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圖中完全相同的AB木塊疊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5N的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拉著物體A,使AB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木塊B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N,若將拉力F1增大到25N,則A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N.
在15N的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拉著物體A,使AB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則AB受平衡力作用,即AB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拉力,即15N,由于B相對于A沒有運動的趨勢,所以B受到的摩擦力為0;
將拉力F1增大到25N,AB仍處于運動狀態(tài),由于AB對地面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則A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等于AB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到的拉力,即15N.
故答案為:0;15.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一輛載重汽車滿載救災物資駛往災區(qū),總共質量為6噸.途中要經過一座臨時搭起的木橋,木橋允許的最大壓力為5.5×105牛,問這輛汽車能否安全通過這座木橋?若汽車所受阻力為車重的0.2倍,則汽車勻速行駛時的牽引力為多大?(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某同學在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時,提出猜想可能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與接觸面之間的壓力有關.為了驗證猜想他所選的實驗器材和實驗步驟如圖所示:

(1)為保證實驗成功,每次都應用彈簧秤拉著木塊沿水平方向作______運動,并在此過程中讀出彈簧秤的示數(shù).
(2)c和d相比,c圖彈簧秤的示數(shù)小,說明在______不變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有關,壓力越大,摩擦力______.
(3)b與a相比,b圖彈簧秤的示數(shù)大,說明在______不變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某同學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設計了如下兩種測量摩擦力大小的方案.
方案A:木板水平固定,通過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如圖所示(a);
方案B:木塊固定,通過細線水平拉動木板,如圖所示(b).
(1)上述兩種方案中,你認為更合理的方案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2)該實驗中應測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
(3)除了實驗必需的彈簧測計力、木板、木塊、細線外,該同學還準備了質量為200g的砝碼若干個.下表是通過改變木塊對木板的正壓力,該同學記錄的數(shù)據(jù).
實驗次數(shù)12345
砝碼個數(shù)01234
測力計讀數(shù)(N)0.501.001.501.982.50
木塊重(N)2.00
請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在上圖示的坐標紙上畫出木塊所受摩擦力與壓力的關系圖象.
(4)兩接觸面間的摩擦因數(shù)為摩擦力與相應壓力的比值,由圖象可知該木塊與木板間的摩擦因數(shù)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一個人用F=15牛的力將一個重10牛的物體壓在豎直的墻上,物體沒有下落;則物體所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牛;若將力F增大到30牛,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推著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則地面對木箱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__N.若小明將推力增大到30N時,則地面對木箱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__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水平軌道上放著一個長方體木塊,木塊上面放著一個砝碼,木塊和砝碼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當一金屬小球從斜面上滾下撞擊木塊時,砝碼相對木塊產生了滑動(砝碼仍在木塊上),木塊相對木板產生了滑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砝碼相對木塊向左滑動,砝碼受摩擦力方向向右
B.砝碼相對木塊向左滑動,砝碼受摩擦力方向向左
C.砝碼相對木塊向右滑動,砝碼受摩擦力方向向右
D.砝碼相對木塊向右滑動,砝碼受摩擦力方向向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圖所示的四個實例中,目的是為了減小摩擦的是( 。
A.
瓶蓋上刻有紋線
B.
雪地行駛的汽車輪胎裝有防滑鏈
C.
鞋底上制有花紋
D.
旅行箱下裝有小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某同學在“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豎直勻速提升2個相同的鉤碼,每個鉤碼重0.5N,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0.5N,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          ;用該裝置勻速提升鉤碼時,增大機械效率的辦法是                                           (忽略繩重和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