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圖所示是液態(tài)二氧化碳滅火器,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所標物質(zhì)中屬于金屬材料的是    (只寫一種)屬于有機材料的是        。
(2)加壓存放在小鋼瓶中液態(tài)二氧化碳噴出后能滅火。
其原理是                                        。
(3)在鋼瓶表面涂油漆的作用是                      。
(4)比較銅和鐵的活動性的方法有                             。
(1)鐵(Fe)或銅(Cu) 塑料或油漆 (2)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
(3)防銹(4)將銅和鐵分別置于稀鹽酸中,觀察是否有氣泡產(chǎn)生。

試題分析:(1)圖中鐵和銅屬于金屬材料,塑料或油漆屬于有機材料;(2)二氧化碳能滅火有兩個原因: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3)在鋼瓶表面涂油漆可以隔絕氧氣和水;(4)將銅和鐵分別置于稀鹽酸中,觀察是否有氣泡產(chǎn)生,鐵有氣泡說明活動性比氫強,銅無氣泡說明活動性不如氫。
點評:此題考察較為直接,較為簡單,都是基礎知識,但這類題目卻是歷年中考題的考查重點,應引起注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燃料燃燒所產(chǎn)生的熱量給生活與生產(chǎn)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燃燒不當也會造成極大的損害。
(1)燃料不完全燃燒既浪費資源,產(chǎn)生的氣體又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為研究影響物質(zhì)燃燒的因素,現(xiàn)設計如圖所示實驗:將燃燒匙內(nèi)小木炭塊灼燒至紅熱后,立即伸入集氣瓶內(nèi),并塞緊橡皮塞。將注射器內(nèi)氧氣迅速推入集氣瓶內(nèi),觀察到木炭發(fā)白光。該實驗說明燃燒的劇烈程度與       有關。燃燒的劇烈程度還與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有關,如                                                          (舉一日常生活實例)

(2)小明、小剛同學在研究滅火的原理時,進行了如下實驗:分別在兩個小鐵盒中倒入少量植物油并點燃,小明用坩堝鉗把小鐵盒放在冰水共存的水面上,觀察到火焰立即熄滅,該實驗證明了滅火的原理是       ,小剛同學將一塊濕抹布蓋在小鐵盒上,火焰也立即熄滅,他依據(jù)的滅火原理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圖標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小明設計的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凸透鏡對光有                作用。
(2)A處紅磷燃燒,B處紅磷不燃燒,由此得出的燃燒條件是                                
(3)熄滅A處火焰,可采用的方法是(寫出一種即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用右圖所示裝置探究燃燒的條件,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銅片上紅磷不燃燒是因為沒有達到著火點
B.水中白磷不燃燒是因為不與氧氣接觸
C.熱水能隔絕氧氣并加熱
D.該實驗只利用了銅片的導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電影《赤壁》中有這樣的一個場面:吳蜀聯(lián)軍在船上裝滿枯枝澆足油,借著東南風向曹軍駛?cè),接近曹軍時點燃船上枯枝棄船而走;鸾栾L勢,火船宛如火龍一樣沖向連在一起的曹軍木船。一眨眼,曹軍水寨已經(jīng)燒成一片火海。下列關于火海形成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枯枝和油為燃燒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B.東南風降低了木船的著火點
C.東南風為木船燃燒提供了充足的氧氣D.相連的曹軍木船沒有及時隔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為了避免火災,加油站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嚴禁煙火B.禁止使用手機
C.架高頂棚加強通風D.降低燃料著火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滅火方法及其原理分析錯誤的是
 
火災
滅火方法
滅火原理
A
油鍋著火
迅速蓋上鍋蓋
隔絕氧氣
B
森林火災
砍去部分樹木形成隔離帶
移走可燃物
C
電源短路引起的火災
用水澆滅
降溫
D
實驗室酒精燈中酒精灑出著火
用濕布蓋滅
降溫同時隔絕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小琴在折疊的小船中加入適量的水,用酒精燈直接加熱,紙船安然無恙。紙船沒有燃燒的主要原因是
A.紙不是可燃物B.沒有與氧氣接觸
C.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D.水能滅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