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取三份鋅粉,分別盛于甲、乙、丙三支試管中,按下列要求另加物質后,塞上塞子,定時測定生成氫氣的體積。甲加入50 mL pH=3的鹽酸,乙加入50 mL pH=3的醋酸,丙加入50 mL pH=3的醋酸及少量膽礬粉末。若反應終了,生成氫氣的體積一樣多,且沒有剩余的鋅。請用“>”“=”或“<”回答下列各題。
(1)開始時,反應速率的大小為 。
(2)三支試管中參加反應的鋅的質量為 。
(3)反應終了,所需時間為 。
(4)在反應過程中,乙、丙速率不同的理由是(簡要說明)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X、Y、Z三種氣體,取X和Y按1︰1的物質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X+2Y2Z ,達到平衡后,測得混合氣體中反應物的總物質的量與生成物的總物質的量之比為3︰2,則Y的轉化率最接近于( )
A.33% | B.40% | C.50% | D.6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分)某學習小組利用鐵與稀硫酸的反應,進行“探究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因素”的實驗。結果如下表:
實驗 序號 | 鐵的質量/g | 鐵的 形態(tài) | V(H2SO4) /mL | c(H2SO4) /mol·L-1 | 反應前溶液 的溫度/℃ | 金屬完全消 失的時間/s |
1 | 0.10 | 片狀 | 50 | 0.8 | 20 | 200 |
2 | 0.10 | 粉狀 | 50 | 0.8 | 20 | 25 |
3 | 0.10 | 片狀 | 50 | 1.0 | 20 | 125 |
4 | 0.10 | 片狀 | 50 | 1.0 | 35 | 5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在一定溫度下,把2體積N2和6體積H2通入一個帶有活塞的容積可變的容器中,活塞的一端與大氣相通,容器中發(fā)生以下反應:(正反應放熱),若反應達到平衡后,測得混合氣體的體積為7體積。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保持上述反應溫度不變,設a、b、c分別代表初始加入的N2、H2和NH3的體積,如果反應達到平衡后混合氣體中各氣體的體積分數(shù)仍與上述平衡相同,那么:
①若a=1,c=2,則b=_________。在此情況下,反應起始時將向_________(填“正”或“逆”)反應方向進行。
②若需規(guī)定起始時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則c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
(2)在上述裝置中,若需控制平衡后混合氣體為6.5體積,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由于溫室效應和資源短缺等問題,如何降低大氣中的CO2含量并加以開發(fā)利用,引起了各國的普遍重視。目前工業(yè)上有一種方法是用CO2生產燃料甲醇, 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如下反應:
CO2(g)+3H2(g)CH3OH(g)+H2O(g)
(1)寫出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 ;已知:K(300℃)>K(350℃),則該反應是_______反應。(填“吸熱”或“放熱”)
(2)下列情況不能說明該反應一定達到平衡的是
A混合氣體的平均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 B混合氣體的壓強不變
C單位時間內生成3mol H—H鍵,同時生成2 mol C=O鍵
D.混合氣體中 c (H2) : c (CH3OH) = 3:1
(3)為探究反應原理,現(xiàn)進行如下實驗:在體積為1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測得CO2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下圖所示。從反應開始到平衡,用H2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v(H2)為 mol·L-1·min-1
(4)下列措施中能使(3)題中n(CH3OH)/n(CO2)增大的有 。(填字母)
A升高溫度 B加入催化劑 C將H2O(g)從體系中分離
D充入He(g),使體系總壓強增大 E.再充入1molCO2和3molH2
(5)若在另一個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保持壓強不變,并使初始體積與(3)題中容器體積相等,且在相同的溫度下進行反應,達到平衡時該容器中的CO2的體積百分數(shù) ________(3)題中的CO2的體積百分數(shù)。(填“>”或“<”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分)捕碳技術(主要指捕獲CO2)在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NH3和(NH4)2CO3已經被用作工業(yè)捕碳劑,它們與CO2可發(fā)生如下可逆反應:
反應Ⅰ:2NH3(l)+H2O(l)+CO2(g) (NH4)2CO3(aq) ΔH1
反應Ⅱ:NH3(l)+H2O(l)+CO2(g) NH4HCO3(aq) ΔH2
反應Ⅲ:(NH4)2CO3(aq)+H2O(l)+CO2(g) 2NH4HCO3(aq) ΔH3
請回答下列問題:
(1)ΔH3與ΔH1、ΔH2之間的關系是:ΔH3= 。
(2) 反應Ⅲ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 。
(3)為研究溫度對(NH4)2CO3捕獲CO2效率的影響,在某溫度T1下,將一定量的(NH4)2CO3溶液置于密閉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氣體(用氮氣作為稀釋劑),在t時刻,測得容器中CO2氣體的濃度。然后分別在溫度為T2、T3、T4、T5下,保持其他初始實驗條件不變,重復上述實驗,經過相同時間測得CO2氣體濃度,得到趨勢圖(見圖1)。則:
①ΔH3 0(填“>”、“=”或“<”)。
②在T1~T2及T4~T5兩個溫度區(qū)間,容器內CO2氣體濃度呈現(xiàn)如圖1所示的變化趨勢,其原因是
。
③反應Ⅲ在溫度為T1時,溶液pH隨時間變化的趨勢曲線如圖2所示。當時間到達t1時,將該反應體系溫度迅速上升到T2,并維持該溫度。請在該圖中畫出t1時刻后溶液的pH變化總趨勢曲線。
圖1 圖2
(4)利用反應Ⅲ捕獲CO2,在(NH4)2CO3初始濃度和體積確定的情況下,提高CO2吸收量的措施有
。
(5)下列物質中也可以作為CO2捕獲劑的是 。
A.NH4Cl | B.Na2CO3 | C.HOCH2CH2OH | D.HOCH2CH2N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分)研究氮氧化物與懸浮在大氣中海鹽粒子的相互作用時,涉及如下反應:
2NO2(g)+NaCl(s)NaNO3(s)+ClNO(g) K1 ?H < 0 (I)
2NO(g)+Cl2(g)2ClNO(g) K2 ?H < 0 (II)
(1)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數(shù)K= (用K1、K2表示)。
(2)為研究不同條件對反應(II)的影響,在恒溫條件下,向2L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0.2mol NO和0.1mol Cl2,10min時反應(II)達到平衡。測得10min內v(ClNO)=7.5×10-3mol?L-1?min-1,則平衡后n(Cl2)= mol,NO的轉化率а1= 。其它條件保持不變,反應(II)在恒壓條件下進行,平衡時NO的轉化率а2 а1(填“>”“<”或“=”),平衡常數(shù)K2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若要使K2減小,可采用的措施是 。
(3)實驗室可用NaOH溶液吸收NO2,反應為2NO2+2NaOH=NaNO3+NaNO2+H2O。含0.2mol NaOH的水溶液與0.2mol NO2恰好完全反應得1L溶液A,溶液B為0.1mol?L?1的CH3COONa溶液,則兩溶液中c(NO3?)、c(NO2-)和c(CH3COO?)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已知HNO2的電離常數(shù)Ka=7.1×10-4mol?L?1,CH3COOH的電離常數(shù)K a=1.7×10-5mol?L?1,可使溶液A和溶液B的pH相等的方法是 。
a.向溶液A中加適量水 b.向溶液A中加適量NaOH
c.向溶液B中加適量水 d.向溶液B中加適量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分)含鉻污水處理是污染治理的重要課題。污水中鉻元素以Cr2O72-和CrO42-形式存在,常見除鉻基本步驟是:
(1)加酸可以使CrO42-轉化為Cr2O72-: 2CrO42- + 2H+ Cr2O72- + H2O
若常溫下pH=1溶液中Cr2O72-濃度為0.1 mol?L-1,Cr2O72-濃度是CrO42-濃度的10倍,該化學平衡常數(shù)K= 。
(2)六價鉻的毒性大約是三價鉻的100倍,二氧化硫還原法是在酸性溶液中通SO2將Cr2O72-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而后再加堿將Cr3+沉淀,已知常溫下Ksp[Cr(OH)3] =10-32,要使c(Cr3+)降低到10-5mol?L-1,溶液的pH應升高到 。
(3)電解還原法是利用電解產生的Fe2+將Cr2O72-還原為Cr3+.電解裝置所用的電極材料是碳棒和鐵片,其中鐵片連接直流電源的 極。
(4)Cr(OH)3為綠色粘性沉淀,類似于Al(OH)3既溶于酸又能溶于強堿溶液。Cr(OH)3溶于稀硫酸的化學方程式為 。往100.00mL 0.1000 mol?L-1CrCl3溶液滴加1.000mol?L-1NaOH溶液, 請畫出生成沉淀的物質的量與加入NaOH溶液體積的關系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