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已知:如圖,在△PAB中,M、N是AB上兩點,且△PMN是等邊三角形,△BPM∽△PAN,則∠APB的度數(shù)是
120°
分析:由△BPM∽△PAN,可得出∠BPM=∠A,進而再由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以及角之間的轉(zhuǎn)化,即可得出結(jié)論.
解答:解:∵△BPM∽△PAN,∴∠BPM=∠A,
∵△PMN是等邊三角形,∴∠A+∠APN=60°,即∠APN+∠BPM=60°,
∴∠APB=∠BPM+∠MPN+∠APN=60°+60°=120°,
故答案為120°.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問題,能夠利用其性質(zhì)求解一些簡單的計算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已知:如圖,在⊙O中,弦AB、CD相交于點P,PA=2,PB=6,PC=3,則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如圖,在△ABC中,∠A=90°,AB=6,AC=8,點P從點A開始沿AC邊向點C勻速移動,點Q從點精英家教網(wǎng)A開始沿AB邊向點B,再沿BC邊向點C勻速移動.若P、Q兩點同時從點A出發(fā),則可同時到達點C.
(1)如果P、Q兩點同時從點A出發(fā),以原速度按各自的移動路線移動到某一時刻同時停止移動,當點Q移動到BC邊上(Q不與C重合)時,求作以tan∠QCA、tan∠QPA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
(2)如果P、Q兩點同時從點A出發(fā),以原速度按各自的移動路線移動到某一時刻同時停止移動,當S△PBQ=
125
時,求PA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已知:如圖,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PA=PD,求證:PB=P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如圖,在等邊△ABC中取點P,使得PA,PB,PC的長分別為3,4,5,將線段AP以點A為旋轉(zhuǎn)中心順時針旋轉(zhuǎn)60°得到線段AD,連接BD,下列結(jié)論:
①△ABD可以由△APC繞點A順時針旋轉(zhuǎn)60°得到;②點P與點D的距離為3;③∠APB=150°;
④S△APC+S△APB=6+
9
2
3
,其中正確的結(jié)論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3•閘北區(qū)一模)已知:如圖,在△ABC中,AB=AC=15,cos∠A=
45
.點M在AB邊上,AM=2MB,點P是邊AC上的一個動點,設PA=x.
(1)求底邊BC的長;
(2)若點O是BC的中點,聯(lián)接MP、MO、OP,設四邊形AMOP的面積是y,求y關(guān)于x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并出寫出x的取值范圍;
(3)把△MPA沿著直線MP翻折后得到△MPN,是否可能使△MPN的一條邊(折痕邊PM除外)與AC垂直?若存在,請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