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里海位于遼闊平坦的中亞西部和歐洲東南端,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有伏爾加河、烏拉爾河等130多條河流注入,其中伏爾加河入湖徑流量占里海入湖總徑流黃的85%。20世紀50-60年代,伏爾加河下游相繼建成一系列大型水庫。里海海平面在不同年份之間和同一年份的不同季節(jié)之間發(fā)生了一定的升降,這是由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共同造成的。下圖示意1900-2000年里海海平面變化情況。

(l)描述1900-2000年里海海平面的變化特點。

(2)試推測1930-1977年里海海平面發(fā)生變化的原因。

(3)里海海平面具有春夏稍高、秋冬略低的特點,請分析其原因。

【答案】(1)前期(1900-1929年)緩慢下降;中期(1930-1977年)快速下降;后期(1978-2000年)快速上升。

(2)氣候變化:伏爾加河流域內氣候變下,降水減少,蒸發(fā)加劇,使注入里海的徑流量減少。

人類活動:伏爾加河下游修建大型水庫,流域內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周水增加,使注入里海的徑流量減少。

(3)注入里海的徑流主要來自伏爾加河,伏爾加河以積雪融水補給為主,春夏季注入里海的徑流量大,兇而春夏季海平面較高;秋冬季入湖徑流量有一定減少,且里海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十旱,降水量小,因而到秋冬季海平面會有所降低。

【解析】整體分析:根據(jù)圖示曲線,判斷海面變化趨勢。里海水面下降,自然因素是氣候變干,人為因素是蓄水,或用水量大。導致流入徑流量減少。伏爾加河以積雪融水補給為主,冬季降雪量大,春季積雪融化,融水量大。夏季山地冰雪融水量大。

(1)根據(jù)圖示曲線,里海海平面前期,即1900-1929年間緩慢下降。中期即1930-1977年間快速下降。后期即1978-2000年間,快速上升。

(2) 1930-1977年里海水面快速下降,自然原因可能是伏爾加河流域內氣候變干,降水減少,蒸發(fā)加劇,導致注入里海的徑流量減少。人為原因可能是伏爾加河下游修建大型水庫,流域內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周水增加,使注入里海的徑流量減少。

(3)注入里海的徑流主要來自北部的伏爾加河,伏爾加河以積雪融水補給為主,春季積雪融水、夏季冰雪融水量大,注入里海的徑流量大,因而春夏季海平面較高。秋冬季冰雪融水量少,入湖徑流量有一定減少。里海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干旱,降水量小,因而到秋冬季海平面會有所降低。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乞力馬扎羅山(3°S,37°E),距離東非大裂谷約160公里,山頂終年積雪。下圖為其南北坡自然帶的垂直分布圖。據(jù)此回答下面小題。

1乞力馬扎羅山形成的主要成因是

A. 火山噴發(fā) B. 巖層褶皺 C. 巖層斷裂 D. 外力侵蝕

2乞力馬扎羅山南北坡雪線存在差異的原因是

A. 北坡是背風坡 B. 南坡是向陽坡

C. 南坡是背風坡 D. 北坡是向陽坡

3乞力馬扎羅山南北坡的基帶分別是

A. 熱帶雨林帶、熱帶雨林帶 B. 熱帶草原帶、熱帶草原帶

C. 熱帶雨林帶、熱帶荒漠帶 D. 熱帶雨林帶、熱帶草原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分析完成有關人類與環(huán)境的問題。

(1)將下列序號填入與結構圖中相應的字母后面(每個序號只選一次)。

①改善環(huán)境質量、谌祟惻c環(huán)境統(tǒng)一、劭刂迫丝跀(shù)量,提高人口素質、軐αⅰ、菸镔|資料生產(chǎn)、藿y(tǒng)一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F(xiàn)_______________。

(2)根據(jù)上圖判斷下面環(huán)境觀正確的是(  )

A.人與自然界是一種依附或順應的關系B.自然環(huán)境是社會發(fā)展的決定因素

C.人們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賜,不斷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們的任務

D.人與自然協(xié)調發(fā)展,“人天共存”“人地歸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山體效應是由隆起山體造成的垂直帶界限如林線(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線)、雪線等在內陸的巨型山體或者山系中央比外圍地區(qū)分布要高的現(xiàn)象。形成原因是山體的熱力效應所產(chǎn)生山體內部比外部(或外圍低地)溫度高的溫度分布格局。研究表明,影響山體效應強度的因素主要是山體基面高度和降水。圖a示意山體效應概念模型,圖b、c示意某山脈不同緯度帶山體內外最熱月10℃等溫線分布高度。

(1)運用大氣受熱過程原理,解釋山體效應產(chǎn)生的原因。

(2)簡述10℃等溫線在該山體的分布高度差異。

(3)溫度和降水是影響林線分布的主要因素。概述沿40°N緯線該山體林線分布特點并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地區(qū)典型民居景觀圖,且該地民居房屋高大,墻體較厚。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地區(qū)最可能位于

A. 亞馬孫平原 B. 撒哈拉沙漠

C. 墨西哥高原 D. 西西伯利亞平原

2該地區(qū)植被整體

A. 高大稀疏 B. 高大茂密

C. 低矮茂密 D. 低矮稀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城市化率反映城市化水平。下圖為1992-2010年北京市城市化率及雨水埋藏深度變化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1992-2010年,北京(

A. 城市化水平較高 B. 城市化率不斷下降

C. 城市化速度不斷下降 D. 城市化經(jīng)歷了四個階段

2北京地下水埋藏深度與城市化具有關聯(lián)性,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跨流域調水引起了地下水埋藏深度上升

B. 生產(chǎn)生活污水排放使得地下水埋藏深度上升

C. 過度開采地下水導致地下水埋深下降

D. 城市綠地面積擴大造成了地下水埋深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城市化的進程大幅改變了原有的水文生態(tài)。一些學者在進行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徑流量的相關分析研究時,將三者之間的關系歸納如下圖。讀下圖,回答下題。

根據(jù)材料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相同的徑流量下,城市化程度愈高,下水道的普及率愈低、谙嗤某鞘谢潭戎,下水道普及率愈低,徑流量愈大 ③下水道普及率與徑流量呈現(xiàn)負相關、芟嗤南滤榔占奥手,城市化程度愈高,徑流量愈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所示區(qū)域中,秋明、漢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應主要依靠進口,波動較大。2014年起,這些城市郊區(qū)及周邊地區(qū)采用荷蘭等國的技術,修建了大型溫室蔬菜培植基地,生產(chǎn)的蔬菜可滿足當?shù)丶s20%的需求。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

1該地區(qū)利用溫室培植蔬菜的優(yōu)勢條件是

A. 勞動力成本低 B. 生產(chǎn)技術先進

C. 種植歷史悠久 D. 能源供應充足

2該地區(qū)扶持溫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設的直接目的是

A. 減少蔬菜對外依賴 B. 增加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收入

C. 改善當?shù)胤N植結構 D.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佛掌沙丘”,位于雅魯藏布江北岸的山麓地帶。每當枯水期時,其附近河流中常有河沙出露 ,經(jīng)強風年復一年地吹送,逐漸在河岸上形成了一巨大、突兀的沙丘。該景觀因沙丘之形與其在江面中的倒影酷似一合掌祈禱的佛掌而得名。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形成“佛掌沙丘”的主要外力作用過程是 (  )

A. 流水侵蝕→流水搬運→流水沉積

B. 流水沉積→風力搬運→風力沉積

C. 風化侵蝕→風力搬運→流水沉積

D. 海陸變遷→流水搬運→風力沉積

2該景點的旅游資源類型和景觀欣賞方法是(  )

A. 自然景觀旅游資源   優(yōu)選觀賞角度

B. 自然景觀旅游資源 適當距離仰視

C. 文化景觀旅游資源 乘船沿岸欣賞

D. 文化景觀旅游資源 把握觀賞時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