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在△ABC中,AB=AC,BC=32,tanC=
3
2
.如果將△ABC沿直線l翻折后,點B落在邊AC的中點處,直線l與邊BC交于點D,那么BD的長為
 
考點:翻折變換(折疊問題)
專題:
分析:如圖,作輔助線;運用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求出AE的長度;借助重心的性質求出BO、OE的長度;運用勾股定理求出BO的長度;進而求出BF的長度;借助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即可解決問題.
解答:解:如圖,點F為AC邊的中點;連接BF;過點A作AE⊥BC;
∵AB=AC,BC=32,
∴BE=CE=16,點O為△ABC的重心;
∵tanC=
3
2

∴AE=
3
2
×16=24,
∴OE=
1
3
×24=8;
由勾股定理得:BO2=BE2+OE2,
∴BO=8
5
,而點O為△ABC的重心,
∴BF=
3
2
×8
5
=12
5
;
由題意得:BM=
1
2
BF=6
5
,且DM⊥BF;
∵cos∠MBD=
BE
BO
=
BM
BD
,
∴BD=15.
故答案為15.
點評:該題主要考查了翻折變換的性質及其應用問題;牢固掌握等邊三角形的性質、翻折變換的性質是靈活解題的基礎和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若|x+
2
|+2(y-1)2+|z-2|=0,則x+y+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把六張形狀大小完全相同的小長方形卡片(如圖①)不重疊地放在一個底面為長方形(長為acm,寬為bcm)的盒子底部(如圖②),盒子底面未被卡片覆蓋的部分用陰影表示,則圖②中兩塊陰影部分的周長和是( 。
A、4bcm
B、(3a+b)cm
C、(2a+2b)cm
D、(a+3b)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正方形ABCD中,E為AB邊的中點,G,F(xiàn)分別為AD,BC邊上的點,若AG=1,BF=2,∠GEF=90°,則GF的長為( 。
A、3B、4C、5D、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大正方形ABCD內有一個小正方形DEFG,對角線DF長為6cm,已知小正方形DEFG向東北方向平移3cm就得到正方形D′E′BG′.
(1)求大正方形ABCD的面積;
(2)求小正方形DEFG移動到正方形D′E′BG′這個過程中掃過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正三角形ABC的邊長為4,D、E、F分別為BC、CA、AB的中點,以A、B、C三點為圓心,2為半徑作圓,則圖中的陰影面積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圖中,同旁內角的對數(shù)為( 。
A、14B、16C、18D、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甲乙兩人分別從相距21千米的A,B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如圖,l1,l2分別表示甲乙兩人距A地的距離y(千米)與時間t(小時)之間的關系
(1)求l2的函數(shù)表達式;
(2)甲行AB段比乙行BA段少用多少小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在如圖的正方形網(wǎng)格圖中,直線MN和線段AB上的點A、B、M、N均在小正方形的格點上,在圖中:
(1)畫出四邊形ABCD,使四邊形是以直線MN為對稱軸的對稱圖形;
(2)通過作圖在直線上找點P,使PA+PB的值最。ú槐卣f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