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CaCO3是一種化工原料,可以通過反應生成一系列物質,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Cl2和SO2均可以漂白有色物質,且漂白的原理相同
B.由SiO2+Na2CO3 Na2SiO3+CO2↑可知H2CO3的酸性強于H2SiO3
C.工業(yè)上,可先向飽和食鹽水中通入NH3后再通入CO2制NaHCO3
D.制取玻璃、純堿和漂白粉所涉及的反應都是非氧化還原反應
【答案】C
【解析】解:A.二氧化硫與有機色質化合為無色物質,具有漂白性,而Cl2沒有漂白性,其與水反應生成的HClO,具有強氧化性,可以使有色物質褪色,具有漂白性,故A錯誤;
B.反應在高溫條件下進行,不是利用強酸制備弱酸原理,不能說明酸性強弱,故B錯誤;
C.NH3極易溶于水且溶液呈弱減性,再通入CO2使之更多地轉化為HCO3﹣,故工業(yè)上,可先向飽和食鹽水中通入NH3后再通入CO2制NaHCO3,故C正確;
D.二氧化硅與碳酸鈉反應制取玻璃、加熱分解碳酸氫鈉制取純堿,兩反應中元素化合價不變化,屬于非氧化還原反應,但制備漂白粉的反應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由0價變化為﹣1、+1價,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D錯誤,
故選:C.
【考點精析】本題主要考查了氯氣的化學性質的相關知識點,需要掌握氯氣的化學性質:與金屬反應將金屬氧化成高價態(tài);非金屬反應;與水反應;與堿反應;與還原性物質反應才能正確解答此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合F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它的合成路線如下:
請認真分析和推理回答下列問題:
(1)由B生成C的化學反應類型是;化合物F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是;
(2)寫出化合物C與乙酸反應生成酯的化學方程式: .
(3)寫出化合物B的結構簡式: . 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B的同分異構體(不包括B)共有種: ①苯環(huán)上只有兩個取代基 ②能與FeCl3溶液顯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凡是金屬元素跟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離子化合物
B. 氫鍵是化學鍵的一種
C. 第ⅠA族和第ⅦA族原子化合時,一定生成離子鍵
D. 離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價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右圖所示裝置進行如下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A.瓶中盛滿水,從B口進氣,用排水法收集NO2
B.瓶中盛適量濃硫酸,從A口進氣來干燥NH3
C.從B口進氣,用排空氣法收集CO2
D.瓶中裝滿水,A口連導管并伸入量筒中,從B口進氣,用排水法測量生成H2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設NA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S2和S8的混合物共6.4 g,所含硫原子數(shù)一定為0.2NA
B.將100 mL 0.1 molL﹣1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膠粒數(shù)目為0.01NA
C.在反應KClO3+6HCl═KCl+3Cl2↑+3H2O中,每生成3 mol Cl2 , 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6NA
D.將含有1 mol Na2CO3的溶液逐滴加入到含1.5 mol HCl的溶液中,產(chǎn)生氣體的分子數(shù)目為0.5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完成下題:
(1)按系統(tǒng)命名法命名:
①有機物CH3CH(C2H5)CH(CH3)2的名稱是。
(2)寫出下列各種有機物的結構簡式:
①2,3-二甲基-4-乙基己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幾種烴的球棍模型(灰球表示碳原子,氫原子省略):
(1)屬于烷烴的有(填字母)。
(2)分子中氫原子數(shù)最少的是(填字母)。
(3)上面模型中最多有種烴互為同分異構體。
(4)屬于烯烴的是 , 并寫出其結構簡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利用鋅粒和1mol/L的鹽酸制取氫氣,下列措施不能加快反應速率的是( )
A. 將1mol/L的鹽酸改為1mol/L硫酸B. 將鋅粒改為鋅粉
C. 加入幾滴硫酸銅溶液D. 加入NaC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沼氣和水煤氣都是可再生能源
B.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有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過程
C.不能用植物油萃取溴水中的溴
D.可以用加熱的方法分離提純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