氏為得道⒅之稱,后世所傳高僧,猶云錫飛杯渡⒆。而為渡江,艱辛乃爾,殊可怪也。推畫者之意,豈以佛氏之作止⒇語默皆與人同,而世之學(xué)佛者徒求卓(21)詭變幻、可喜可愕之跡,故為此圖以警發(fā)之與(22)?昔人謂太清樓所藏呂真人畫像儼若孔、老(23),與他畫師作輕揚狀者不同(24),當即此意。
(選自明·黃淳耀《陶庵文集》)
【注釋】
①漫滅:磨滅看不清。②值:遇到。③袂(mèi):衣袖。④跽(jì)兩膝跪著,上身挺直。⑤纏結(jié):捆綁。⑥哂(shěn):微笑。⑦踞:倚。⑧策杖:扶著拐杖。⑨呿(qū):張口。⑩承以首:頂在頭上。⑾鬅鬙(péng sēng)頭發(fā)蓬松。⑿舁(yú):抬。⒀傴僂(yǔ lǚ):駝背。⒁努其喙(huì):努:撅。喙:嘴。⒂纈(xié)紋:(嘴上的)縐紋。⒃跣(xiǎn):光腳。⒄軒渠:愉快、暢適的樣子。⒅佛氏為得道:佛氏:佛家。得道:修煉成功。⒆錫飛杯渡錫:錫杖。僧人所用。錫飛:跨著錫杖飛行。杯渡:乘著木杯渡河。錫飛杯渡都是古代關(guān)于高僧的傳說。⒇作止語默:動作、休息、說話、沉默。(21)卓詭:高超奇異。(22)警發(fā)與:告誡誘導(dǎo)。與:通“欲”。(23)太清樓:北宋真宗藏書畫處。呂真人:呂洞賓。相傳為八仙之一。儼若:很像。孔:孔子。老:老子。(24)輕揚:超脫塵世的樣子。
解釋加點詞語的意義。
(1)凡未渡者五人:一人值壞紙
(2)回顧微哂
(3)以手反負之,若重不能勝者
(4)雙足尚跣,出其履將納之
(5)艱辛乃爾
(6)殊可怪也
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李龍眠畫羅漢渡江,凡十有八人。一角漫滅,存十五人有半,及童子三人。
(2)推畫者之意,豈以佛氏之作止語默皆與人同,而世之學(xué)佛者徒求卓詭變幻、可喜可愕之跡,故為此圖以警發(fā)之與?
“方渡者九人”,根據(jù)文字,揣度第二、九人的心理。
根據(jù)最后一段文字,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得道者都能“錫飛杯渡”。
B.得道者渡江艱辛,特別奇怪。
C.學(xué)佛追求變幻,可喜可愕之跡象。
D.學(xué)佛在于修煉,就像人間圣人需修煉一樣。
【小題1】(1)正好 (2)笑 (3)承受,禁得起 (4)穿 (5)這樣 (6)特別
【小題2】(1)李龍眠畫的羅漢渡江圖,共有十八人。畫的一角受潮模糊不清,僅存羅漢十五個半,和三個童子。
(2)我推測作畫者的用意,難道是因為佛陀的動作、休息、說話及沉默,都和一般的人相同,然而世上學(xué)佛的人,只想去追求高超怪異、變幻莫測、可喜可驚的跡象,所以畫這一幅圖,來告誡啟發(fā)他們嗎?
【小題3】第二人左手拄杖,眼睛向下看著,口張老大。表現(xiàn)出他對渡江有懼意,十分緊張。
第九人已渡過江,將拿出鞋穿,但仰視石壁,用手指掏鼻孔,得意地笑著。此人顯得很輕松。
【小題4】D
【小題1】無
【小題2】無
【小題3】無
【小題4】無
【譯文】
李龍眠畫的羅漢渡江圖,共有十八人。畫的一角受潮模糊不清,僅存羅漢十五個半,和三個童子。
畫中沒有渡江有五個人:一個正好在畫紙的損壞處,只看到腰和腳。一個戴著斗笠手拿拐杖,衣袖飄揚,好像并不想渡江。一個直立著眺望遠方,自言自語。一個左腳跪著,右腳蹲著,兩手交叉抱住膝蓋,兩雙鞋子脫放腳邊,回頭微笑著。一個坐在岸邊,用手撐住地面,把腳伸進水里,好像在探測江水的深淺。
正渡江的有九個人:一個用手掀起衣擺,一個左手拄著拐杖,眼睛都向下看,嘴張得大大的合不攏。一個脫下衣服,兩手托著,頂在頭上。一個把拐杖拄在身前,回頭看兩手托衣的那個人。兩個童子頭發(fā)蓬松,一起抬著一個人渡水。他們抬著的人,眉毛長得蓋住了面頰,長相奇特得好像秋潭中的老蛟龍。一個仰著頭看長眉老人。一個相貌也老了,駝著背拄著手杖,離岸不遠,那神情就好像在慶幸自己快要到岸了。一個靠在童子背上,那童子眼睛睜得大大的,嘴唇抿得緊緊的,反過手來背著他,好像重得他受不了。一個相貌比駝背的更老,右腳已登岸,左腳還在水中,好像爬不上去,一個已經(jīng)上岸的人,捉住他的右手,作勢要拉他上來。老人嘟著嘴,嘴上的皺紋都顯露出來了。又有一個已登岸的人,還赤著雙腳,拿出鞋子準備穿上,卻又抬頭看著石壁,用一根手指挖鼻孔,很得意地笑著。
按照佛家的說法羅漢是得道者的稱呼,后代流傳的高僧傳中,還有神僧跨法杖飛行、乘木杯渡水的記載。而這些羅漢渡江,竟然艱苦成這樣子,真是令人特別奇怪。我推測作畫者的用意,難道是因為佛陀的動作、休息、說話及沉默,都和一般的人相同,然而世上學(xué)佛的人,只想去追求高超怪異、變幻莫測、可喜可驚的跡象,所以畫這一幅圖,來告誡啟發(fā)他們嗎?從前人說太清樓所藏的呂洞賓畫像,相貌莊重如同孔子、老子,和其他畫家畫成超脫塵世的樣子不同,應(yīng)當就是這個用意。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
論馬
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臣有二馬,故常①奇之。日啖②豆數(shù)升,飲泉一斛③,然非清潔寧餓死不受,介胄④而馳,其初若不甚疾。比⑤行百余里,始振鬣長鳴,奮迅示駿,自午至酉,猶可二百里;褫⑥鞍甲而不息、不汗,若無事然。此其為馬,受大而不茍取,力裕而不求逞,致遠之材也。值復(fù)襄陽,平楊么,不幸相繼以死。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過數(shù)升,而秣⑦不擇粟,飲不擇泉,攬轡未安,踴躍疾驅(qū),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斃然。此其為馬,寡取易盈,好逞易窮,駑鈍之材也。
(節(jié)選自南宋·岳飛《金陀粹編》)
【注釋】
①故常:過去常常。②啖:吃。③斛:量器名,古代一斛為十斗。④介胄:介:甲衣。胄:頭盔。這里作動詞。⑤比:及,等到。⑥褫(chǐ):解除。⑦秣:吃飼料。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然非清潔寧餓死不受
(2)比行百余里
(3)而秣不擇粟
(4)甫百里
(5)殆欲斃然
(6)寡取易盈
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2)此其為馬,寡取易盈,好逞易窮,駑鈍之材也。
作者認為自己過去兩匹馬“奇”的原因是什么?
文章以馬喻人,說明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
原謗
天之利下民,其仁至①矣!未有美于味而民不知者,便于用而民不由者,厚于生而民不求者。然而暑雨亦怨之,祁寒②亦怨之,己不善而禍及亦怨之,己不儉而貧及亦怨之。是民事天,其不仁至矣!天尚如此,況于君乎?況于鬼神乎?是其怨訾恨謗③,蓰④倍于天矣!有帝天下、君一國,可不慎歟!故堯有不慈之毀,舜有不孝之謗⑤。殊不知堯慈被⑥天下,而不在于子;舜孝及萬世,乃不在于父。嗚呼!堯、舜,大圣也,民且謗之;后之王天下,有不為堯舜之行者,則民扼其吭⑦,捽⑧其首,辱而逐之,折而族之,不為甚矣!
(節(jié)選自唐·皮日休《皮子文藪》)
【注釋】
①至:極,最。②祁寒:大寒。③怨訾(zǐ)恨謗:怨恨誹謗。訾:詆毀。謗:誹謗,說壞話。④蓰(xǐ):五倍。⑤堯有不慈之毀,舜有不孝之謗:堯把天下傳給舜,不傳給他的兒子,所以有人說他不慈愛;舜的父親偏愛小兒子,幾次想殺死舜,父子關(guān)系很壞。舜即位后并不記仇,還是落下不孝的罪名。⑥被:覆蓋。⑦吭(háng):喉嚨。⑧捽(zuó):揪住,扭住。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其仁至矣
(2)便于用而民不由者
(3)堯、舜,大圣也,民且謗之
(4)后之王天下
下列與“辱而逐之,折而族之”一句中的“族”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B.今媼尊長安君之位
C.君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
D.籍吏民,封府庫
“舜孝及萬世,乃不在于父”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A.舜的孝敬延及萬代人,人們的孝心不在于對待自己的父親。
B.舜的孝道潤澤萬代人,卻不孝敬自己的父親。
C.對舜的孝敬延及萬代人,而不在于僅僅對待自己的父親。
D.對舜的孝敬延及萬代人,(人們)不孝敬自己的父親(而孝敬舜)。
這篇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這篇文章運用得論證方法有哪些?請舉出兩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
趙宣子言韓獻子于靈公
趙宣子言韓獻子于靈公①,以為司馬②。河曲之役③,趙孟使人以其乘車干行④,獻子執(zhí)而戮之。眾咸曰:“韓厥必不沒矣⑤。其主朝升之,而暮戮其車⑥,其誰安之!”宣子召而禮之,曰:“吾聞事君者比而不黨⑦。夫周⑧以舉義,比也;舉以其私,黨也。夫軍事夫犯,犯而不隱⑨,義也。吾言女于君,懼女不能也。舉而不能,黨孰大焉!事君而黨,吾何以從政?吾故以是觀女。女勉之。茍從是行也,臨長晉國者⑩,非女其誰?”皆告諸大夫曰⒅:“二三子可以賀我矣⑾!吾舉厥也而中⑿,吾乃今知免于罪矣!
(選自《國語·晉語五》)
【注釋】
①趙宣子:春秋晉國人,晉正卿,謚號宣子。韓獻子:即韓厥。謚號獻子。靈公:晉襄公之子,名夷皋,為人奢侈暴虐,后被趙盾之弟趙穿殺于桃園。言:進言推薦。②司馬:官名,掌管大夫。③河曲:晉地,故址在今山西永濟縣西蒲州。魯文公十二年(前615,即晉靈公六年)秦晉戰(zhàn)于河曲。④趙孟:即趙宣子。干:犯,擾亂。行:軍列。⑤沒:終。不沒:不能終其位。⑥車:指車仆。朝、暮,這里比喻迅速。⑦比:一起做事。黨:結(jié)黨營私。⑧周:忠信。⑨不隱:不徇私包庇。⑩女:同“汝”,你。⑩臨長(zhǎng):主管、統(tǒng)領(lǐng)。⑾二三子:猶言諸位。⑿中:合適。
解釋加點詞語的意義。
(1)以為司馬
(2)宣子召而禮之
(3)吾言女于君
(4)女勉之
解釋加點詞語的意義。
(1)臨長晉國者,非女其誰?
(2)長者聞此,得無厭其為迂乎?
(3)一無所長
(4)廢奢長儉
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韓厥必不沒矣。其主朝升之,而暮戮其車,其誰安之!
(2)夫軍事夫犯,犯而不隱,義也。
(3)茍從是行也,臨長晉國者,非女其誰?
韓厥殺了趙宣子的車夫,為什么趙宣子為之而慶賀?趙宣子是怎樣的一個人?韓厥是怎樣的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
罪不知謂之虐
景公射鳥,野人駭之①。怒,令吏誅之。晏子曰:“野人不知也。臣聞賞無功謂之亂,罪不知謂之虐②。兩者先王之禁也。以飛鳥犯先王之禁③,不可。今君不明先王之制④,而無仁義之心,是以從欲而輕誅⑤。夫鳥獸固人之養(yǎng)也,野人駭之,不亦宜乎?”公曰:“善!自今已來,弛⑥鳥獸之禁,無以苛民也! (選自《晏子春秋·內(nèi)篇諫上二十四》)
【注釋】
①野人:指在鄉(xiāng)野的人。駭之:將鳥驚嚇飛走。駭:驚嚇。②罪:懲處;虐:殘暴。③以飛鳥犯先王之禁:意思是因為飛鳥而殺人犯了先王的不罪無知的禁令。④制:制度。⑤從欲:縱欲,放縱個人的嗜欲。輕:輕率,隨便。⑥弛:松弛,這里作解除之意。
解釋加點詞語的意義。
(1)野人駭之
(2)今君不明先王之制
(3)是以欲從而輕誅
(4)無以苛民也
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臣聞賞無功謂之亂,罪不知謂之虐。
(2)公曰:“善!自今已來,弛鳥獸之禁,無以苛民也!
晏子說服齊景公的推理過程是很清晰的,請補全下列推理過程。
(1)大前提:臣聞賞無功謂之亂,罪不知謂之虐。 小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jié)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前提:臣聞賞無功謂之亂,罪不知謂之虐②。兩者先王之禁也。
小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jié)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前提:君是以從欲而輕誅。
結(jié)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
佞人事君若此
景公問:“佞人事君如何?”子對曰:“意難,難不至也①。明言行之以飾身,偽言無欲以說②人,嚴其交以見其愛,觀上之所欲,而微為之偶③,求君逼邇④,而陰為之與⑤;內(nèi)重爵祿,而外輕之以誣行⑥,下事左右,而面示正公以偽廉⑦;求上采聽,而幸以求進⑧;傲祿以求多,辭任以求重⑨;工⑩乎取,鄙乎予;歡乎新,慢乎故;吝乎財,薄乎施;睹貧窮若不識,趨利若不及;外交以自揚,背親以自厚;積豐義之養(yǎng)⑾,而聲矜恤之義;非譽乎情,而言不行身,涉時所議,而好論賢不肖;有之己,不難非之人,無之己,不難求之人;其言彊梁而信,其進敏遜而順;此佞人之行也。明君之所誅,愚君之所信也。”
(選自《晏子春秋·內(nèi)篇問上二十一》)
(按:與《大賽》原文有出入,參照了中國歷代名著全譯叢書《晏子春秋全譯》李萬壽譯注)
【注釋】
①意難,難不至也:應(yīng)為“知難之不至也” ②說:通“悅”,取悅。 ③“嚴其交以見其愛”三句:應(yīng)為“其交觀上所欲而微為之”。④逼邇:指親信。⑤而陰為之與:謂求君寵信之人私下結(jié)為同黨。⑥誣行:欺騙的行為。⑦偽廉:假裝廉潔。⑧幸以求進:希望得到國君的寵信而竊取高官。⑨辭任以求重:辭去輕微的官職企求更大的官位⑩。工:擅長。⑾積豐義之養(yǎng):表面上很講禮儀修養(yǎng)。
解釋加點詞語的意義。
(1)偽言無欲以說人
(2)嚴其交以見其愛
(3)而微為之偶
(4)而陰為之與
(5)工乎取
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意難,難不至也。
(2)工乎取,鄙乎予;歡乎新,慢乎故;吝乎財,薄乎施。
(3)涉時所議,而好論賢不肖;有之己,不難非之人,無之己,不難求之人。
(4)言彊梁而信,其進敏遜而順;此佞人之行也。
當齊景公問晏子佞人事君有什么特點時,晏子說了如上這一番話。請你歸納一下佞人究竟有什么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