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5.小希用如圖所示電路來探究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特點.

(1)在拆接電路時,開關必須斷開.
(2)實驗中最好選擇規(guī)格不同(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燈泡.
(3)小明根據(jù)圖1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電壓表示數(shù)如圖所示,為了使實驗結果更準確,接下來他應該,重做實驗.
(4)測出L1兩端的電壓后,小明斷開開關,準備拆下電壓表,改裝在B、C之間.小聰認為小明的操作太麻煩,只需將與A點相連的導線改接到C點即可.小聰?shù)霓k法是否正確?為什么?答:不正確,電壓表正負接柱按反了
(5)用電壓表分別測出A與B、B與C、A與C兩點間的電壓為UAB、UBC、UAC.經過多次實驗,得到的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表中.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你可得到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特點是UAC=UAB+UBC(用公式表示).
實驗次數(shù)UAB/VUBC/VUAC/V
10.82.23.0
21.02.03.0
31.21.83.0
(6)小希進行多次實驗的主要目的是①(填序號).
①尋找普遍規(guī)律           ②減小實驗誤差
(7)在測量L2兩端的電壓時,兩燈突然熄滅,電壓表示數(shù)變?yōu)?.小剛用電壓表檢測L1兩端的電壓,示數(shù)為電源電壓,由此判斷出L1處的故障是L1斷路;L2是短路還是正常的?小麗在原電路中又添加了一個電學器材,就檢驗出了結果,她的方法可能是用小燈炮與L1并聯(lián),如果L2發(fā)光,則L2正常;若L2不發(fā)光,則L2短路..

分析 (1)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斷開;
(2)運用歸納法得出普遍性的結論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所選樣本分要有代表性,二是樣本數(shù)量足夠多,據(jù)此回答;
(4)根據(jù)電壓表正負接線柱連接是否正確考慮;
(5)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
(6)分析同(2);
(7)在測量L2兩端的電壓時,兩燈突然熄滅,電壓表示數(shù)變?yōu)?,說明電路斷路;小剛用電壓表檢測L1兩端的電壓,示數(shù)為電源電壓,說明此時電壓表與電源兩極連通,則L1斷路了;
可增加一個小燈泡與L1并聯(lián),通過觀察L2的發(fā)光情況,從而確定L2是短路還是正常的.

解答 解:(1)為保護電路,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斷開;
(2)為避免實驗的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結論,應選擇兩個不同規(guī)格的燈泡做實驗;
(4)測出L1兩端的電壓后,小明斷開開關,準備拆下電壓表,改裝在B、C之間.小聰認為小明的操作太麻煩,只需將與A點相連的導線改接到C點即可.小聰?shù)霓k法是不正確的,電壓表測L1的電壓,與A連接的為電壓表的負接線柱,若將與A點相連的導線改接到C點,則導致電流從電壓表負接線柱流入了,即電壓表正負接線柱接反了;
(5)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AC兩點的電壓等于AB兩點的電壓與BC兩點電壓之和,即UAC=UAB+UBC
(6)根據(jù)歸納法的含義,為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應選擇兩個不同規(guī)格的燈泡進行多次實驗,小希進行多次實驗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尋找普遍規(guī)律,選①;
(7)經分析,在測量L2兩端的電壓時,兩燈突然熄滅,電壓表示數(shù)變?yōu)?.小剛用電壓表檢測L1兩端的電壓,示數(shù)為電源電壓,由此判斷出L1處的故障是斷路,而導致電壓表通過燈L2與電源相連了;
要判斷L2是短路還是正常,她的方法可能是:用小燈炮與正常的L1并聯(lián),如果L2發(fā)光,電路為通路,則L2正常;若L2不發(fā)光,則L2短路.
故答案為:(1)斷開;
(2)不同;
(4)不正確;電壓表正負接柱按反了;
(5)UAC=UAB+UBC
(6)①;
(7)L1斷路;用小燈炮與L1并聯(lián),如果L2發(fā)光,則L2正常;若L2不發(fā)光,則L2短路.

點評 本題 探究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特點,考查實驗注意事項、歸納法的運用、電壓表的連接、常見故障的分析、分析數(shù)據(jù)歸納結論的能力及設計實驗方案的能力,綜合性較強,有一定難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圖中,甲溫度計的示數(shù)為14℃,乙溫度計的示數(shù)為-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如圖所示,用最小刻度不相同的刻度尺測量物體A的長度.圖(a)中,物體A長度為2.4cm.圖(b)中,物體A長度為2.4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在學完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后,小明選擇了一塊焦距未知的凸透鏡,對凸透鏡成像特點作了進一步探究.實驗時進行了以下操作:
A.為測量凸透鏡焦距,他讓一束平行光正對射向該透鏡,須調節(jié)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個最亮、最小的光斑.圖1是調節(jié)完成的狀態(tài),該透鏡的焦距f=10cm;
B.在光具座上由左向右依次放置蠟燭、凸透鏡、光屏;
C.調整凸透鏡的位置,使物距大于兩倍焦距,觀察光屏上所成的像的性質,測出像距,并與一倍焦距和兩倍焦距相比較;
D.減小物距,使 大于焦距而小于兩倍焦距,按步驟C的要求進行觀察、測量和比較;
E.進一步減小物距,使物距小于焦距,并從光屏這一側透過凸透鏡觀察燭焰的像;
F.整理實驗器材.
(1)該同學上述操作過程中遺漏的是:
①調整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他們的中心與燭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②調整好物距后,應沿光具座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像清晰為止.
(2)該同學在整理器材前發(fā)現(xiàn),光屏上有教室窗子的像.這是如何形成的?
教室的窗子離凸透鏡的距離大于兩倍焦距,因此在光屏上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右圖是某小組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
(1)選擇玻璃板代替鏡子進行實驗的目的是便于確定像的位置;選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
(2)為了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較黑暗(選填“較明亮”或“較黑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保證實驗效果,他們應選擇較薄的平板玻璃(選填“平面鏡”、“較薄的平板玻璃”或“較厚的平板玻璃”)做實驗.
(3)當把B移到A 的像所在的位置時,無論怎樣沿水平桌面移動蠟燭B都不能使B與A的像完全重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沒有垂直于桌面放置.
(4)使點燃的蠟燭在兩個不同的位置,分別測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兩組數(shù)據(jù),得出實驗結論之一:“像距與物距相等”.你認為這種方法是否合理?不合理.理由是:實驗數(shù)據(jù)太少,得出的實驗結論具有偶然性.
(5)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示意圖,小組成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B
A.像的大小與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有關
B.蠟燭遠離玻璃板過程中,蠟燭的像始終與蠟燭等大
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會成在光屏上
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實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數(shù)據(jù)中,比較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
A.一支鉛筆的長度約為50cmB.一件普通襯衫的質量約為2kg
C.一個雞蛋所受的重力約為5ND.教室天花板到地面的距離約為3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做勻加速運動的列車出站時,車頭經過站臺某點O時速度是1m/s,車尾經過O點時的速度是7m/s,則這列列車的中點經過O點時的速度為( 。
A.5 m/sB.5.5 m/sC.4 m/sD.3.5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如圖所示,分別是燈泡和定值電阻的電流隨電壓的變化關系圖象,由圖象可知:R=10Ω;將燈泡和定值電阻并聯(lián)在2V電路中,干路電流是0.8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幾種估測最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
A.聽一首歌用時4h
B.一名初中生的重大約為50N
C.一名成年人靜止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大約為2500Pa
D.一根鉛筆的長度大約為18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