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題目】豐滿水庫是我國東北大型水庫,以發(fā)電為主。下圖為松花江流域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松花江流域魚類資源缺乏 B. 嫩江自東南流向西北

C. 松花江不參與海陸間水循環(huán) D. 松花江航運業(yè)不發(fā)達

2理論上哈爾濱水文站冬季(11月至次年3月)徑流量占全年的比重應非常小,但實際上并非如此,原因最可能是(  )

A. 融水補給河流 B. 地下水補給河流

C. 大型水庫發(fā)電 D. 河流發(fā)生凌汛

【答案】

1D

2C

【解析】

1松花江流域魚類豐富;嫩江自北向南匯入松花江;松花江主要參與海陸間水循環(huán);松花江因緯度高,冰期長,沿岸運輸需求量小,航運業(yè)不發(fā)達。

2冬季流域降水不多且多為固態(tài)降水,使用水多不是自然原因,結合圖示,河流上建有大型水電站,所以冬季水多最可能是水庫發(fā)電放水所致,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新疆作為溝通亞歐大陸東西方文化、經濟交流的橋梁,形成了獨特的西域文化景觀。下列景觀屬于該文化區(qū)的是

A.白墻黑檐的樓房B.四合院式方整院落

C.金碧輝煌的喇嘛寺廟D.建筑雄偉、色彩絢麗的清真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某地一口水井在一年中有一次太陽直射井底,這個地點是( )

A. 北京 B. 長春 C. ? D. 汕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口老齡化大潮催生了我國人口政策的調整,讀下表回答下面小題。

1形成三大地帶老齡人口相對份額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 經濟水平 B. 自然環(huán)境 C. 人口基數 D. 人口遷移

2下列關于三大地帶人口老齡化變動的敘述,合理的是( )

A. 2005年至2010年沿海地帶老齡人口比重下降是由于出生率下降

B. 西部地帶老齡人口比重持續(xù)上升表明西部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最快

C. 全國老齡人口比重上升的原因是人口壽命延長及出生率降低

D. 由于中西部人口大量遷入,沿海人口結構將會年輕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海外倉”是指跨境電商在其他國家或地區(qū)建立的海外倉庫。貨物從本國出口儲存到海外倉庫,買家通過網上下訂單購買所需商品,賣家只需在網上對海外倉庫下達指令便可完成訂單發(fā)貨。2015年8月,中國電商與俄羅斯正式簽約,啟動建設在俄羅斯的首個大型“海外倉”。下圖示意該“海外倉”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中國電商在俄羅斯建設“海外倉”的主要目的是(  )

A. 縮短商品流通時間 B. 拓展西歐等地市場

C. 增加當地就業(yè)崗位 D. 提升售后服務質量

2圖示“海外倉”具有的主要區(qū)位優(yōu)勢是(  )

A. 環(huán)境優(yōu)美,服務設施完善 B. 距離中國較近,貨源充足

C. 當地政府支持,土地租金低 D. 交通便利,市場覆蓋面較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資料摘自聯合國2000年發(fā)布的預測報告,反映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趨勢;卮鹣铝懈黝}。

1世界人口遷移的主要趨向是

A. 從發(fā)展中國家向發(fā)達國家遷移 B. 從北半球向南半球遷移

C. 從西半球向東半球遷移 D. 從內陸國家向沿海國家遷移

2移民外遷的主要動因是尋求

A. 更高的社會地位 B. 更多的休閑時間 C. 更高的收入 D. 更優(yōu)的自然環(huán)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所示城市是環(huán)形放射狀道路,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能正確表示城市從市中心到外緣地租水平變化趨勢的曲線是 ( )

A. a曲線 B. b曲線 C. c曲線 D. d曲線

2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區(qū)是( )

A. 住宅區(qū) B. 工業(yè)區(qū) C. 商業(yè)區(qū) D. 文化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艘輪船于當地時間10月15日17時由美國舊金山(西八區(qū))起航去我國上海,途中需航行22天10小時,到達目的地時當地時間是( )

A.11月8日18時

B.11月7日19時

C.11月8日19時

D.11月7日18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太陽前一次活動極大年到再次出現活動極大年的平均周期為( )

A.7年B.9年C.11年D.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