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日本和美國的三位化學家,他們發(fā)明了導電塑料,如在聚乙炔合成過程中接觸某些物質,其導電能力提高了1000萬倍。這類聚合物將在21世紀制成可折疊的電視機屏幕、可穿在身上的計算機、會發(fā)光的墻紙等。由乙炔生成聚乙炔的反應屬于

A.取代反應 B.消去反應 C.加聚反應 D.縮聚反應

C

解析試題分析:加聚反應是由不飽和的單體加成聚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應,C正確。
考點:加聚反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高聚物的結構片斷如下:

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它是縮聚反應的產(chǎn)物B.其單體是CH2=CH2和HCOOCH3
C.其鏈節(jié)是CH3CH2COOCH3D.其單體是CH2=CHCOO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世界上年產(chǎn)量超過100萬噸的高分子單體.舊法合成的反應是:
(CH3)2C=O+HCN → (CH3)2C(OH)CN
(CH3)2C(OH)CN+CH3OH+H2SO4 → CH2=C(CH3)COOCH3+ NH4HSO4    
90年代新法的反應是:CH3C≡CH+ CO+ CH3OH → CH2=C(CH3)COOCH3
與舊法比較,新法的優(yōu)點是:

A.原料無爆炸危險B.沒有副產(chǎn)物,原料利用率高
C.原料都是無毒物質D.對設備腐蝕性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機反應中不屬于取代反應的是(  )

A.酯化反應 B.苯的硝化反應 C.甲烷和氯氣光照 D.乙烯和濃溴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有機化合物分子中能引進鹵素原子的反應是(   )     

A.消去反應B.酯化反應C.水解反應D.取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反應中屬于加成反應的是

A.乙炔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溶液褪色
B.苯滴入溴水中,振蕩后溴水層接近無色
C.甲烷和氯氣混合后,放置在光亮的地方,混合氣體顏色逐漸變淺
D.將裂化獲得的汽油滴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分)塑化劑是工業(yè)上被廣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劑,在塑料加工中添加這種物質,可以使其柔韌性增強,容易加工。塑化劑可合法用于工業(yè)生產(chǎn),但禁止作為食品添加劑。截止2011年6月8日,臺灣被檢測出含塑化劑食品已達961種,據(jù)媒體報道,2012年歲末,我國大陸多種著名品牌白酒也陷入了塑化劑風波。
常見塑化劑為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某有機物J(C19H20O4)是一種塑料工業(yè)中常用的塑化劑,可用下列合成路線合成。

已知:Ⅰ.
Ⅱ.控制反應條件,使物質A中的支鏈Y不與NaOH溶液發(fā)生反應;
Ⅲ.F與濃溴水混合不產(chǎn)生白色沉淀。
請回答下列問題:
(1) F中官能團的電子式為________。
(2)寫出反應①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反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4H10O的同分異構體中屬于醇類的有多種,寫出其中具有手性碳原子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__。
(4)以含碳原子數(shù)不同的苯的同系物為原料,可以合成不同種類的塑化劑。教材中苯及其同系物的通式是CnH2n-6(n≥6),某同學根據(jù)等差數(shù)列公式推導出該系列的通式卻是Cn+5H2n+4,老師告訴該同學他推導出的通式也是正確的,但其中n的意義和取值范圍與教材中的通式不同,請問:通式Cn+5H2n+4中n的意義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科學家新合成一種高分子化合物,其結構簡式為,據(jù)生物學家驗證,它對人類牙齒有較好的保健作用。關于合成此高聚物,有關說法正確的是(已知:nCH2=CH—CH=CH2?CH2—CH=CH—CH2?)(  )

A.加聚反應 二種單體 B.縮聚反應 二種單體
C.加聚反應 三種單體 D.縮聚反應 三種單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膜材料ETFE為四氟乙烯與乙烯的共聚物,四氟乙烯也可與六氟丙烯共聚成聚全氟乙丙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ETFE分子中可能存在“—CH2—CH2—CF2—CF2—”的連接方式
B.合成ETFE及合成聚全氟乙丙烯的反應均為加聚反應
C.聚全氟乙丙烯分子的結構簡式可能為
D.聚全氟乙丙烯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