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01年諾貝爾生理學獎或醫(yī)學獎授予三位科學家。這三位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調控細胞周期的一系列基因。這項工作對研究細胞分裂以及腫瘤研究等領域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請回答下列問題:

1)測定某種細胞的細胞周期長短時,通常需要考慮溫度因素,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

2)在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DNA都有復制和加倍的過程,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圖為一個細胞周期中的部分時期分裂圖像,正確的排序為__________(填字母),有絲分裂的分裂期染色體數(shù)和核DNA數(shù)目相等的細胞是圖中的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4)有人稱惡性腫瘤為細胞周期病,其根據(jù)是調控細胞周期的基因發(fā)生了改變,導致細胞周期失控,癌細胞無限增殖。治療惡性腫瘤的途徑之一,是用藥物抑制___________。從而將癌細胞的細胞周期阻斷在分裂間期,如用藥物抑制紡錘體的形成,則癌細胞的細胞周期將阻斷在______________期。

5)生物體內細胞沒有表現(xiàn)出全能性,而是分化為不同的組織、器官,因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細胞周期受酶的影響,酶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 著絲點分裂 BACD CD 抑制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蛋的合成 分裂前期 基因的表達具有選擇性

【解析】

1.細胞周期:指連續(xù)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

分裂間期的特點:完成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分裂期主要變化為:

前期:(1)核仁解體、核膜消失;(2)形成紡錘體;(3)出現(xiàn)染色體。

中期:每條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細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數(shù)目比較清晰,便于觀察。

后期:著絲點分裂,兩條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兩條子染色體,紡錘絲牽引分別移向兩極。

末期:(1)紡錘體消失;(2)核膜、核仁重新形成。

2 細胞全能性是指已經(jīng)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fā)育成完整生物體的潛能。在多細胞生物中,每個體細胞的細胞核都含有個體發(fā)育的全部基因,只要條件許可,都可發(fā)育成完整的個體。一般來說,細胞全能性高低與細胞分化程度有關,分化程度越高,細胞全能性越低,全能性表達越困難,克隆成功的可能性越小。植物細胞全能性高于動物細胞,而生殖細胞全能性高于體細胞。幼嫩的細胞全能性高于衰老的細胞。細胞分裂能力強的全能性高于細胞分裂能力弱的。在生物體的所有細胞中,受精卵的全能性是最高的。生殖細胞,尤其是卵細胞,雖然分化程度較高,但是仍然具有較高的全能性,如蜜蜂的孤雌生殖,自然界偶然出現(xiàn)的單倍體玉米等。體細胞的全能性比生殖細胞低得多,尤其是動物,高度分化的動物體細胞的全能性受限制,嚴格來說只有高度分化的動物細胞的細胞核才具有全能性。

(1)細胞周期中發(fā)生很多的生化反應,這些生化反應離不開酶的催化作用,酶的催化作用受溫度影響,因此細胞周期受酶活性的影響,酶的活性又受溫度的影響,因此測定某種細胞的細胞周期持續(xù)時間長短時,通常需要考慮溫度因素;

(2)在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DNA都有復制和加倍的過程,在有絲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

(3)分析題圖可知A細胞的每條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細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數(shù)目比較清晰,處于有絲分裂中期;B細胞核仁解體、核膜消失,出現(xiàn)染色體,處于有絲分裂前期;C細胞著絲點分裂,兩條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兩條子染色體,紡錘絲牽引分別移向兩極,處于有絲分裂后期,D細胞紡錘體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形成,處于有絲分裂末期,故細胞周期中的部分時期分裂圖像,正確的排序為BACD,有絲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每條染色體上只有一個DNA分子,故分裂期染色體數(shù)和核DNA數(shù)目相等的細胞是圖中的CD;

(4)治療惡性腫瘤的途徑之一,是用藥物抑制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蛋的合成,從而將癌細胞的細胞周期阻斷在分裂間期;紡錘體形成于細胞分裂期的前期,如用藥物抑制紡錘體的形成,則癌細胞的細胞周期將阻斷在分裂前期;

(5)生物體內細胞沒有表現(xiàn)出全能性,而是分化為不同的組織、器官,因為基因的表達具有選擇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地蝽蟓的喙長而鋒利,可刺穿無患子科植物的堅硬果皮,獲得食物,如圖1所示。1920年引入新種植物——平底金蘇雨樹,其果皮較薄,蝽蟓也喜食,如圖2所示。調查發(fā)現(xiàn),當?shù)仳眢沟拈L度變化如圖3所示。

請回答問題:

(1)蝽蟓的長喙與短喙為一對相對性狀。分析圖3可知,引入平底金蘇雨樹后的60年間,該地區(qū)決定蝽蟓__________的基因頻率增加,這是____________的結果。

(2)蝽蟓取食果實,對當?shù)責o患子科植物種子的傳播非常重要,引入平底金蘇雨樹后,當?shù)責o患子科植物種群數(shù)量會______________。無患子科植物果實的果皮也存在變異,果皮較_________________的植株更容易延續(xù)后代。

(3)進化過程中,當?shù)責o患子科植物、平底金蘇雨樹和蝽蟓均得以生存繁衍,這是物種間_____________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細胞的物質運輸?shù)臄⑹,錯誤的是

A. 抑制細胞呼吸將影響其胞吞和胞吐過程

B. 細胞通過主動運輸有利于維持細胞膜內外某物質的濃度平衡

C. O2進出人體細胞時,順濃度梯度運輸、不需要載體協(xié)助

D. 抑制細胞膜上載體的作用將會影響人體細胞轉運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位細胞內遺傳信息攜帶者的組成示意圖,圖2所表示的分子結構式為某種核苷酸,請仔細觀察后回答下列問題:

(1)細胞內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是甲圖中的( )_____________,包括兩類:一類是_______________(填文字),另一類是RNA。若圖2所示的結構含有胸腺嘧啶,則是構成________________的原料。

(2)圖1中,已知1分子的e是由1分子(b)磷酸、1分子(c)五碳糖、1分子(d)________組成的,e在人體內共有__________種。

(3)圖1中,人體細胞內的遺傳物質f被徹底水解后的產(chǎn)物有___________

(4)生物具有多樣性,其根本原因是因為核酸的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多樣性導致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現(xiàn)有磨漿機、燒杯、滴管、量筒、玻璃棒、漏斗、紗布、蘋果、試管、質量分數(shù)為2%的果膠酶溶液、蒸餾水、一定濃度的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下表是某小組利用上述材料進行的有關實驗:(“/”表示不加)上述步驟完成后,進行同樣長度時間的過濾收集果汁,測量觀察。據(jù)此回答:

(1)改正上表中的一處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果膠酶將果膠分解成可溶性的_________。若要驗證果膠酶的作用,應觀察比較的兩組是_________________。預期的實驗結果是:_______

(3)比較燒杯甲、丙、丁可知:____________能影響酶的活性。

(4)表中①處的內容是_____。

(5)有人測定了甲、乙、丙、丁四種植物體內多種酶的活性與溫度的關系,結果如下圖所示。根據(jù)圖中的信息,你認為在25℃條件下,競爭能力最強的生物和對溫度適應范圍最廣的生物分別是________。


A.乙和丁 B.乙和丙 C.乙和甲 D.甲和丙

(6)果膠酶是分解果膠的一類酶的總稱,它不包括______。

A.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B.果膠分解酶 C.乳糖分解酶 D.果膠酯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取新鮮的黑藻制作臨時裝片,滴加混有伊紅染料的03g/mL的蔗糖溶液(伊紅染料不能被植物細胞吸收)使其發(fā)生質壁分離。一段時間后,通過顯微鏡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種二倍體高等動物(2N=6)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下圖是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的某細胞分裂示意圖(其中③和④分別代表XY染色體),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該細胞分裂過程中發(fā)生了染色體片段的移接

B. 該細胞發(fā)生的變異類型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

C. 該細胞含0個四分體,至少有12DNA分子

D. 該細胞最終產(chǎn)生的配子為aBXA、aBXAbY、b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新鮮的綠色苔蘚植物葉片,放入其中加有少量紅墨水的質量濃度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顯微鏡下觀察,你會看到苔蘚細胞的狀態(tài)如圖所示。此時,部位①和部位②的顏色分別是

A.無色、綠色

B.紅色、綠色

C.紅色、無色

D.紅色、紅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哺乳動物體內的一組細胞分裂示意圖,據(jù)圖分析錯誤的是(

A. ②產(chǎn)生的子細胞一定為精細胞

B. 圖中屬于減數(shù)分裂過程的有①②④

C. ④中有4條染色體,8條染色單體及8DNA分子

D. ③細胞處于有絲分裂中期,無同源染色體和四分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