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數學 > 題目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嚴助,會稽吳人,嚴夫子子也,或言族家子也?づe賢良,對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對,由是獨擢助為中大夫。后得朱買臣、吾丘壽王、司馬相如、主父偃、徐樂、嚴安、東方朔、枚皋、膠倉、終軍、嚴蔥奇等,并在左右。是時,征伐四夷,開置邊郡,軍旅數發(fā),內改制度,朝廷多事,屢舉賢良文學之士。公孫弘起徒步,數年至丞相,開東閣,延賢人與謀議,朝覲奏事,因言國家便宜。上令助等與大臣辯論,中外相應以義理之文,大臣數詘。其尤親幸者,東方朔、枚皋、嚴助、吾丘壽王、司馬相如。相如常稱疾避事。朔、皋不根持論①,上頗俳優(yōu)②畜之。唯助與壽王見任用,而助最先進
建元三年,閩越舉兵圍東甌,東甌告急于漢。時,武帝年未二十,以問太尉田蚡。蚡以為越人相攻擊,其常事,又數反復,不足煩中國往救也,自秦時棄不屬。于是助詰蚡曰:“患力不能救,德不能覆,誠能,何故棄之?且秦舉咸陽而棄之,何但越也!今小國以窮困來告急,天子不振,尚安所訴,又何以子萬國乎?”上曰:“太尉不足與計。吾新即位,不欲出虎符發(fā)兵郡國!蹦饲仓怨(jié)發(fā)兵會稽。會稽守欲距法,不為發(fā)。助乃斬一司馬,諭意指,遂發(fā)兵浮海救東甌。未至,閩越引兵罷。
助侍燕從容,上問助居鄉(xiāng)里時,助對曰:“家貧,為友婿富人所辱!鄙蠁査瑢υ笧闀。于是拜為會稽太守。數年,不聞問。賜書曰:“制詔會稽太守:君厭承明之廬,勞侍從之事,懷故土,出為郡吏。會稽東接于海,南近諸越,北枕大江。間者,闊焉久不聞問,具以《春秋》對,毋以蘇秦從橫!敝,上書謝稱:“《春秋》天王出居于鄭,不能事母,故絕之。臣事君,猶子事父母也,臣助當伏誅。陛下不忍加誅,愿奉三年計最③!痹t許,因留侍中。有奇異,輒使為文,及作賦頌數十篇。
(選自《漢書•嚴助傳》,有刪節(jié))
【注】①不根持論:不能堅持根本原則。②俳(pái)優(yōu):演滑稽戲的藝人。③計最:地方政府上報朝廷的官員考核。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加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大臣數詘:駁倒,屈服
B.于是助蚡曰詰:責問,反問
C.自秦時棄不屬:隸屬
D.焉久不聞問闊:闊氣,富裕
【小題2】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都表明嚴助“賢良”的一組是    (    )
①郡舉賢良,對策百余人
②武帝善助對,由是獨擢助為中大夫
③征伐四夷,開置邊郡
④上令助等與大臣辯論,中外相應以義理之文,大臣數詘
⑤會稽守欲距法,不為發(fā)
⑥有奇異,輒使為文,及作賦頌數十篇
A.①②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③④⑤
【小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嚴助在人才選拔中因善于對策而受到皇上的信任和重用,在當時,嚴助是特別被皇上看重的賢良人士之一。
B.東方朔、枚皋因不能堅持根本原則,皇上有點把他們當作俳優(yōu)看待。這正與嚴助的被重用形成鮮明對照。
C.在救援東甌問題上,嚴助與太尉發(fā)生了分歧。皇上派嚴助調來會稽之兵,閩越之兵猝不及防紛紛撤退。
D.嚴助向武帝申請回鄉(xiāng)做了會稽太守,因幾年沒有他的消息,武帝有所責備。嚴助惶恐謝罪,得到武帝寬饒,且被留在武帝身邊。
【小題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唯助與壽王見任用,而助最先進。(4分)
(2)今小國以窮困來告急,天子不振,尚安所訴,又何以子萬國乎?(6分)

【小題1】D
【小題1】B
【小題1】C
【小題1】(1)只有嚴助與吾丘壽王被任用,而且嚴助最先被任用。
(2)現在小國因走投無路來告急求救,(如果)天子不救助,他們還能到哪里去求助,天子又憑什么來統治萬國呢?解析:

【小題1】闊:闊別,分別久
【小題1】①是說郡國薦舉賢良,參加對策的有一百多人;③是說朝廷征伐四夷,開置邊郡;⑤是說會稽太守想按法規(guī)拒絕(嚴助調兵)而不派兵。
【小題1】皇上派嚴助調來會稽之兵,閩越之兵猝不及防紛紛撤退”不合文意。應該是會稽之兵還沒到,閩越就引兵撤退了。原文“未至,閩越引兵罷”之句可作依據
【小題1】(1) “唯”、“見”、“進”各1分,句意通順1分(2) “窮困”、“振”、“安”、“子”各1分,句意通順2分
嚴助是會稽吳縣人,嚴忌的兒子,也有人說是嚴忌同族人的子弟?]舉有才德的人,對答皇帝策問的有一百多人,武帝認為嚴助的對策好,因此只提拔嚴助一人為中大夫。后來又選拔了朱買臣、吾丘壽王、司馬相如、主父偃、徐樂、嚴安、東方朔、枚皋、膠倉、終軍、嚴蔥奇等人,他們同在武帝身邊。這時征伐周邊少數民族,開置邊郡,軍隊多次出動,對內改革制度,朝廷事務繁多,因此屢次選舉有賢良文學之士。公孫弘起于平民(平民出身),幾年官至丞相,開東閣,延請賢士同他一起商議國家事務,朝見到天子,乘便談論對國家有利之事;噬厦鼑乐热伺c大臣辯論,天子門客與公卿大夫彼此用義理文章互相對答,大臣們多次被駁倒。其中特別受皇上信任寵幸的是東方朔、枚皋、嚴助、吾丘壽王、司馬相如。司馬相如常常稱病回避事情。東方朔、枚皋不能堅持根本原則,皇上有點把他們當作逗樂解悶的滑稽優(yōu)伶看待。只有嚴助與吾丘壽王被任用,而且嚴助最先被任用。
建元三年(前138),閩越出動軍隊圍攻東甌,東甌向漢朝告急求救。當時武帝不到二十歲,就此事問太尉田蚡。田蚡認為,越人互相攻擊,對他們來說是經常的事,而且他們對漢朝態(tài)度反復無常,不值得煩勞中國前去救援,從秦朝時就拋棄了那里,不隸屬于中國。于是嚴助反問田蚡說:“只是擔憂力量不夠救援,德行不夠覆蓋,如果能夠,為什么拋棄那里呢?況且秦朝連國都咸陽都拋棄了,哪里只是越地!現在小國因走投無路來告急求救,如果天子不救助,他們還能到哪里去求助,天子又憑什么來統治萬國呢?”皇上說:“不值得與太尉商議。我剛即位,不想拿出虎符到郡國調兵!庇谑桥汕矅乐鷳{節(jié)杖到會稽調兵。會稽太守以嚴助沒有調兵的虎符,想根據漢朝的法律拒絕,不派兵。嚴助就殺了一個司馬,宣告漢武帝的意旨,于是出動軍隊從海上前往救援東甌。還沒到,閩越就引兵撤退了。
嚴助陪侍皇上閑談,皇上問嚴助居住在家鄉(xiāng)時的情況,嚴助回答說:“家里很窮,被富有的連襟欺辱!被噬蠁査胍裁矗卮鹫f,希望當會稽太守。于是皇上授予他會稽太守的官職。過了好幾年,武帝都沒有聽到稱贊嚴助政績的報告;噬腺n書說:“詔令會稽太守:你厭倦了宮廷,認為侍從之事勞累,思念故土,出京當了郡官。會稽東面連接大海,南面靠近諸越,北面靠長江。近來,闊別許久沒有聽到你的消息,把你的情況全部根據《春秋》經義稟告我,不要使用蘇秦的縱橫之術。”嚴助非常害怕,上書謝罪說:“《春秋》載,天子出居鄭國,是因為不能孝順母親,所以失去天子位。臣子侍奉君主,就好像子女侍奉父母一樣,臣嚴助應該接受懲罰。陛下不忍心殺我,我希望親自進京奉上三年的考績!痹t令同意,他于是留在京城擔任侍中。遇到奇異的事情,武帝就讓嚴助寫成文章,寫成的賦頌有幾十篇。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比較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
(甲)
順昌好為德于鄉(xiāng),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輒為所司陳說;以故士民德順昌甚。及聞逮者至,眾咸憤怒,號冤者塞道。至開讀日,不期而集者萬人。咸執(zhí)香為周吏部乞命。諸生文震亨、楊廷樞、王節(jié)、劉羽翰等前謁一鷺及巡按御史徐吉,請以民情上聞。旗尉厲聲罵曰:“東廠逮人,鼠輩敢爾!”大呼:“囚安在?”手擲鋃鐺于地,聲瑯然。眾益憤曰:“始吾以為天子命,乃東廠耶!”蜂擁大呼,勢如山崩。旗尉東西竄,眾縱橫毆擊,斃一人,余負重傷,逾垣走。一鷺飛章告變。東廠刺事者言吳人盡反,謀斷水道,劫漕舟。忠賢大懼。已而一鷺言縛得倡亂者顏佩韋、馬杰、沈揚、楊念如、周文元等,亂已定,忠賢乃安。然自是緹騎不出國門矣。 (《明史•周順昌傳》)
(乙)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斂貲財以送其行,哭聲震動天地。緹騎按劍而前,問:“誰為哀者?”眾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毛一鷺,公之逮所由使也。吳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按誅五人,曰顏佩韋、楊念如、馬杰、沈揚、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記》)
【小題1】下列各項中能表現“士民德順昌甚”的一組是(3分)
①眾咸憤怒,號冤者塞道       ②咸執(zhí)香為周吏部乞命 ③請以民情上聞 
④始吾以為天子命,乃東廠耶!  ⑤謀斷水道,劫漕舟   ⑥斂貲財以送其行
A.①②④B.②③⑥
C.①③⑤D.④⑤⑥
【小題2】對上面兩段文字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甲文從“士民德順昌甚”的角度,詳細地寫出蘇州市民斗爭的全過程,如“眾咸憤怒”,“咸執(zhí)香為周吏部乞命”,“眾益憤”,“眾縱橫歐擊”等,而乙文只寫“眾不能堪”。
B.甲文著力渲染市民抗暴的聲威,如“蜂擁大呼,勢如山崩”,旗尉在群眾歐擊下,“東西竄”、“斃一人”,“余負重傷,逾垣走”,而乙文只寫“抶而仆之”,“噪而相逐”。
C.兩文詳略的不同是因為一為傳記,為周順昌立傳,突出周順昌的品德及蘇州市民對周順昌的感戴;一為碑記,為五義士樹碑立傳,突出五人死義的經過。
D.兩段文字都運用了側面描寫的手法,例如甲文中“旗尉東西竄”“逾垣走”“自是緹騎不出國門”和乙文中“中丞匿于溷藩以免”等都側面表現了閹黨及其走狗的色厲內荏。
【小題3】.翻譯下列文言句子(12分)
(1)及聞逮者至,眾咸憤怒,號冤者塞道。(3分)
(2)旗尉東西竄,眾縱橫毆擊,斃一人,余負重傷,逾垣走。(3分)
(3)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斂貲財以送其行。(3分)
(4)吳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