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石器、青銅器到鐵器時代,金屬的冶煉體現了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水平。如圖表示了三種金屬被人類開發(fā)利用的大致年限。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決于
A.金屬的化合價高低 | B.金屬的活動性大小 |
C.金屬的導電性強弱 | D.金屬在地殼中的含量多少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的轉化在給定條件下不能實現的是
A.Ca(ClO)2(aq)HClO(aq)HCl(aq) |
B.H2SiO3SiO2SiCl4 |
C.Al2O3NaAlO2(aq)Al(OH)3 |
D.Fe2O3Fe2(SO4)3(aq)無水Fe2(SO4)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解釋實驗事實的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A.5molFe和4molCl2反應:5Cl2+4Fe點燃2FeCl2+2FeCl3 |
B.2molKMnO4和3molH2O2在酸性條件下反應:2MnO4-+3H2O2+6H+=Mn2++4O2↑+6H2O |
C.在電解液為氫氧化鉀的甲醇燃料電池內電路中,陽極的電極反應式為:CH3OH-6e-+8OH-=CO32-+6H2O |
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過量CO2:CO2+3H2O+2AlO2-=2Al(OH)3↓+CO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銅和鐵與FeCl3溶液構成的原電池中:Cu +2 Fe3+ = Cu2+ + 2Fe2+ |
B.鐵上鍍鋅時陰極析出6.5g鋅,溶液中減少Zn2+數為0.1mol |
C.在反應:4CuS + 5O2 = 2Cu2O + 4SO2中CuS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
D.生鐵與濃H2SO4加熱反應可產生SO2和CO2氣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解釋事實的方程式不準確的是
A.鋁熱法煉鐵:Fe2O3 + 2Al 高溫 Al2O3 + 2Fe |
B.工業(yè)上用NH3制備NO:4NH3 + 5O2高溫 4NO + 6H2O |
C.向受酸雨影響的湖泊中噴灑CaCO3粉末:CO32- + 2H+催化劑 H2O + CO2↑ |
D.過氧化鈉用于呼吸面具中作為氧氣的來源:2Na2O2 + 2CO2 ==2Na2CO3 + 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Cu、Cu2O和CuO組成的混合物加入100 mL 0.6 mol/L HNO3溶液,恰好使混合物溶解,同時收集到224 mL NO氣體(標準狀況)。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產物中硝酸銅的物質的量為0.025 mol |
B.若混合物中Cu的物質的量為0.005 mol,則其中Cu2O、CuO的物質的量共0.020 mol |
C.若混合物中含0.01 mol Cu,則其中Cu2O、CuO的物質的量均為0.005 mol |
D.混合物中Cu的物質的量的取值范圍為0.005 mol<n(Cu)<0.015 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有4.8 g CuO、Fe2O3混合物跟足量CO充分反應后固體減少1.28 g,反應后全部氣體用0.6 mol·L-1 Ba(OH)2溶液100 mL吸收。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原混合物中CuO與Fe2O3物質的量的比為1∶2 |
B.原混合物中CuO與Fe2O3的質量比為2∶1 |
C.吸收CO2后溶液中一定有Ba(HCO3)2 |
D.反應中生成的CO2體積為1.792 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研究小組通過實驗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質,下列操作正確且能達到目的的是
A.將銅絲插入濃硫酸中加熱,反應后把水加入反應器中,觀察硫酸銅溶液的顏色 |
B.常溫下將銅絲伸入盛滿氯氣的集氣瓶中,觀察CuCl2的生成 |
C.將CuCl2溶液在蒸發(fā)皿中加熱蒸干,得到無水CuCl2固體 |
D.將表面有銅綠[Cu2(OH)2CO3]的銅器放入鹽酸中浸泡,除去銅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類比關系正確的是
A.鈉與氧氣在不同條件下反應會生成兩種不同的氧化物,則Li與氧氣反應也能生成Li2O或Li2O2 |
B.Na2O2與CO2反應生成Na2CO3和O2,則Na2O2與SO2反應可生成Na2SO3和O2 |
C.Fe與Cl2反應生成FeCl3,則Fe與I2反應可生成FeI3 |
D.Al與Fe2O3能發(fā)生鋁熱反應,則Al與MnO2也能發(fā)生鋁熱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