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列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問題.
已知在平面內(nèi)兩點P1(x1,y1)、P2(x2,y2),其兩點間的距離P1P2=
(x1-x2)2+(y1-y2
)2
,
同時,當(dāng)兩點所在的直線在坐標(biāo)軸或平行于坐標(biāo)軸或垂直于坐標(biāo)軸時,兩點間距離公式可簡化為|x2-x1|或|y2-y1|.
(1)已知A(2,4)、B(-3,-8),試求A、B兩點間的距離;
(2)已知A、B在平行于y軸的直線上,點A的縱坐標(biāo)為4,點B的縱坐標(biāo)為-1,試求A、B兩點間的距離;
(3)已知一個三角形各頂點坐標(biāo)為D(1,6)、E(-2,2)、F(4,2),你能判定此三角形的形狀嗎?說明理由;
(4)平面直角坐標(biāo)中,在x軸上找一點P,使PD+PF的長度最短,求出點P的坐標(biāo)以及PD+PF的最短長度.
分析:(1)根據(jù)閱讀材料中的A與B的坐標(biāo),利用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求出A與B的距離即可;
(2)根據(jù)兩點在平行于y軸的直線上,根據(jù)A與B的縱坐標(biāo)求出AB的距離即可;
(3)由三頂點坐標(biāo)求出DE,DF,EF的長,即可判定此三角形形狀;
(4)找出F關(guān)于x軸的對稱點F′,連接DF′,與x軸交于P點,此時PD+PF最短,設(shè)直線DF′的解析式為y=kx+b,將D與F′的坐標(biāo)代入求出k與b的值,確定出直線DF′解析式,令y=0求出x的值,確定出P坐標(biāo),由D與F′坐標(biāo),利用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求出DF′的長,即為PD+PF的最短長度.
解答:解:(1)∵A(2,4)、B(-3,-8),
∴AB=
(-3-2)2+(-8-4)2
=13;

(2)∵A、B在平行于y軸的直線上,點A的縱坐標(biāo)為4,點B的縱坐標(biāo)為-1,
∴AB=|4-(-1)|=5;

(3)△DEF為等腰三角形,理由為:
∵D(1,6)、E(-2,2)、F(4,2),
∴DE=
(-2-1)2+(2-6)2
=5,DF=
(4-1)2+(2-6)2
=5,EF=
(-2-4)2+(2-2)2
=6,即DE=DF,
則△DEF為等腰三角形;

(4)做出F關(guān)于x軸的對稱點F′,連接DF′,與x軸交于點P,此時DP+PF最短,
設(shè)直線DF′解析式為y=kx+b,
將D(1,6),F(xiàn)′(4,-2)代入得:
k+b=6
4k+b=-2
,
解得:
k=-
8
3
b=
26
3
,
∴直線DF′解析式為y=-
8
3
x+
26
3
,
令y=0,得:x=
13
4
,即P(
13
4
,0),
∵PF=PF′,
∴PD+PF=DP+PF′=DF′=
(1-4)2+(6+2)2
=
73
,
則PD+PF的長度最短時點P的坐標(biāo)為(
13
4
,0),此時PD+PF的最短長度為
73
點評:此題屬于一次函數(shù)綜合題,待定系數(shù)法求一次函數(shù)解析式,以及一次函數(shù)與x軸的交點,弄清題中材料中的距離公式是解本題的關(guān)鍵.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烏有先生者,中山布衣也。年且七十,藝桑麻五谷以為生,不欲與俗人齒,毀譽不存乎心,人以達(dá)士目之。海陽亡是公,高士也,年七十有三矣,惟讀書是務(wù)。朝廷數(shù)授以官不拜曰邊鄙野人不足充小吏公素善先生而相違期年未之見已因親赴中山訪焉。
二叟相見大說。先生曰:“公自遐方來,仆無以為敬,然敝廬頗畜薄釀,每朔望輒自酌,今者故人來,蓋共飲諸?”于是相與酣飲,夜闌而興未盡也。翼日,先生復(fù)要公飲,把酒論古今治亂事,意快甚,不覺以酩酊醉矣。薄莫,先生酒解,而公猶僵臥,氣息然,呼之不醒,大驚,鄰醫(yī)脈之。醫(yī)曰:“殆矣!微司命,孰能生之?愚無所用其技矣。”先生靡計不施,迄無效,益恐,與老妻計曰:“故人過我而死焉,無乃不可乎!雅聞百里外山中有子虛長者,世操醫(yī)術(shù),人咸以今之倉、鵲稱之。誠能速之來,則庶幾白骨可肉矣。惟路險,家無可遣者,奈之何!”老妻曰:“雖然,終當(dāng)有以活之。妾謂坐視故人死,是倍義爾,竅為君不取也。夫敗義以負(fù)友,君子之所恥。孰若冒死以救之?”先生然之,曰:“卿言甚副吾意,茍能活之,何愛此身?脫有禍,固當(dāng)不辭也。”遂屬老妻護(hù)公,而躬自策驢夜馳之山中……
進(jìn),山益深,失路。先生緣鳥道,披荊棘,援藤葛,履流石,涉溪澗;越絕壁,登之彌高,行之彌遠(yuǎn),力竭而未克上。忽見虎跡,大如升,少頃聞巨嘯,四山響震,林泉戰(zhàn)栗。聲裁止,而餓虎見于林莽間,眈眈相向。先生自為必死,嘆曰:“不意今乃捐軀此獸之口!” …… 
及反,亡是公猶未醒。長者診之,曰:“是非疾也,困于酒耳。酒出中山,一醉千日。若習(xí)飲之,故無異;此翁,他鄉(xiāng)客,安能勝此杯杓也?”取針刺血數(shù)處,又然艾灸之。須臾,公覺,謝曰:“蒙長者生我,再造之功也,惡能報?”長者曰:“公本無疾,老朽何功之有?”先生以金帛奉長者,辭不受,曰:“吾家世業(yè)醫(yī),止?jié)阑钊硕我越鸩癁?余豈好貨賈哉?”遺藥數(shù)劑,不索直而去。亡是公復(fù)留兼旬而后別,惟不敢縱飲矣。
(張孝純《烏有先生歷險記》節(jié)選)
【小題1】對下列句中劃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桑麻五谷以為生藝:種植。
B.有禍,固當(dāng)不辭也脫: 如果
C.微司命,孰能之?生:使……活下去。
D.須臾,公,謝曰覺:覺察。
【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惟讀書務(wù)問今何世
B.止?jié)阑钊硕,何以金?u>為?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
C.不意今捐軀此獸之口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
D.先生金帛奉長者。今秦之強而先割十五都予趙
【小題3】下列對節(jié)選文字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第一段寫烏有先生是中山一個普通百姓,不愿為官;亡是公向來與先生友善,分別一年了,烏有先生就跑去拜訪亡是公。
B.第二段寫兩個老頭相見后非常高興,亡是公喝得酩酊大醉呼之不醒;烏有先生無計不施,最后和妻子合計,要親自去請子虛長著來救治。
C.第三段寫子虛長者烏有先生行進(jìn)途中遇虎便以為自己將落入虎口的情形。
D.第四段寫子虛長者來到病人跟前,救治亡是公十分有效。亡是公從此不敢不加節(jié)制地喝酒了。
【小題4】請給下面這段話斷句,用“/ ”標(biāo)出來。(4分)
朝 廷 數(shù) 授 以 官 不 拜 曰 邊 鄙 野 人 不 足 充 小 吏 公 素 善 先 生 而 相違 期 年 未 之 見 已 因 親 赴 中 山 訪 焉
【小題5】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3分)
(2)今兩虎共斗,其勢不懼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比較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
(甲)
順昌好為德于鄉(xiāng),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輒為所司陳說;以故士民德順昌甚。及聞逮者至,眾咸憤怒,號冤者塞道。至開讀日,不期而集者萬人。咸執(zhí)香為周吏部乞命。諸生文震亨、楊廷樞、王節(jié)、劉羽翰等前謁一鷺及巡按御史徐吉,請以民情上聞。旗尉厲聲罵曰:“東廠逮人,鼠輩敢爾!”大呼:“囚安在?”手?jǐn)S鋃鐺于地,聲瑯然。眾益憤曰:“始吾以為天子命,乃東廠耶!”蜂擁大呼,勢如山崩。旗尉東西竄,眾縱橫毆擊,斃一人,余負(fù)重傷,逾垣走。一鷺飛章告變。東廠刺事者言吳人盡反,謀斷水道,劫漕舟。忠賢大懼。已而一鷺言縛得倡亂者顏佩韋、馬杰、沈揚、楊念如、周文元等,亂已定,忠賢乃安。然自是緹騎不出國門矣。 (《明史•周順昌傳》)
(乙)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斂貲財以送其行,哭聲震動天地。緹騎按劍而前,問:“誰為哀者?”眾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毛一鷺,公之逮所由使也。吳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按誅五人,曰顏佩韋、楊念如、馬杰、沈揚、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記》)
【小題1】下列各項中能表現(xiàn)“士民德順昌甚”的一組是(3分)
①眾咸憤怒,號冤者塞道       ②咸執(zhí)香為周吏部乞命 ③請以民情上聞 
④始吾以為天子命,乃東廠耶!  ⑤謀斷水道,劫漕舟   ⑥斂貲財以送其行
A.①②④B.②③⑥
C.①③⑤D.④⑤⑥
【小題2】對上面兩段文字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甲文從“士民德順昌甚”的角度,詳細(xì)地寫出蘇州市民斗爭的全過程,如“眾咸憤怒”,“咸執(zhí)香為周吏部乞命”,“眾益憤”,“眾縱橫歐擊”等,而乙文只寫“眾不能堪”。
B.甲文著力渲染市民抗暴的聲威,如“蜂擁大呼,勢如山崩”,旗尉在群眾歐擊下,“東西竄”、“斃一人”,“余負(fù)重傷,逾垣走”,而乙文只寫“抶而仆之”,“噪而相逐”。
C.兩文詳略的不同是因為一為傳記,為周順昌立傳,突出周順昌的品德及蘇州市民對周順昌的感戴;一為碑記,為五義士樹碑立傳,突出五人死義的經(jīng)過。
D.兩段文字都運用了側(cè)面描寫的手法,例如甲文中“旗尉東西竄”“逾垣走”“自是緹騎不出國門”和乙文中“中丞匿于溷藩以免”等都側(cè)面表現(xiàn)了閹黨及其走狗的色厲內(nèi)荏。
【小題3】.翻譯下列文言句子(12分)
(1)及聞逮者至,眾咸憤怒,號冤者塞道。(3分)
(2)旗尉東西竄,眾縱橫毆擊,斃一人,余負(fù)重傷,逾垣走。(3分)
(3)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斂貲財以送其行。(3分)
(4)吳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