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題目】圖是以極點為中心的俯視圖,箭頭所示為地球公轉方向,虛線圈為回歸線和極圈,最外面大圓為赤道。ABC表示晨昏線,OD兩側日期不同。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點位于B點的

A. 東南方 B. 東北方 C. 西北方 D. 西南方

2】此時國際標準時間為

A. 0B. 1C. 11D. 23

3】圖示時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地球公轉速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B. 澳大利亞西北部盛行東南風

C. 長治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小值

D. 太原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長

【答案】

1B

2D

3C

【解析】試題分析:

1】地球的自轉與公轉方向是一致的,由圖示公轉方向可判斷自轉方向是順時針為南半球;A點位于B點的東北方。選B正確。

2】圖示ABC表示晨昏線,OD兩側日期不同;則可判斷OD為日界線即180經線,B所在的經線為000,則國際標準時即0經線的時間為23時。選D正確。

3B所以經線為000,則可判斷南半球晝長夜短,是太陽直射南回歸線,為1222日前后;地球公轉速度接近一年中的最大值,A錯;澳大利亞西北部受西北風控制,B錯;長治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小值,C正確;太原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短,D錯。選C正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高緯度地區(qū)東西走向山脈的南北兩側,由于光照時間長短不同,出現了明顯的溫度差異。下圖為中緯度某地區(qū)等值線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關于甲、乙、丙、丁四地所在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乙位于北半球陽坡B.甲乙位于南半球陰坡C.丙丁位于北半球陽坡D.丙丁位于南半球陽坡

【2】圖中戊點的地形可能是

A.天坑(塌陷形成的洼地) B. 鞍部 C. 山頂 D. 陡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氣候類型與氣壓帶、風帶的移動有關的是:( )

A. 熱帶雨林氣候 B. 溫帶海洋性氣候 C. 地中海氣候 D. 亞熱帶季風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國家環(huán)保部在2015年4月出臺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指出:到2030年,全國七大重點流域水質優(yōu)良比例總體達到75%以上,城市建成區(qū)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結合所學知識,簡述為解決城市黑臭水體問題,當地政府應采取的具體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臺灣島輪廓圖”完成下面小題。

1造成臺灣島東西部城市密度差異最主要的區(qū)位因素是( )

A. 氣候 B. 地形 C. 資源 D. 軍事

2圖中東部城市共同的區(qū)位因素是( )

A. 平原地形 B. 亞熱帶季風氣候 C. 鐵路沿線 D. 瀕臨大海

3圖中東部眾多河流的河口不能發(fā)育成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A. 降水少徑流量小 B. 河口地形陡峭、險峻

C. 河流短促湍急利于航運 D. 沿海臺風頻率高不利于城市發(fā)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世界某區(qū)域圖,結合材料完成下列小題。

材料一:P城市(33.4°S, 70.7°W , 海拔 520 米)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氣溫

20.9

19.9

17.6

14.2

11.1

8.5

8.1

9.5

11.5

14.5

17.3

19.9

降水

0.4

0.8

3.2

10.4

42.2

70.4

86.6

51.8

22.0

13.4

9.2

2.1

材料二:Q城市(34.3°S, 58.5°W , 海拔 25 米)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氣溫

24.5

23.4

21.3

17.6

14.4

11.2

11.0

12.3

14.4

17.2

20.3

23.0

降水

119

117

134

97

73.6

62.6

66.3

69.8

73.3

119

108

105

(1)描述P、Q鐵路沿線地區(qū)的地形特征。

(2)比較P、Q兩城市氣溫差異并說出主要影響因素。

(3)Q城市的肉類加工工業(yè)非常發(fā)達,試分析該地發(fā)展肉類加工工業(yè)的優(yōu)勢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對土壤的形成起主導作用的是(。

A. 人類活動 B. 生物

C. 氣候 D. 河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漂浮房屋的創(chuàng)意是在環(huán)境氣候變遷的背景下產生的。對于四分之一國土面積位于海平面以下的荷蘭來說,以現今的智慧與科技設法提出解決之道,從圍海造田到學習與水共存,反映了他們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新想法。漂浮房屋是建立在河流兩岸,洪水時可以隨水上浮但不影響使用的新型建筑。

材料二 漂浮房屋景觀圖, 荷蘭區(qū)域略圖

1)分析該區(qū)域建造漂浮房屋的原因。

(2)分析該區(qū)域適宜建造漂浮房屋的自然地理條件。

(3)如果在該區(qū)域大規(guī)模建造漂浮房屋,你是否贊同?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中學地理小組開展研究性學習,對左圖所示區(qū)域進行調查研究。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幫他們完成課題研究中所遇到的困難。

(1)在甲地(中圖為當地氣候資料圖),研究小組得知,洪澇災害對該地農業(yè)生產影響較大,請幫他們分析其原因。

(2)通過查找資料、實地考察,研究小組得出了乙地秸稈利用方式結構示意圖(右圖)。從發(fā)展生態(tài)農業(yè)的角度,評價乙地的秸稈利用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

(3)在丙地,計劃修建一水電站,需要收集哪些資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