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串聯(lián)電路電壓特點時,某同學連接的電路如圖所示。對于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及分析,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開關閉合后,若燈泡L2不亮、L1亮,一定是L2燈絲斷了

B. 如果只有燈泡L1斷路,則開關閉合后電壓表示數(shù)一定為零

C. 開關閉合后,如果電壓表示數(shù)為零,燈泡L2一定不發(fā)光

D. 如果所有元件均完好,閉合開關,向右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時,兩燈都變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同步練習:17.4 歐姆定律在串、并聯(lián)電路中的應用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是小明“探究串聯(lián)電路中電壓的關系”的實驗電路圖。

(1)實驗步驟

a.按圖所示接好電路。閉合開關前,滑片 P 應置于最_______端; b.滑片 P 移到適當位置,用電壓表測出定值電阻 R0 兩端的電壓 U1; c.保持滑片 P 不動,用電壓表測出 L 兩端的電壓 U2;

d.保持滑片 P 不動,用電壓表測出 A、B 兩點之間的電壓 U;

e.移動滑片 P 的位置,重復步驟 b、c、d 兩次。

(2)討論交流:

a.按圖接好電路時,閉合開關 S,無論怎樣移動滑片 P,燈泡都不亮,但此時電壓表有讀數(shù),經(jīng) 檢查:除燈 L 和定值電阻 R0 外,其余元件都沒問題,則電路存在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 (請將兩種可能填寫完整),為進一步確定故障,應將電壓表接_______(選填“L”或“R”)兩端;

b.實驗過程中,滑片 P 向左移動過程中,燈泡的亮度_______(選填“變亮”、“變暗”或“不變”)。

c.小明通過實驗得到結論:串聯(lián)電路中各個電器兩端的電壓相等,總電壓等于各個電器兩端電壓之和;另一小組的小芳通過實驗得到結論:串聯(lián)電路中各個電器兩端的電壓不相等,總電壓等于各個電器兩端電壓之和。你認為_______的結論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秋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A. 凸透鏡能使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會聚于焦點

B. 凸透鏡能使會聚的光線提前會聚

C. 任何一束光線通過凸透鏡后都將會聚于一點

D. 凸透鏡能使發(fā)散的光線減小發(fā)散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同步練習:16.4 變阻器(有答案) 題型:單選題

滑動變阻器,是通過改變下列哪個因素來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大小的

A. 溫度 B. 橫截面積 C. 長度 D. 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同步練習:16.2 串、并聯(lián)電路中電壓的規(guī)律 題型:填空題

L1與L2并聯(lián)且L1比L2更亮,用電壓表測得燈兩端的電壓分別為U1與U2 , 則U1________U2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同步練習:16.2 串、并聯(lián)電路中電壓的規(guī)律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電源電壓為6V,燈泡L1和L2均標有“6V 6W”的字樣。當開關S閉合時,若燈泡上L1和L2均正常發(fā)光,則電路圖中○里的電表分別是( )

A. ①③為電壓表,②為電流表 B. ①③為電流表,②為電壓表

C. ①②為電壓表,③為電流表 D. ①②③均為電流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同步練習:16.2 串、并聯(lián)電路中電壓的規(guī)律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晶晶探究串聯(lián)電路電壓關系的電路圖,她連接好電路后,S斷開時,發(fā)現(xiàn)電壓表示數(shù)為9V,S閉合后,發(fā)現(xiàn)電壓表示數(shù)為3V,則L1、L2兩端的電壓分別為

A. 9V 3V B. 6V 3V

C. 3V 6V D. 6V 9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物理試卷 題型:多選題

某家用電能表的有關參數(shù)如圖所示,可知( )

A. 該電能表上用電器的總功率不能超過2.2 kW

B. 該電能表上用電器的總功率不能超過8.8 kW

C. 該電能表的轉盤每小時最多轉3000r

D. 該電能表的轉盤每小時最多轉26400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物理試卷 題型:簡答題

我們家里用于供電的導線都有一層橡膠,這層橡膠起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