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一次函數(shù)y=k1x-4與正比例函數(shù)y=k2x的圖象都經(jīng)過點A(2,-1)
(1)分別求這兩個函數(shù)的解析式;
(2)求這兩個函數(shù)的圖象與x軸圍成的三角形△OAB的面積;
(3)在y軸上是否存在點P,使△POB的面積是△OAB的面積的2倍?如果存在,請求出P點的坐標;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分析:(1)把點A(2,-1)代入一次函數(shù)y=k1x-4與正比例函數(shù)y=k2x中,求出k1、k2的值,即可得出這兩個函數(shù)的解析式;
(2)根據(jù)直線y=
3
2
x-4,得出與x軸的交點坐標為(
8
3
,0),求出OB的值,再根據(jù)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3)根據(jù)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得出S△POB=
1
2
PO•OB=
4
3
PO,當S△POB=2S△OAB時,求出PO=2,即可得出點P的坐標.
解答:解:(1)∵一次函數(shù)y=k1x-4與正比例函數(shù)y=k2x的圖象都經(jīng)過點A(2,-1),
∴-1=2k1-4,-1=2k2,
∴k1=
3
2
,k2=-
1
2
,
∴一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為:y=
3
2
x-4,正比例函數(shù)的解析式為y=-
1
2
x;

(2)∵直線y=
3
2
x-4,與x軸的交點坐標為:(
8
3
,0),
∴OB=
8
3
,
∴S△OAB=
1
2
×
8
3
×1=
4
3


(3)∵S△POB=
1
2
PO•OB=
1
2
PO×
8
3
=
4
3
PO,
∴當S△POB=2S△OAB時,
4
3
PO=2×
4
3
=
8
3

∴PO=2,
∴點P的坐標為P1(0,2)或P2(0,-2).
點評:此題考查了一次函數(shù)的綜合,用到的知識點是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與性質(zhì),三角形的面積公式,關(guān)鍵是掌握 三角形的面積與點的坐標的關(guān)系,注意結(jié)果有兩種情況.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已知一次函數(shù)y=k1x+b,y隨x的增大而減小,且b>0,反比例函數(shù)y=
k2
x
中的k2與k1值相等,則它們在同一坐標系中的圖象只可能是( 。
A、精英家教網(wǎng)
B、精英家教網(wǎng)
C、精英家教網(wǎng)
D、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13•連云港)如圖,已知一次函數(shù)y=2x+2的圖象與y軸交于點B,與反比例函數(shù)y=
k1
x
的圖象的一個交點為A(1,m).過點B作AB的垂線BD,與反比例函數(shù)y=
k2
x
(x>0)的圖象交于點D(n,-2).
(1)求k1和k2的值;
(2)若直線AB、BD分別交x軸于點C、E,試問在y軸上是否存在一個點F,使得△BDF∽△ACE?若存在,求出點F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一次函數(shù)y1=k1x+6與反比例函數(shù)y2=
k2x
(x>0)的圖象交于點A、B,且A、B兩點的橫坐標分別為2和4.
(1)k1=
-1
-1
,k2=
8
8

(2)求點A、B、O所構(gòu)成的三角形的面積;
(3)對于x>0,試探索y1與y2的大小關(guān)系(直接寫出結(jié)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13•天河區(qū)一模)已知一次函數(shù)y=k1x+1(k1≠0)經(jīng)過點(4,-3),且與反比例函數(shù)y=
k2x
(k2≠0)
的圖象交于A、B兩點,點A的橫坐標為3.
(1)求一次函數(shù)、反比例函數(shù)的表達式;
(2)求點B的坐標以及線段AB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材料:
在平面幾何中,我們學(xué)過兩條直線平行的定義.下面就兩個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所確定的兩條直線,給出它們平行的定義:設(shè)一次函數(shù)y=k1x+b1(k1≠0)的圖象為直線l1,一次函數(shù)y=k2x+b2(k2≠0)的圖象為直線l2,若k1=k2,且b1≠b2,我們就稱直線l1與直線l2互相平行.
解答下面的問題:
(1)已知一次函數(shù)y=-2x的圖象為直線l1,求過點P(1,4)且與已知直線l1平行的直線l2的函數(shù)表達式,并在坐標系中畫出直線l1和l2的圖象;
(2)設(shè)直線l2分別與y軸、x軸交于點A、B,過坐標原點O作OC⊥AB,垂足為C,求l1和l2兩平行線之間的距離OC的長;
(3)若Q為OA上一動點,求QP+QB的最小值,并求取得最小值時Q點的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