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發(fā)生了里氏8.0級大地震后,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fā)生里氏9.0級大地震造成數(shù)萬人傷亡和大量建筑物破壞,數(shù)十萬人無家可歸.
(1)在這次地震救援行動中,救援人員使用了一種雷達生命探測儀.它的工作原理是:雷達信號發(fā)送器連續(xù)發(fā)射
電磁
電磁
(填“聲音”、“光”或“電磁”)信號,對一定空間進行掃描,這種信號在空間中的傳播速度是
3×108
3×108
m/s,接收器不斷接收被目標反射回來的信號并對返回信號進行處理,如果目標在動,則信號會有很靈敏的差異,被埋在廢墟下的生還者身體的輕微運動和呼吸,都能被準確偵測到.
(2)地震時,由震源向四周傳播的彈性波,稱為地震波.地震波中的縱波使地面發(fā)生上下振動,而橫波使地面發(fā)生前后、左右晃動.在距離震中數(shù)十公里的極震區(qū),人們先感到上下顛簸,過數(shù)秒到十幾秒后才感到有很強的水平晃動,而在相隔遙遠的東京,人們只感到明顯的水平晃動.據(jù)此可以推斷
①④
①④
.(填正確答案的序號)
①地震波在傳播過程中,既傳播振動,又傳播能量
②地震波在傳播過程中,只傳播振動,不傳播能量
③地震波中的縱波在地殼中的傳播速度比橫波慢,但能量的衰減較快
④地震波中的縱波在地殼中的傳播速度比橫波快,且能量的衰減也較快
(3)在這次大地震中造成日本福島核電站的1-6號機組出現(xiàn)了全人類最高度警惕的核泄漏問題,東京電力公司采用向機組反應堆內(nèi)注入海水降溫的辦法來防止核爆炸.
①核電站中核反應堆的核能是通過
核裂變
核裂變
(“核裂變”、“核聚變”)獲得的?
②在海水降溫的過程中,核反應堆的
能轉(zhuǎn)化為海水的
內(nèi)
內(nèi)
能.
③假如將1000t初溫為20℃的海水注入6號機組后,海水的溫度上升至90℃,海水從反應堆吸收的熱量為多少?(海水的比熱容與水的比熱容相同)
分析:(1)雷達生命探測儀,它的工作原理是:雷達信號發(fā)送器連續(xù)發(fā)射電磁信號,并接收到被目標反射回來的信號并對返回信號進行處理,電磁波的傳播速度為3×108m/s;
(2)縱波使地面發(fā)生上下振動,而橫波使地面發(fā)生前后、左右晃動.根據(jù)北川感覺到的上下顛簸和水平晃動的先后順序可以判斷縱波和橫波的快慢;而在某一位置感覺到兩種地震感覺的強度不同可以判斷能量衰減的快慢.
(3)①核反應的過程分核聚變和核裂變,核電站是利用核裂變來釋放核能的;
②核反應放出的核能轉(zhuǎn)化成內(nèi)能傳遞給水;
③根據(jù)Q=cm(t-t0)求出水吸收的熱量.
解答:解:(1)雷達生命探測儀的信號發(fā)送器發(fā)射的是電磁信號,電磁波的傳播速度為3×108m/s;
(2)地震可以傳播振動,也可以傳播能量,所以①正確,②錯誤;北川人先感到上下顛簸,后感到水平晃動,所以縱波快,橫波慢,④正確,③錯誤.
(3)①核電站中核反應堆的核能是通過核裂變獲得的;
②在海水降溫的過程中,核反應堆的核能轉(zhuǎn)化為水的內(nèi)能;
③海水從反應堆吸收的熱量:
Q=cm(t-t0)=4.2×103J/(kg?℃)×106kg×(90℃-20℃)=2.94×1011J.
故答案為:(1)電磁;3×108;(2)①④;(3)①核裂變;②核;內(nèi);③海水從反應堆吸收的熱量為2.94×1011J.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電磁波的應用、獲得核能的途徑以及對熱量計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礎性題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