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離子中的幾種:

陽離子

K+、Mg2、Fe3+、Al3+

陰離子

Cl-、SO42-、CO32-

現每次取100.00mL溶液進行實驗:①第一份加入硝酸銀溶液有沉淀產生;②第二份加入足量氯化鋇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沉淀經足量鹽酸洗滌,干燥后剩余2.33g。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c(CO32-)="0.2" mol/L B. c(K+)一定為0.6mol/L

C. 氯離子可能存在 D. 一定有SO42-和CO32-

【答案】B

【解析】試題分析:第一份加入硝酸銀溶液有沉淀產生,陰離子中Cl-,CO32-SO42-;都可能生成沉淀;第二份加入足量氯化鋇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沉淀經足量鹽酸洗滌,干燥后剩余2.33g.說明沉淀是碳酸鋇沉淀和硫酸鋇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SO42-;根據離子共存判斷,Mg2Fe3+、Al3+不能存在;溶液電荷守恒,有陰離子必須有陽離子,所以一定含K+離子;綜上所述溶液中一定含有K+CO32-,SO42-Cl-可能存在;A、依據題意生成碳酸鋇沉淀質量=6.27g-2.33g=3.94g,物質的量==0.02mol,CO32-離子濃度==0.2mol/L,故A正確;B、依據鉀離子和碳酸根離子和硫酸根離子的電荷守恒計算,由于溶液中Cl-的存在不一定,所以鉀離子的濃度不一定是0.6mol/L,故B錯誤;C、依據分析判斷,氯離子可能存在,故C正確;D、依據生成沉淀溶液鹽酸質量部分減小證明一定含有CO32-SO42-;故D正確;故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溶液一定顯酸性的是(  )

A.溶液中c(OH)>c(H)

B.滴加紫色石蕊試液后變紅色的溶液

C.溶液中c(H)106 mol/L

DpH<7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屆浙江省溫州中學高三3月高考模擬】下列變化過程中,原物質分子內共價鍵被破壞,同時有離子鍵形成的是 ( )

A. 鹽酸和NaOH溶液混合 B. 氯化氫溶于水

C. 溴化氫氣體與氨氣相遇反應 D. 鋅和稀硫酸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3 mol A3 mol B混合于2 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

3A(g)+B(g) xC(g)+2D(g),5 min,測得D的濃度為0.5 mol/L,

C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15 mol/(L·min)。試求:

⑴B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⑵x的值為 。

⑶5 min后,A、B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水的電離平衡曲線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圖中五點KW間的關系:B>C>A=D=E

B.若從A點到D點,可采用:溫度不變在水中加入少量的酸

C.若從A點到C點,可采用:溫度不變在水中加入適量的NH4Cl固體

D.若處在B點時,將pH=2的硫酸與pH=10的KOH等體積混合后,溶液顯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向混濁的水中加入明礬〔K Al (SO4212H2O〕后,水可得到凈化,其中起到凈化作用的是(
A.k+
B.Al3+
C.SO42
D.明礬溶于水后產生的氫氧化鋁膠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平均分成兩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漸加入銅粉,最多能溶解9.6g。向另一份中逐漸加入鐵粉,產生氣體的量隨鐵粉質量增加的變化如下圖所示(己知硝酸只被還原為NO氣體)。下列分析或結果錯誤的是

A.H2SO4濃度為2.5mol·L-1

B.OA段產生的是NO,AB段的反應為Fe+2Fe3+=3Fe2+,BC段產生氫氣

C.第二份溶液中最終溶質為FeSO4

D.原混合酸中NO3-的物質的量為0.1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常溫下,下列事實能說明HClO是弱電解質的是

A. 0.01mol/LHClO溶液pH>2

B. NaClO、HClO都易溶于水

C. HClO不穩(wěn)定,見光或受熱易分解

D. HClONa2SO3溶液反應,可以得到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下圖表示的一些物質或概念間的從屬關系中不正確的是( )

X

Y

Z

A

氧化物

化合物

純凈物

B

強電解質

電解質

化合物

C

膠體

分散系

混合物

D

置換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

離子反應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