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某區(qū)域某季節(jié)高空一等壓面空間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據(jù)圖判斷,甲地此時近地面的風向最可能為

A. 東南 B. 西北 C. 東北 D. 西南

2若用此圖說明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性移動,則此季節(jié)

A. 開普敦溫和多雨 B. 華北平原冬小麥返青

C. 南極冰川融化速度快 D. 太行群山霜葉紅于二月花

【答案】

1D

2A

【解析】試題分析:

1】甲地高空等壓面向高處凸為高壓,近地面為低壓,南邊35°N為高壓,水平氣壓梯度力由南指向北,再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影響風向向右偏,風向最可能是西南風,D正確。

2】從圖中看氣壓帶風帶向北移,為北半球夏季;開普敦是南半球地中海氣候,此時是冬季溫和多雨,A正確;華北平原冬小麥返青是北半球春季;南極冰川融化速度快是北半球冬季;太行群山霜葉紅于二月花是北半球秋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紅腹濱鷸有遷徙習性,常在沙灘、沿海灘涂及河口覓食。如圖示意讀紅腹濱鷸遷徙路徑,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近幾年來,經(jīng)停乙地的紅腹濱鷸數(shù)量銳減, 且區(qū)域高度集中,推測其原因主要是

A. 灘涂濕地銳減 B. 全球氣候變暖

C. 人工捕殺增多 D. 空氣質量下降

2紅腹濱鷸越冬期間,與丙地相比,甲地

A. 晝夜溫差較大 B. 平均氣溫較高

C. 太陽輻射更強 D. 平均風速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島嶼(下圖),甲乙兩處擬建鐵路,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聚落主要分布在

①沿海地區(qū) ②沿河流兩岸、鄣貏莸屯萏帯 ④地勢高峻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影響連接甲、乙兩城鐵路修建的制約性因素有

①地形崎嶇 ②多沼澤 ③跨越河流多 ④多火山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區(qū)域圖,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圖中幾省區(qū)的敘述,正確的有( )

①春季頻繁影響我國的沙塵暴,其風沙多源于蒙古和哈薩克斯坦

②受沙塵暴危害最嚴重的要數(shù)b省區(qū),主要原因是干旱

③該區(qū)域擁有豐富的太陽能、水能、草場和礦產(chǎn)資源

④f省是我國著名的商品糧、糖料和絲綢生產(chǎn)基地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關于a、b兩省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由于晴天多,日照時間長,雖為高寒農(nóng)業(yè)區(qū),但農(nóng)作物均高產(chǎn)

B. 農(nóng)田、村鎮(zhèn)、城市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和雅魯藏布江谷地

C. 河流①地處亞歐板塊的內(nèi)部,它的下游流入緬甸

D. 平均海拔高,都擁有很多天然壯麗的濕地景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經(jīng)緯網(wǎng)圖,回答下列各題。

【1】乙點的地理坐標為

A.(30°S,135°E) B.(30°S,135°W) C.(30°N,135°W) D.(30°N, 135°E)

【2】與上圖中丙點關于地心對稱的點的地理坐標為

A.(60°S,45°E) B.(60°S,135°W) C.(60°N,135°W) D.(30°N, 135°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形成緯度地帶分異規(guī)律的基礎是 ( )

A. 光照 B. 熱量 C. 水分 D. 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在杭州某商場購買某品牌服飾,發(fā)現(xiàn)標簽上的產(chǎn)地不再是中國制造,而是越南制造緬甸制造,這個變化主要影響因素是

A. 環(huán)境容量 B. 資源供給 C. 市場需求 D. 工資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京時間201675日,已在太空飛行411個月的朱諾號木星探測器成功進入木星軌道。為飛行中的木星探測器提供能量的是

A. 耀斑 B. 太陽風 C. 太陽輻射 D. 太陽黑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所示區(qū)域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說,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示區(qū)域位于我國的

A. 東北地區(qū) B. 東南地區(qū)

C. 西北地區(qū) D. 西南地區(qū)

2圖中公路線的選擇,主要是考慮了

A. 氣候因素 B. 居民點分布

C. 地形因素 D. 工業(yè)分布

3圖示區(qū)域多發(fā)性的自然災害是

A. 臺風 B. 寒潮 C. 泥石流 D. 洪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