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材料: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已知x軸上兩點A(x1,0),B(x2,0)的距離記作|AB|=|x1-x2|,如果A(x1,y1),B(x2,y2)是平面上任意兩點,我們可以通過構造直角三角形來求AB間距離.
如圖,過A,B分別向x軸,y軸作垂線AM1、AN1和BM2、BN2,垂足分別是M1(x1,0),N1(0,y1),M2(x2,0),N2(0,y2),直線AN1交BM2于Q點,在Rt△ABQ中,|AB|2=|AQ|2+|QB|2
∵|AQ|=|M1M2|=|x2-x1|,|QB|=|N1N2|=|y2-y1|,∴|AB|2=|x2-x1|2+|y2-y1|2
由此得任意兩點[A(x1,y1),B(x2,y2)]間距離公式為:|AB|=
(x2-x1)2+(y2-y1)2

(1)直接應用平面內兩點間距離公式計算,點A(1,-3),B(-2,1)之間的距離為______;
(2)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兩點A(1,3)、B(4,1),P為x軸上任一點,當PA+PB最小時,直接寫出點P的坐標為______,PA+PB的最小值為______;
(3)應用平面內兩點間距離公式,求代數(shù)式
x2+(y-2)2
+
(x-3)2+(y-1)2
的最小值.
(1)|AB|=
(-2-1)2+(1+3)2
=5;
故答案為:5;

(2)如圖,作點B關于x軸對稱的點B′,連接AB′,直線AB′于x軸的交點即為所求的點P.
①∵B(4,1),
∴B′(4,-1).
又∵A(1,3),
∴直線AB的解析式為:y=-
4
3
x+
13
3
,
當y=0時,x=
13
4
,即P(
13
4
,0);
②PA+PB=PA+PB′=AB′=
(4-1)2+(-1-3)2
=5,即
PA+PB的最小值為.
故答案為:(
13
4
,0);5;

(3)
x2+(y-2)2
+
(x-3)2+(y-1)2
=
(x-0)2+(y-2)2
+
(x-3)2+(y-1)2

故原式表示點(x,y)到點(0,2)和(3,1)的距離之和,
由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可得:點(x,y)在以(0,2)和(3,1)為端點的線段上時,代數(shù)式
x2+(y-2)2
+
(x-3)2+(y-1)2
取最小值.
原式最小為
(0-3)2+(2-1)2
=
10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在直角坐標系中,直線l對應的函數(shù)表達式是(  )
A.y=x-1B.y=x+1C.y=-x-1D.y=-x-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有一個附有進水管和出水管的容器,在單位時間內的進水量和出水量分別一定.設從某時刻開始的5分鐘內只進水不出水,在隨后的15分鐘內既進水又出水,得到容器內水量y(升)與時間x(分)之間的函數(shù)圖象如圖.若20分鐘后只放水不進水,這時(x≧20時)y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是______.(請注明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某人早上8點鐘從山腳出發(fā)去登山旅游,他距山腳距離y(千米)與當日時間x(時)的關系如圖所示,根據(jù)圖象回答:
(1)上山用了多少時間?在山上停留了幾小時?
(2)若下山時的速度是上山時的1.5倍,求下山時y與x之間的關系式?他到達山腳時是幾點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直線AB分別與x軸,y軸相交于A,B兩點,OA,OB的長分別是方程x2-14x+48=0的兩根,且OA<OB.
(1)求點A,B的坐標.
(2)過點A作直線AC交y軸于點C,∠1是直線AC與x軸相交所成的銳角,sin∠1=
3
5
,點D在線段CA的延長線上,且AD=AB,若反比例函數(shù)y=
k
x
的圖象經過點D,求k的值.
(3)在(2)的條件下,點M在射線AD上,平面內是否存在點N,使以A,B,M,N為頂點的四邊形是鄰邊之比為1:2的矩形?若存在,請直接寫出點N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如圖矩形OABC中,O為直角坐標系的原點,A、C兩點的坐標分別為(3,0)、(0,5).
(1)直接寫出B點坐標;
(2)若過點C的直線CD交AB邊于點D,且把矩形OABC的周長分為1:3兩部分,求直線CD的解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直角坐標系中,正方形CDEF的邊長為4,且CDy軸,直線y=-
1
2
x-1過點C,且交x軸,y軸于點A、B,若點P沿正方形ABCD運動一周,則以P為圓心、
5
為半徑的圓動與直線CB相切的次數(shù)為( 。
A.一次B.兩次C.三次D.四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如圖①,直線AB與x軸負半軸、y軸正半軸分別交于A、B兩點.OA、OB的長度分別為a和b,且滿足a2-2ab+b2=0.
(1)判斷△AOB的形狀.
(2)如圖②,正比例函數(shù)y=kx(k<0)的圖象與直線AB交于點Q,過A、B兩點分別作AM⊥OQ于M,BN⊥OQ于N,若AM=9,BN=4,求MN的長.
(3)如圖③,E為AB上一動點,以AE為斜邊作等腰直角△ADE,P為BE的中點,連接PD、PO,試問:線段PD、PO是否存在某種確定的數(shù)量關系和位置關系?寫出你的結論并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李明騎自行車去上學途中,經過先上坡后下坡的一條路段,在這段路上所走的路程S(米)與時間t(分鐘)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如圖所示.根據(jù)圖象,解答下列問題:
(1)求李明上坡時所走的路程S1(米)與時間t(分鐘)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和下坡時所走的路程S2(米)與時間t(分鐘)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
(2)若李明放學后按原路返回,且往返過程中,上坡的速度相同,下坡的速度也相同,問李明返回時走這段路所用的時間為多少分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