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濃硫酸和碳在一定溫度下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和水。
(1)其化學方程式為___。
(2)濃硫酸在反應中表現出來的性質是___。
(3)產生0.1molCO2,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___mol。
(4)若在反應中共轉移了4mol電子,則標況下生成氣體的總體積為___L。
【答案】 強氧化性 0.4 67.2
【解析】
(1)已知濃硫酸和碳在一定溫度下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和水的反應,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故答案為:;
(2)在反應中H2SO4中硫元素全部由+6價到+4價,化合價降低,被還原,故表現出來的性質是強氧化性,故答案為:強氧化性;
(3)C由0價轉化為+4價產生CO2,每生成1mol CO2失去4mol電子,故生成0.1mol CO2時,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0.4mol,故答案為:0.4;
(4)通過分析反應方程式可知,若在反應中共轉移了4mol電子,則生成1mol CO2,2mol SO2,故標況下生成氣體的總體積為,故答案為:67.2。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高分子化合物R的結構簡式如圖,下列有關R的說法正確的是
A. R的單體之一的分子式為C9H12O2
B. R可通過加聚和縮聚反應合成,R完全水解后生成2種產物
C. R是一種有特殊香味,難溶于水的物質
D. 堿性條件下,1 mol R完全水解消耗NaOH的物質 的量為n(m+1)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查閱資料得知:保險粉(Na2S2O4)和KOH的混合溶液能定量吸收O2;CuCl的鹽酸溶液能定量吸收CO,且易被O2氧化。擬設計實驗方案,采用上述兩種溶液和KOH溶液及量氣裝置,測定高爐煤氣中CO、CO2、N2和O2的百分組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采用上述3種吸收劑,氣體被逐一吸收的順序應該是CO2、O2和CO
B.保險粉(Na2S2O4)和KOH的混合溶液吸收O2的離子方程式為2S2O42-+3O2+4OH-=4SO42-+2H2O
C.當三種氣體被逐一吸收后,導出的氣體中可能含有HCl
D.其他兩種吸收劑不變,O2的吸收劑可以用灼熱的銅網替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有機物分子結構式如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取少量該有機物,滴加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微熱,有氣體產生
B. 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處在同一個平面上
C. 所有的氧原子不可能同時處在苯環(huán)平面上
D. 所有的氫原子有可能同時處在苯環(huán)平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減少氮的氧化物和碳的氧化物在大氣中的排放是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內容之一。合理應用和處理碳、氮及其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有重要意義。
(1)對溫室氣體CO2的研究一直是科技界關注的重點。在催化劑存在下用H2還原CO2是解決溫室效應的重要手段之一。
已知:①H2和CH4的燃燒熱分別為285.5kJ/mol和890.0kJ/mol。
②H2O(1)=H2O(g) ΔH=+44kJ/mol
試寫出H2還原CO2生成CH4和H2O(g)的熱化學方程式__。
(2)CO2在CuZnO催化下,可同時發(fā)生如下的反應I、II,可作為解決溫室效應及能源短缺的重要手段。
I.CO2(g)+3H2(g)CH3OH(g)+H2O(g) ΔH1=-57.8kJ/mol
II.CO2(g)+H2(g)CO(g)+H2O(g) ΔH2=+41.2kJ/mol
在CuZnO存在的條件下,保持溫度T不變,在一剛性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2及H2,起始及達平衡時,容器內各氣體物質的量如下表:
CO2 | H2 | CH3OH | CO | H2O(g) | 總壓/kPa | |
起始/mol | 5.0 | 7.0 | 0 | 0 | 0 | p0 |
平衡/mol | n1 | n2 | p |
若反應I、II均達平衡時,p0=1.2p,則表中n1=__,此時n2=3.則反應I的平衡常數Kp=__(無需帶單位,用含總壓p的式子表示。已知:氣體各組分的分壓p(B),等于總壓乘以其體積分數)。
(3)以二氧化鈦表面覆蓋Cu2Al2O4為催化劑,可以將CO2和CH4直接轉化成乙酸,CO2(g)+CH4(g)CH3COOH(g)。在不同溫度下催化劑的催化效率與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圖所示。250~300℃時,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__;300~400℃時,乙酸的生成速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是__。
(4)用活性炭還原法可以處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組向某密閉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發(fā)生反應:C(s)+2NO(g)N2(g)+CO2(g) ΔH>0在T℃時,反應進行到不同時間測得各物質的量濃度如下:
時間/min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c(NO)/molL1 | 1.0 | 0.58 | 0.40 | 0.40 | 0.48 | 0.48 |
c(N2)/molL1 | 0 | 0.21 | 0.30 | 0.30 | 0.36 | 0.36 |
c(CO2)/molL1 | 0 | 0.21 | 0.30 | 0.30 | 0.36 | 0.36 |
30min后,只改變某一條件,根據上表的數據判斷改變的條件可能是__填字母)。
A.通入一定量的CO2
B.加入合適的催化劑
C.適當縮小容器的體積
D.通入一定量的NO
E.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
F.適當升高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需配制500mL0.2mol/LNaOH溶液,實驗操作步驟為:
A.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轉移至容量瓶中。
B.在天平上稱取 g的氫氧化鈉鈉固體,把它放在燒杯中,用適量的蒸餾水將它完全溶解并冷卻至室溫。
C.繼續(xù)向容量瓶中加蒸餾水至 ,改用膠頭滴管小心滴加蒸餾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與刻度線相切。
D.用少量蒸餾水洗滌燒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滌的液體都小心注入容量瓶,并輕輕振蕩。
E.將容量瓶塞塞緊,充分搖勻。
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span>
(1)操作步驟的正確順序為___(填序號)。
(2)題目B、C項空白處填入。___、___。
(3)本實驗用到的基本儀器已有燒杯、天平(砝碼、鑷子)、玻璃棒,還缺少的必要儀器是___。
(4)下列情況中,會使所配溶液濃度偏高的是___(填序號)。
A.沒有冷卻直接移液
B.沒有進行上述的操作步驟D
C.加蒸餾水時,不慎超過了刻度線
D.容量瓶使用前內壁沾有水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選修2:化學與技術]
雙氧水是一種重要的氧化劑、漂白劑和消毒劑。生產雙氧水常采用蒽醌法,其反應原理和生產流程如圖所示:
A.氫化釜 | B.過濾器 | C.氧化塔 | D.萃取塔E.凈化塔F.工作液再生裝置G.工作液配制裝置 |
生產過程中,把乙基蒽醌溶于有機溶劑配制成工作液,在一定的溫度、壓力和催化劑作用下進行氫化,再經氧化、萃取、凈化等工藝得到雙氧水;卮鹣铝袉栴}:
(1)蒽醌法制備雙氧水理論上消耗的原料是_______,循環(huán)使用的|原料是______,配制工作液時采用有機溶劑而不采用水的原因是______。
(2)氫化釜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進入氧化塔C的反應混合液中的主要溶質為_______。
(3)萃取塔D中的萃取劑是____,選擇其作萃取劑的原因是______。
(4)工作液再生裝置F中要除凈殘留的H2O2,原因是______。
(5)雙氧水濃度可在酸性條件下用KMnO4溶液測定,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一種雙氧水的質量分數為27.5%,(密度為1.10g·cm3),其濃度為______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離子方程式與所述事實相符的是( )
A.向AlCl3溶液中滴加過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B.向氯化鐵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顯紅色:Fe3++3SCN-Fe(SCN)3
C.將nmolCl2通入含有nmolFeBr2的溶液中:2Fe2++2Br-+2Cl2=Br2+2Fe3++4Cl-
D.在強堿溶液中次氯酸鈉與Fe(OH)3反應生成Na2FeO4:3ClO-+Fe(OH)3=FeO42-+3Cl-+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判斷含氧酸酸性強弱的一條經驗規(guī)律是:含氧酸分子結構中含非羥基氧原子數越多,該含氧酸的酸性越強。如下表所示:
含氧酸酸性強弱與非羥基氧原子數的關系
次氯酸 | 磷酸 | 硫酸 | 高氯酸 | |
含氧酸 | Cl—OH | |||
非羥基氧原子數 | 0 | 1 | 2 | 3 |
酸性 | 弱酸 | 中強酸 | 強酸 | 最強酸 |
(1)已知,亞磷酸是中強酸,亞砷酸是弱酸且有一定的弱堿性,則H3PO3和H3AsO3與過量的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H3PO3和H3AsO3中分別加入濃鹽酸,分析反應情況______________,寫出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