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需要純凈的NaCl溶液,但實驗室的NaCl晶體混有少量Na2SO4和NH4HCO3,某同學按如下流程圖設(shè)計實驗除去雜質(zhì),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I除去的雜質(zhì)是(填化學式)_______________,直接加熱要好于加強堿后再進行加熱,理由是                                                           ;
(2)按流程圖完成實驗設(shè)計,將相關(guān)的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和實驗目的填寫在下表中:

操作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目的
步驟II:將殘留物溶解得到溶液,                     
                     
                     
步驟III:                    
                             

                     
步驟IV:過濾,往濾液中      
                            
                     
                     
步驟V:將溶液加熱煮沸

                     
 
(3)若最后得到20℃的NaCl飽和溶液。已知20℃時NaCl的溶解度為36.0g、NaCl飽和溶液的密度為1.12g/cm3 ,則20℃的NaCl飽和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mol/L(計算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17分)
(1)NH4HCO3(2分)
操作簡單;節(jié)省試劑;不引入新的雜質(zhì)(2分,答其中兩點可得滿分)
(2)(共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著重號為給分點)

操作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目的
步驟II:往溶液中滴加過量的BaCl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除去SO42離子
步驟III:往懸濁液中(或過濾后,往濾液中)滴加過量的Na2CO3溶液

除去過量的Ba2+離子
步驟IV:滴加適量的鹽酸
產(chǎn)生少量氣泡
除去過量的CO32離子

 
驅(qū)趕溶解在溶液中的CO2和HCl氣體(2分)
 
(3)5.07 (3分)

解析試題分析:(1)銨鹽不穩(wěn)定,受熱易分解,則加熱的目的是除去固體混合物中的碳酸氫銨,NH4HCO3NH3↑+H2O↑+CO2↑;強堿與銨鹽容易反應生成鹽、氨氣和水,除去舊雜質(zhì)的同時,又引入新雜質(zhì),且增大試劑、操作步驟增多;(2)除去碳酸氫銨后,先將所得白色固體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過量BaCl2溶液,使硫酸鈉完全反應,生成白色的硫酸鋇沉淀和NaCl,除去溶液中的硫酸根離子,但是引入的鋇離子是新的雜質(zhì);為了除去鋇離子,應向懸濁液或過濾所得濾液中加入過量碳酸鈉溶液,使氯化鋇完全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白色的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除去溶液中的鋇離子,但是引入的碳酸根離子是新的雜質(zhì);過濾,分離出硫酸鋇、碳酸鋇沉淀之后,為了除去濾液中的碳酸根離子,應向其中加入適量鹽酸,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氣體和水,除去溶液中的碳酸根離子,但是引入的鹽酸是新的雜質(zhì);鹽酸和水的沸點較低,氯化鈉的沸點高,將溶液煮沸,可以除去溶液中的氯化氫、二氧化碳和水,蒸發(fā)可得純凈的氯化鈉固體;(3)依題意,36.0gNaCl溶于100g水中,即可配制20℃的飽和NaCl溶液;由于溶液的質(zhì)量等于溶質(zhì)質(zhì)量與溶劑質(zhì)量之和,則36.0gNaCl溶于100g水形成136.0g飽和NaCl溶液;由于溶液體積等于溶液質(zhì)量與溶液密度的比值,則飽和NaCl溶液的體積為=cm3=mL;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等于質(zhì)量與摩爾質(zhì)量的比值,則136.0g飽和NaCl溶液中n(NaCl)==mol;由于c=n/V,則20℃的飽和NaCl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mol/L≈5.07mol/L。
考點:考查化學實驗方案的設(shè)計與評價,涉及混合物分離與提純的方法、實驗方案的評價、設(shè)計除雜實驗方案、溶解度與飽和食鹽水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計算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5分)某研究小組設(shè)計如下裝置分離CO和CO2的混合氣體并探究CO還原氧化銅的產(chǎn)物和過氧化鈉的性質(zhì)。已知氯化鈀(PdCl2)溶液遇CO氣體會產(chǎn)生黑色沉淀(金屬單質(zhì))。夾持裝置未畫出。

(題9圖)
(1)試劑X、Y的焰色反應均呈黃色,則X、Y可能是           、           .
(2)連接裝置、檢驗氣密性并裝好藥品后,關(guān)閉分液漏斗活塞和K3,打開K1、K2,分離出CO,當觀察到                 現(xiàn)象時,可對C裝置進行加熱操作,反應產(chǎn)物為紅色固體。
(3)查詢資料獲得以下信息:①Cu2O為紅色固體;②常溫下,Cu2+在溶液中穩(wěn)定,Cu+易在酸性條件下發(fā)生反應:2Cu+ =Cu2++Cu。
甲、乙兩組同學取上述紅色固體(用M代表)進行實驗,探究其成分:

組別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或數(shù)據(jù)
結(jié) 論

① 向a g M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充分攪拌;
② 繼續(xù)滴加稀硫酸至過量, 充分反應.
①固體明顯減少;
②仍然有一定量固體,溶液呈藍色
①M中一定有Cu2O;
②M中一定有Cu.

將甲實驗后所得溶液過濾
將濾渣洗滌、干燥、稱量
濾渣質(zhì)量為g
M為Cu和Cu2O的混合物
(i)乙組同學認為甲組同學所得結(jié)論不可靠,其理由是                    .
(ii)甲組同學配合乙組同學進行了計算,認為乙組同學的結(jié)論是正確的,并得出M中Cu和Cu2O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是                  .
(4)C裝置反應結(jié)束后,欲從混合氣體中分離出CO2,需進行的主要操作是           .實驗過程中D裝置產(chǎn)生白色沉淀的離子方程式為                                    .
(5)Z試劑為混有KI的苯溶液,則E裝置中可能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某班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藥匙上放少量鈉,燒杯中裝滿水,先用彈簧夾夾住橡膠管。點燃鈉,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鈉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廣口瓶內(nèi)水面變化情況。

(1)寫出燃燒匙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將該生成物伸入瓶底的水中,生成的氧化產(chǎn)物與還原產(chǎn)物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     。
(2)實驗完畢,廣口瓶內(nèi)水面上升明顯小于空氣體積的1/5,對這一現(xiàn)象解釋正確的是:     
a.該同學可能未塞緊瓶塞,導致鈉熄滅時外界空氣進入瓶內(nèi)
b.該同學可能使用鈉的量不足
c.該同學可能沒夾緊彈簧夾,鈉燃燒時部分空氣受熱從導管逸出
d.該同學可能插入燃燒匙太慢,塞緊瓶塞前瓶內(nèi)部分空氣受熱逸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工業(yè)制得的氮化鋁(AlN)產(chǎn)品中常含有少量Al4C3、Al2O3、C等雜質(zhì)。某同學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分別測定氮化鋁(AlN)樣品中AlN和Al4C3的質(zhì)量分數(shù)(忽略NH3在強堿性溶液中的溶解)。
(1)實驗原理
①Al4C3與硫酸反應可生成CH4;
②AlN溶于強酸生成銨鹽,溶于氫氧化鈉溶液生成氨氣,請寫出AlN與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3)實驗過程
①連接實驗裝置,檢驗裝置的氣密性。稱得D裝置的質(zhì)量為n g,滴定管的讀數(shù)為a mL。
②稱取m g AlN樣品置于錐形瓶中;塞好膠塞,關(guān)閉活塞   ,打開活塞   ,通過分液漏斗加入過量   (填化學式),與錐形瓶內(nèi)物質(zhì)充分反應。 
③待反應進行完全后,關(guān)閉活塞   ,打開活塞   ,通過分液漏斗加入過量   (填化學式),與錐形瓶內(nèi)物質(zhì)充分反應。 
            (填入該步應進行的操作)。 
⑤記錄滴定管的讀數(shù)為b mL,稱得D裝置的質(zhì)量為p g。
(4)數(shù)據(jù)分析
①AlN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 
②若讀取滴定管中氣體的體積時,液面左高右低,則所測氣體的體積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③Al4C3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該實驗條件下的氣體摩爾體積為V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氧化銅是一種黑色粉末,其制品除在煙花中使用外還可作玻璃和瓷器著色劑、油類的脫硫劑、有機合成的催化劑。為獲得純凈的氧化銅以探究其性質(zhì),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廢舊印刷電路板獲得氧化銅,實現(xiàn)資源回收再利用,減少污染。
(1)獲得硫酸銅
該小組同學利用H2O2和H2SO4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電路板金屬粉末中的銅,從而獲得硫酸銅。
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制備氧化銅

①步驟I的目的是除去可溶性雜質(zhì);
②步驟II的目的是得到CuSO4·5H2O固體。該步驟操作是    、      、過濾、水浴加熱烘干。水浴加熱的特點是        。
(3)探究氧化銅是否能加快氯酸鉀的分解并與二氧化錳的催化效果進行比較。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實驗時均以收集25mL氣體為準,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的因素均已忽略,相關(guān)數(shù)據(jù)見下表:

回答下列問題:
①上述實驗中的“待測數(shù)據(jù)”指       。
②若要證明實驗II中干燥管內(nèi)收集的氣體是O2,可待氣體收集結(jié)束后,用彈簧夾夾住B中乳膠管,拔去干燥管上單孔橡皮塞,                      。
③為探究CuO在實驗III中是否起催化作用,需補做如下實驗(無需寫出具體操作):
a.CuO的化學性質(zhì)有沒有改變;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Ⅰ.某礦樣含有大量的CuS、少量鐵的氧化物及少量其它不溶于酸的雜質(zhì)。某化學課外小組設(shè)計以下流程,以該礦樣為原料生產(chǎn)CuCl2·2H2O晶體。

(1)在焙燒過程產(chǎn)生的尾氣中,有一種是主要的大氣污染物。若在實驗室中以堿液吸收處理之,下列裝置可行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2)步驟②酸浸過程中,需要用到3mol·L-1,的鹽酸100mL,配制該鹽酸溶液時,除了用到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外,還需要的儀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驟④中,加入的X物質(zhì)可以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
Ⅱ.已知FeSO4在高溫下分解生成Fe2O3、SO3和SO2用下圖所示裝置設(shè)計實驗,檢驗FeSO4在高溫下分解生成的氣態(tài)物質(zhì),并測定已分解的FeSO4質(zhì)量.

已知:B裝置、燒瓶E中所加試劑依次為氫氧化鈉溶液、水(滴有數(shù)滴BaCl2溶液),請回答下列問題:
(1)D裝置中所加試劑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氣流方向連接各儀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連接順序:c→_______________→e。
(3)檢驗后,用燒瓶E中混合物測定已分解的FeSO4質(zhì)量,此實驗操作的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過濾混合物,在過濾器上將沉淀洗凈后,灼燒并冷卻至室溫,稱量其質(zhì)量為ag,再次灼燒冷卻至室溫稱量其質(zhì)量為bg,且b<a,繼續(xù)灼燒、冷卻并稱重,直到連續(xù)兩次稱量的質(zhì)量差不超過0.1g為止。
(4)若最終得到沉淀cg,則已經(jīng)分解的FeSO4質(zhì)量________________(填計算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對Cu的常見化合物的性質(zhì)進行實驗探究,研究的問題和過程如下:
(1)為探究Cu(OH)2是否和Al(OH)3一樣具有兩性,除選擇Cu(OH)2外,必須選用的試劑為__(填序號)
a.氨水  b.氫氧化鈉溶液   c.稀硫酸   d.冰醋酸
(2)為探究不同價態(tài)銅的穩(wěn)定性,進行如下實驗:
①將CuO粉末加熱至1000℃以上完全分解成紅色的Cu2O粉末,該實驗說明:在高溫條件下,+l價的Cu比+2價Cu更     (填“穩(wěn)定”或“不穩(wěn)定”)。
②向Cu2O中加適量稀硫酸,得到藍色溶液和一種紅色固體,該反應的離子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由此可知,在酸性溶液中,+1價Cu比+2價Cu更        (填“穩(wěn)定”或“不穩(wěn)定”)。
(3)為了探究氨氣能否和氫氣一樣還原CuO,他根據(jù)所提供的下列裝置進行實驗(夾持裝置未畫),裝置A產(chǎn)生氨氣,按氣流方向連接各儀器接口,順序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

①實驗開始時,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K,發(fā)現(xiàn)濃氨水沒有滴下,如果各儀器導管均沒有堵塞,則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實驗結(jié)束后,裝置B中固體由黑色變?yōu)榧t色,裝置E中收集到無色無味的氣體,在空氣中無顏色變化,點燃的鎂條可以在其中燃燒,則B裝置中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裝置C中的球形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Na2S2O3·5H2O在化學定量分析中常用作基準物質(zhì),實驗室制備原理為: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設(shè)計如下裝置(夾持儀器省略)進行實驗。

(1)A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2)C中所盛試劑可能是      ;若要停止A中的化學反應,除取下酒精燈停止加熱外,還可以采取的操作是       。
(3)學生乙在加熱A后,發(fā)現(xiàn)液面下的銅絲變黑。對黑色生成物該學生提出如下假設(shè):
①可能是CuO ②可能是Cu2O ③可能是CuS
學生丙提出假設(shè)②一定不成立,依據(jù)是           ;該生用如下實驗進一步驗證黑色物質(zhì)的組成:

基于上述假設(shè)分析,黑色物質(zhì)的組成為             (填化學式)。
(4)實驗室用Na2S2O3標液測量廢水Ba2的濃度,過程如下:
(已知:2 S2O32+I2=S4O62+2 I)

①寫出BaCrO4沉淀與過量HI、HCl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②以淀粉為指示劑,則到達滴定終點的現(xiàn)象是               ;
③若標液Na2S2O3的濃度0.0030mol·L-1,消耗該Na2S2O3溶液體積如圖,則廢水Ba2的濃度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化學與生產(chǎn)、生活、社會密切相關(guān)。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硫黃姜”又黃又亮,可能是在用硫黃熏制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SO2所致
B.天然纖維和人造纖維的主要成分都是纖維素
C.發(fā)泡塑料飯盒主要材質(zhì)是高分子材料,不適于盛放含油較多的食品
D.NaHCO3能與酸反應,因此食品工業(yè)用小蘇打做焙制糕點的膨松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