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 次數(shù) | 鉤碼重/N | 鉤碼上升的 高度/m | 繩端的 拉力/N | 繩端移動的 距離/m | 機械效率 |
1 | 4 | 0.10 | 1.8 | 0.3 | |
2 | 6 | 0.10 | 2.5 | 0.3 | |
3 | 6 | 0.15 | 2.5 |
分析 (1)只有勻速豎直向上拉動彈簧測力計,拉力大小不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穩(wěn)定;
(2)根據(jù)鉤碼上升的高度和時間,運用速度公式v=$\frac{s}{t}$計算鉤碼運動的速度;
(3)重物和動滑輪有三段繩子承擔,繩子移動的距離物體升高距離的3倍;根據(jù)公式η=$\frac{{W}_{有}}{{W}_{總}}$=$\frac{Gh}{Fs}$可計算出機械效率;
(4)根據(jù)一、二次實驗中的物重、物體升高的距離計算出有用功;根據(jù)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彈簧測力計移動的距離計算出做功,然后求出機械效率,得出結論.
解答 解:
(1)實驗中應該勻速豎直向上拉動彈簧測力計,以保證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穩(wěn)定;
(2)第二次實驗中,鉤碼運動的速度為:v=$\frac{h}{t}$=$\frac{0.1m}{2s}$=0.05m/s;
(3)由圖可知,滑輪組承重的繩子有效股數(shù)n=3,
第3次測量中,繩端移動的距離s=nh=3×0.15m=0.45m;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3=$\frac{{W}_{有}}{{W}_{總}}$=$\frac{Gh}{Fs}$=$\frac{6N×0.15m}{2.5N×0.45m}$×100%=80%;
(4)根據(jù)第1次和第2次數(shù)據(jù)可知,有用功分別為:
W有1=G1h1=4N×0.1m=0.4J;W有2=G2h2=6N×0.1m=0.6J;
所以,W有1<W有2;
總功分別為:
W總1=F1s1=1.8N×0.3m=0.54J;W總2=F2s2=2.5N×0.3m=0.75J;
機械效率分別為:
η1=$\frac{{W}_{有1}}{{W}_{總1}}$=$\frac{0.4J}{0.54J}$×100%≈74%;
η2=$\frac{{W}_{有2}}{{W}_{總2}}$=$\frac{0.6J}{0.75J}$×100%=80%;
兩次所用滑輪組相同,但第二次物重大于第1次物重,機械效率也大于第一次的機械效率,
所以可得:使用同一滑輪組,增加物重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故答案為:(1)勻速;(2)0.05;(3)0.45;80%;(4)<;<;增加物重.
點評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跟提起的物重有關,跟物體升高的距離、移動的速度、繩子的繞法無關.通過增加提起的物重來提高機械效率.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屆山東省諸城市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學情檢測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聲細語“來形容聲音,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
A. 音色
B. 音調(diào)
C. 響度
D. 頻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