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河流的流向是 ,判斷依據(jù)是
。
2.該地區(qū)位于 半球,判斷依據(jù)是
。
3.按巖石成因分類,甲地巖石以 為主,判斷依據(jù)是 。
4. 如果在甲處修建大壩,則對乙處河流的水文特征可能產生的影響是
; 。
5.正常情況下,當?shù)厍蛭挥诮拯c時,湖泊水位較 。
6.丙地的氣候特點是 ,該氣候向高緯地區(qū)延伸的主要原因是
。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黃河流域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古詩云:“黃河之水天上來”,從河水補給角度可理解為 。古詩問:“百川歸大海,何日復西歸!”從水循環(huán)角度解釋,通過 環(huán)流實現(xiàn)水汽輸送,形成水的海陸間循環(huán)。
(2)黃河水量最大的月份是7、8月,原因是 。秋末和春初在 河段和 河段易形成凌汛。
(3)黃河流域是我國缺水最嚴重的地區(qū)之一,與上游地區(qū)相比,下游地區(qū)缺水更嚴重,這是因為 。
(4)小浪底和劉家峽河段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年廣西北海市合浦縣教研室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黃河流域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4分)
(1)古詩云:“黃河之水天上來”,從河水補給角度可理解為 。古詩問:“百川歸大海,何日復西歸!”從水循環(huán)角度解釋,通過 環(huán)流實現(xiàn)水汽輸送,形成水的海陸間循環(huán)。
(2)黃河水量最大的月份是7、8月,原因是 。秋末和春初在 河段和 河段易形成凌汛。
(3)黃河流域是我國缺水最嚴重的地區(qū)之一,與上游地區(qū)相比,下游地區(qū)缺水更嚴重,這是因為 。
(4)小浪底和劉家峽河段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2014學年湖南省高三10月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下面季風環(huán)流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每問2分,共20分)
???
(1)古詩有云“春風不度玉門關”中的“春風”對應圖中字母????? ,其形成原因是??????????????????????????????????? 。下列城市中能受到“春風”影響的是(???? )(6分)
A.拉薩????????? B.西寧????????? C.哈密?????? D.哈爾濱
(2)“西風一夜催人老,凋盡朱顏白盡頭”,句中的“西風”是指??? ?? ,其形成對應的氣壓場的名稱是?????????????? ?????? 。(4分)
(3)圖中字母H、I分別是指???????????? 、????????????? ;圖中氣壓場中屬于高氣壓的有 。(填字母)(6分)
(4)在圖中補繪出七月澳大利亞北部風向,并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2014學年湖北省荊州市高三質量檢查文綜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中國高鐵“四橫四縱”客運專線布局示意圖。回答下列問 題。
1.京廣、京滬、哈大、鄭西是我國已經(jīng)建成通車的四條高鐵,若從自然因素考慮,這四條高鐵單位長度工程量最小、造價最低的是
A.京廣高鐵 B.京滬高鐵 C.哈大高鐵 D.鄭西高鐵
2.哈大高鐵的部分區(qū)域使用“以橋帶路”,其原因可能不包括哪一項?
A.克服凍土對鐵路建設的不利影響 B.節(jié)約耕地資源
C.克服沿線的地形障礙?????????? D.跨越河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山東省四縣市(諸城、安丘、蘭山、五蓮)會商2010屆高考模擬文綜試題地理 題型:綜合題
(25分)充分認識區(qū)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發(fā)展經(jīng)濟,保護生態(tài),是實現(xiàn)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本要求。讀我國某區(qū)域圖和該區(qū)域某河上游流域示意圖及相關材料,回答下列問
題。
⑴該流域的自然環(huán)境有著多方面過渡性的特點。請至少列出兩項。(4分)
(2)讀某河上游流域示意圖,描述流域內地勢特點,并說明判斷的依據(jù)。(3分)
(3)據(jù)表1簡要說明上世紀90年代以來該河上游水量的變化趨勢,并解釋其原因。(8分)
(4)面對該河斷流時間的延長,B工業(yè)基地將如何應對?(6分)
(5)和我國南方出產的大米相比,B區(qū)域大米品質優(yōu)良,試從氣候角度分析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