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圖4—1—4“宜昌一重慶航道剖面示意圖”,據此回答3~5題:
3三峽工程完成后,該段航道船只的通航能力將達
A.萬噸級 B.10萬噸級
C.5千噸級 D.1千噸級
4三峽工程完成后,長江上游來水中的粗沙將主要沉積在
A.重慶附近 B.萬縣境內
C.三峽大壩庫底 D葛洲壩內
5關于三峽工程對該段航道影響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年通過能力成倍增加
B.航道內急流險灘消失,通航條件明顯改善
C.運輸成本成倍降低
D.航道里程明顯縮短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1+1輕巧奪冠優(yōu)化訓練 高三地理 題型:069
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從宜昌至重慶的長江航道長約________千米,人們習慣上又稱這一段為________江航道。
(2)將三峽工程和葛洲壩工程的名稱填入圖中恰當位置。
(3)三峽水庫的正常蓄水位為________米(后期)
(4)三峽水庫建成后,險灘________,水流________,航道________,萬噸級船隊可從上海直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圖文資料,
回答問題。(30分)
材料一:農作物熟制:指一定時間內,作物正常生長收獲的次數。一年內,作物正常生長,只收獲一次的,叫一年一熟制,依此類推。下圖為我國局部地區(qū)農作物熟制分布圖。
材料二: 重慶市涪陵區(qū)是聞名遐邇的“榨菜之鄉(xiāng)”。而宜昌在19世紀末就成為中國第一個涪陵榨菜銷售市場,至今仍是主要集散市場。
材料三: 8000~10000年前的青藏高原,曾經水草豐美,古人類在廣闊的草原上過著狩獵生活,后來隨著高原的不斷隆起,氣候變得寒冷干燥,人類被迫遷出。一部分向東進入黃河流域,并逐步同化,形成了統(tǒng)一的漢民族;一部分向南進入“藏彝大走廊”,不斷地分化、演變形成了藏、彝、羌、怒、普米、獨龍、珞巴、門巴、哈尼、納西等數十個少數民族。其中摩梭人和扎巴人還較為完整地保留著母系社會形態(tài),納西族仍然保留著迄今為止世界上形態(tài)最原始的“東巴文”象形文字系統(tǒng)……(《中國國家地理》2004年7期)
材料四:“茶馬古道”是云南、四川與西藏之間的古代貿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葉與西藏的馬匹、藥材交易,以馬幫運輸,故稱“茶馬古道”。漢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字樣;藏地民諺有“漢家飯果腹,藏家茶飽肚”之說。早在漢唐時,這條以馬幫運茶為主要特征的古道就發(fā)揮作用了。
材料五:如圖
(1)根據材料一,分析A地區(qū)農作物一年三熟的原因。(6分)
(2)根據材料一、二,概括宜昌形成榨菜集散市場的條件。(4分)
(3)讀材料,試根據茶樹的生長習性及西藏地區(qū)的氣候特征分析藏地不產茶的原因。結合藏民的主要農業(yè)活動和膳食結構特點分析藏民嗜茶的原因。(8分)
(4)從地理角度分析,藏彝走廊地區(qū)在人類遷徙過程中,為什么成了“少數民族的孵化器”。(4分)
(5)馬幫運輸很長時間以來成為茶馬古道所經地區(qū)較為單一的主要交通運輸方式,其原因有那些?(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福建省三明九中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讀圖,回答問題。(9分)
川氣東送工程主干道示意圖:
(1) 川氣東送管道主干工程西起普光氣田止于上海市,它穿越了______ __、_____ __兩大地形區(qū);我國境內與其大致平行的鐵路干線是____ ____。
(2) 圖中宜昌至上海川氣東送輸氣干線與我國______ __(能源)輸送線路基本一致。
(3) 除跨區(qū)域資源調配外,緩解長江三角洲地區(qū)能源緊張狀況的措施還有哪些?
(4) 從全國整體來看,川氣東送工程應屬于西氣東輸工程的有機組成部分,由此分析川氣東送工程的建設有何重大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2014學年浙江省高三上學期第三次統(tǒng)練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圖文資料,
回答問題。(30分)
材料一:農作物熟制:指一定時間內,作物正常生長收獲的次數。一年內,作物正常生長,只收獲一次的,叫一年一熟制,依此類推。下圖為我國局部地區(qū)農作物熟制分布圖。
材料二: 重慶市涪陵區(qū)是聞名遐邇的“榨菜之鄉(xiāng)”。而宜昌在19世紀末就成為中國第一個涪陵榨菜銷售市場,至今仍是主要集散市場。
材料三: 8000~10000年前的青藏高原,曾經水草豐美,古人類在廣闊的草原上過著狩獵生活,后來隨著高原的不斷隆起,氣候變得寒冷干燥,人類被迫遷出。一部分向東進入黃河流域,并逐步同化,形成了統(tǒng)一的漢民族;一部分向南進入“藏彝大走廊”,不斷地分化、演變形成了藏、彝、羌、怒、普米、獨龍、珞巴、門巴、哈尼、納西等數十個少數民族。其中摩梭人和扎巴人還較為完整地保留著母系社會形態(tài),納西族仍然保留著迄今為止世界上形態(tài)最原始的“東巴文”象形文字系統(tǒng)……(《中國國家地理》2004年7期)
材料四:“茶馬古道”是云南、四川與西藏之間的古代貿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葉與西藏的馬匹、藥材交易,以馬幫運輸,故稱“茶馬古道”。漢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字樣;藏地民諺有“漢家飯果腹,藏家茶飽肚”之說。早在漢唐時,這條以馬幫運茶為主要特征的古道就發(fā)揮作用了。
材料五:如圖
(1)根據材料一,分析A地區(qū)農作物一年三熟的原因。(6分)
(2)根據材料一、二,概括宜昌形成榨菜集散市場的條件。(4分)
(3)讀材料,試根據茶樹的生長習性及西藏地區(qū)的氣候特征分析藏地不產茶的原因。結合藏民的主要農業(yè)活動和膳食結構特點分析藏民嗜茶的原因。(8分)
(4)從地理角度分析,藏彝走廊地區(qū)在人類遷徙過程中,為什么成了“少數民族的孵化器”。(4分)
(5)馬幫運輸很長時間以來成為茶馬古道所經地區(qū)較為單一的主要交通運輸方式,其原因有那些?(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