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如圖甲是小明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過程.
a.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紙上豎立一塊玻璃板,并記下玻璃板的位置.
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動到某一位置時,發(fā)現(xiàn)該蠟燭與第一支蠟燭的像重合,在紙上記下該蠟燭的位置A1′.
c.改變玻璃板前蠟燭的位置,重復以上實驗,在紙上記錄物與像的位置A2、A2′;A3、A3′(如圖乙所示).
d.點燃蠟燭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紙上記錄蠟燭的位置A1

(1)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較黑暗環(huán)境中進行(較明亮/較黑暗).
(2)實驗步驟a、b、c、d的合理順序是adbc(填寫步驟前字母),實驗中小明發(fā)現(xiàn)b步驟很難看清該蠟燭與第一支蠟燭的像是否重合,原因是玻璃板后方的蠟燭被點燃了.
(3)如圖乙,分別將實驗中的物點與像點連接,發(fā)現(xiàn)它們的連線始終與玻璃板面垂直.為了得到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某同學將實驗數(shù)據(jù)填入表中,請把如表頭填上合適的內(nèi)容.
實驗次數(shù)1/cm像與平面鏡距離/cm物與像的大小關系
177等大
266等大
333等大
①物體與平面鏡的距離;
(4)如果在像A1′的位置放一光屏,此時眼睛應該在蠟燭A1′(A1/A1′)這一側觀察,光屏上不能(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這說明平面鏡成像為虛像.
(5)小明在實驗時,分別測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一組數(shù)據(jù),就得出實驗結論之一:“像距與物距相等”.小紅認為這種方法不合理?理由是:不合理;沒有多次實驗,具有偶然性.

分析 (1)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時,成像物體越亮,和環(huán)境的對比度越大,成像越清晰;
(2)根據(jù)實驗目的:探究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和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的關系,可知a中橫線處的內(nèi)容;實驗步驟應該是先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紙上豎立一塊玻璃板作為平面鏡,再點燃蠟燭做實驗,為得到普遍規(guī)律,應改變玻璃板前蠟燭的位置,多做幾次實驗,實驗時,把另一支同樣大小未點燃的蠟燭放在它的后方的桌面上并移動,使它跟點燃的蠟燭在玻璃板中成的像重合;
(3)根據(jù)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和現(xiàn)象可填寫空白;
(4)光屏不能接收虛像,只能接收到實像;
(5)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總結實驗結論時,一般要進行多次實驗,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得到的結論才具有普遍性,否則具有偶然性

解答 解:
(1)為了使像更清晰,要在較黑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實驗;
(2)因為實驗目的:探究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和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的關系,在水平桌上鋪一張白紙,紙上垂直放一塊平板玻璃板作為平面鏡,然后在紙上記錄玻璃板的位置;
實驗步驟a、b、c、d的合理順序:a.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紙上豎立一塊玻璃板,在紙上記錄玻璃板的位置;
d.點燃蠟燭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紙上記錄蠟燭的位置A1;
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沒有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動到某一位置時,發(fā)現(xiàn)該蠟燭與被點燃的蠟燭的像重合,在紙上記下該蠟燭的位置A1′;
c.改變玻璃板前蠟燭的位置,重復以上實驗,在紙上記錄物與像的位置A2、A2′;A3、A3′;
如果玻璃板后方的蠟燭被點燃了,將很難看清該蠟燭與第一支蠟燭的像是否重合;
(3)根據(jù)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和現(xiàn)象可知,需要填寫的空白是: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
(4)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成的,不是實際光線會聚的,是虛像;所以如果在像A1′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不能承接到像.
(5)不合理,因為一次實驗就得出結論,偶然性較大,不能找到普遍規(guī)律;應該多次改變蠟燭的位置,多測幾組數(shù)據(jù)(至少要測三組以上)得出的結論才具代表性.
故答案為:(1)較黑暗;(2)a d b c;玻璃板后方的蠟燭被點燃了;(3)物體與平面鏡的距離;(4)A1′;不能;平面鏡成像為虛像;(5)不合理;沒有多次實驗,具有偶然性.

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動手操作實驗的能力并能合理解決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只要熟練掌握平面鏡的成像特點,解答此類題目就很容易.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B.無線電波能在真空中傳播
C.振動停止,聲音也停止D.聲音在空氣中傳播得最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物質從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叫凝固.晶體在熔化的過程中溫度不變,但需要吸收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各種家用電器中電流的大小通常是不相同的,如圖中幾種常見的家用電器正常工作時電流最大的是( 。
A.
      電飯鍋
B.
   電冰箱
C.
     電視機
D.
      電風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1.某同學在探究“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設計了圖甲所示的實驗方案,并進行了如下的實驗:
步驟l:讓鋼球從斜面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到達水平面時速度為v1,撞擊木塊并使木塊移動,記下木塊移動的距離s1;
步驟2:讓鋼球從斜面B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到達水平面時速度為v2,撞擊木塊并使木塊移動,記下木塊移動的距離s2
步驟3:改變鋼球的質量讓鋼球從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撞擊木塊使木塊移動,記下木塊移動的距離s3
(1)比較v1、v2,可知vl>v2(>/</=),原因:鋼球的重力勢能越大,轉化為鋼球的動能能越大.
(2)設計步驟l和步驟2的目的是探究動能與速度的關系.
(3)比較步驟1和步驟3可以探究動能大小和物體質量的關系.
(4)鋼球從斜面上滑下后,碰撞到斜面底端水平放置的木塊后繼續(xù)向前運動,木塊在水平木板上滑行一段距離后停下,如圖甲所示,設木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為W,鋼球與木塊碰撞前的動能為Ek,則Ek>W(wǎng)(>/</=).
(5)實驗結束后,該同學拿走木塊,先后將同一小球從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處靜止釋放,記錄小球在相同表面上滑行到靜止的距離,如圖乙所示,根據(jù)此現(xiàn)象,小剛得出了動能與速度有關的結論.你認為該同學實驗方案是否合理.合理(合理/不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小謙用如圖所示的器材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a(chǎn)、b為長度一樣的錳銅合金絲,b比a的橫截面積大.關于此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本實驗主要探究方法有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
B.小燈泡越亮,表示接入的合金絲電阻越小
C.利用此裝置只能探究導體電阻大小和橫截面積的關系
D.為了準確比較兩條合金絲的電阻,可在電路中串聯(lián)一個電流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8.愛好動手的小芳同學,設計了一個電路,要求L1、L2、L3并聯(lián),S控制所有用電器,電流表A1測通過L2和L3電流,電流表A2測通過L1和L2電流,電流表A3測通過L1、L2和L3總電流,她連接的實驗電路如圖所示,閉合開關后,發(fā)現(xiàn)電路連接錯誤,請你在原圖上只改動一根導線,使電路連接正確(要求:在需要改動的導線上畫“×”,并用筆將改動的導線畫出,導線不允許交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電源電壓不變,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R.
(1)實驗原理:R=$\frac{U}{I}$;
(2)將圖甲實物連接成完整的電路,要求變阻器滑片P向右移時A示數(shù)變大.
(3)連接實物時,要求開關s處于斷開狀態(tài),此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移至最左端或A端.
(4)檢查電路無誤后閉合開關,將滑片P移至某一位置時,電流表、電壓表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定值電阻的阻值是8Ω.
(5)實驗中的問題與討論:
①若開關閉合后,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1V,為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增大到2V,則滑片P應向右移動.
②連接好實物后,閉合開關,如果無論怎樣移動滑片P,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shù)都不變,且電流表示數(shù)較小,其原因是滑動變阻器接了下面兩個接線柱.
③若實驗中當滑片P向右移動時,電流表示數(shù)變大,電壓表的示數(shù)變小,其原因是電壓表并聯(lián)在滑動變阻器兩端.
(6)如果電流表損壞,如何用剩下的器材測出Rx的阻值?
①請你設計一個電路.并在圖丙方框內(nèi)面出電圖.
②用測出的物理量表示RX,RX=$\frac{{U}_{X}}{U-{U}_{X}}$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因測量工具不精確而產(chǎn)生的誤差
B.測量時選用的工具越精密越好
C.學生用鋼尺的最大測量長度為15cm,故無法用它來測約為50cm的課桌的寬度
D.測量長度時,也可以使用零刻度線磨損的尺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