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固體投入水中,有氣體產(chǎn)生的是

A.Na2O2 B.Na2O C.NaHCO3 D.Na2CO3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陜西省高二下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右圖所示裝置進行下列實驗:將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預測的現(xiàn)象與實際相符的是( )

選項

①中物

②中物質

預測②中的現(xiàn)象

A.

鹽酸

滴有酚酞的漂白液

紅色褪去

B.

濃硝酸

用砂紙打磨過的鋁條

持續(xù)產(chǎn)生大量紅棕色氣體

C.

小蘇打溶液

苯酚溶液

立即產(chǎn)生氣泡

D.

氯化鋁溶液

濃氫氧化鈉溶液

產(chǎn)生大量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高二下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檢驗溶液中是否含有某種離子,下列操作方法及結論一定正確的是

A.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證明含有Cl-

B.加入BaCl2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證明有SO42-

C.加入鹽酸,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證明有CO32-

D.加濃NaOH溶液后加熱,產(chǎn)生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色的氣體,證明有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西藏日喀則一中高二6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于工業(yè)合成氨反應:N2+3H22NH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使用合適的催化劑可以加大反應速率

B.升高溫度可以增大反應速率

C.增大N2濃度可以使H2轉化率達到100%

D.增大N2濃度可以增大反應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西藏日喀則一中高二6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一定會變紅色的

A.Fe2O3與HCl反應

B.過量鐵粉與稀硝酸反應

C.少量鐵粉與稀鹽酸作用

D.鐵粉與CuSO4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西藏日喀則一中高二6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于反應MnO2+4HCl(濃)MnCl2+Cl2↑+2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nO2是還原劑 B.MnCl2是氧化產(chǎn)物

C.Cl2是氧化產(chǎn)物 D.H2O是還原產(chǎn)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山西省高一下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下圖是A、B、C、D、E、F等幾種常見有機物之間的轉化關系圖.其中A是面粉的主要成分;C和E反應能生成F,F(xiàn)具有香味.

在有機物中,凡是具有﹣CHO結構的物質,具有如下性質:

(1)與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產(chǎn)生磚紅色的沉淀;

(2)在催化劑的作用下,﹣CHO被氧氣氧化為﹣COOH,即:

2R﹣CHO+O2 2R﹣COOH

根據(jù)以上信息及各物質的轉化關系完成下列各題:

(1)A的分子式為 ,B中含有的官能團有 ,與B互為同分異構體的一種物質的名稱 。

(2)A→F中,能與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產(chǎn)生磚紅色的沉淀的物質有 (填名稱)。

(3)E與小蘇打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4)C→D的化學方程式為

反應類型為 反應。

(5)C+E→F的化學方程式為 。

(6)寫出符合下列條件的F的所有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①與F具有相同的官能團

②沒有支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山西省高一下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有機物結構、性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A.石油的分餾、裂化和煤的干餾都是化學變化

B.乙烯分子與苯分子都能與H2發(fā)生加成反應,說明二者所含碳碳鍵相同

C.甲烷、苯、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在一定條件下都能發(fā)生取代反應

D.淀粉、油脂、蛋白質都能發(fā)生水解反應,都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高二下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濃硫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A.濃H2SO4使蔗糖炭化變黑,體現(xiàn)了濃H2SO4的氧化性

B.濃H2SO4使藍色膽礬變成白色,體現(xiàn)了濃H2SO4的脫水性

C.濃H2SO4滴在潤濕的藍色石蕊試紙,試紙先變紅,然后褪色,最后變黑,說明濃H2SO4具有酸性、氧化性和脫水性

D.100 mL 18 mol/L的濃H2SO4中加入足量的Cu并加熱,被還原的H2SO4的物質的量為0.9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