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有下列四種鹽的固體粉末:氯化鎂、硝酸鈉、硝酸銀、碳酸鉀,從中分別取樣,兩兩混合,加入蒸餾水,都能夠得到無色透明溶液的鹽是( )
A.氯化鎂
B.硝酸鈉
C.硝酸銀
D.碳酸鉀
【答案】分析:要求找出滿足“兩兩混合”“得到無色透明溶液”條件的物質組合,要達到“無色透明溶液”的要求,所選兩種物質的溶液必須為無色且相互間不能反應生成沉淀.
解答:解:氯化鎂和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碳酸鉀和氯化鎂反應生成碳酸鎂沉淀,二硝酸鈉不和另外三種物質反應,所以硝酸鈉都能夠得到無色透明溶液.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復分解反應和溶液的帶色問題,混合后會生成沉淀、氣體、水的能夠反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精英家教網某校同學對市場上的食品疏松劑進行了如下探究.
實驗一:甲小組的同學收集到一包主要成分是小蘇打(碳酸氫鈉)的疏松劑
(1)取樣品溶于適量的水中,測得溶液的pH大于7.
(2)向小蘇打樣品中滴加鹽酸,有大量氣泡產生,經檢驗該氣體是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同學們通過查閱資料,在老師的指導下采用了如圖所示裝置用小蘇打和純堿做了對比實驗.實驗中小試管內沾有無水硫酸銅粉末的棉花球變成藍色,a燒杯中石灰水無明顯現象,
b燒杯中石灰水了現白色渾濁.試回答:①在實驗結束時,操作上要注意的問題是:
 

②由實驗(3)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北方農村地區(qū)用“堿面”(碳酸鈉)蒸饅頭時,必須先將面粉發(fā)酵(產生一些有機酸)的原因是
 

實驗二:乙小組的同學收集到一包名為“臭粉”的疏松劑,為探究其組成,進行實驗:
(1)“臭粉”為一種白色固體,易溶于水;
(2)取少量樣品與稀鹽酸混合后產生了可以使石灰水變混濁的氣體;
(3)取少量樣品加熱后,產生了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4)少量樣品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后共熱,產生了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的臭氣.
調查后得知,“臭粉”的主要成分是初中化學課本中一種常見的鹽.
①你認為該鹽是
 
,它加熱后反應的方程式為
 

②用“臭粉”作疏松劑的油炸食品放置后再銷售和食用的原因可能是
 

③某些小商販喜歡選用“臭粉”代替“小蘇打”作疏松劑的原因可能是
 

實驗三:丙小組同學探究小蘇打、“臭粉”在制作食品過程中產生氣泡的原因
(1)兩種疏松劑產生的氣體中都含有
 
.推測產生這種氣體的原因有
 
;
 

(2)小組的同學將少許面粉加入水中取上層液體用pH試紙測得:pH=7.猜測產生氣體的原因是
 

實驗四:丁小組的同學在某超市發(fā)現一種復合疏松劑--發(fā)酵粉,其成分見表:
成分 所用物質
碳酸鹽類 碳酸氫鈉
酸性物質 檸檬酸、酒石酸等
疏松劑 明礬
其他成分 淀粉、脂肪酸等
(1)這種疏松劑產生的氣體主要是
 
;產生這種氣體的原因是
 
 

(2)為測定其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其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Ⅰ.按圖組裝儀器,將50.0g試樣放入錐形瓶中,加入足量某酸溶液;
Ⅱ.測量一定時間內干燥管內物質增加的質量(見下列曲線);
Ⅲ.待錐形瓶中不再產生氣泡時,打開活塞B,從導管A處緩緩鼓入一定量的空氣;
Ⅳ.再次稱量干燥管內物質增加的質量;
Ⅴ.重復Ⅲ和Ⅳ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內物質質量不變.

精英家教網
討論:
①步驟Ⅰ.加入樣品前還應檢查
 
,所加的酸溶液是
 

②裝置乙的作用是
 
;從導管A處緩緩鼓入一定量的空氣時,裝置甲的作用是
 

③請利用有關數據計算試樣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本小題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歸納與整理是化學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
(1)某化學活動小組以“酸堿鹽的性質”為主題進行探究性學習,請你來解決下列問題:
A.小紅同學從某一欠收農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樣品,如果檢測結果呈酸性,從經濟和可行方面考慮,那么要改良此土壤的酸性,應向農田里施加
Ca(OH)2
Ca(OH)2
(填化學式).
B.小紅同學用圖1總結了NaOH的四條化學性質(即NaOH與四類物質能夠發(fā)生化學反應).
I.為了驗證反應①,小紅將無色酚酞試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由無色變成
紅色
紅色

II.依據反應④說明NaOH必須密封保存,否則在空氣中要變質,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CO2+2NaOH=Na2CO3+H2O
CO2+2NaOH=Na2CO3+H2O

III.為了驗證反應③能夠發(fā)生,你選擇的物質是
c
c

a.Na2CO3     b.HCl       c.FeCl3          d.Ba(NO32
C.請你設計一個實驗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請寫出主要操作步驟和化學方程式.實驗主要操作步驟:
取溶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鐵粉
取溶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鐵粉
、
過濾
過濾
,化學方程式:
CuCl2+Fe=FeCl2+Cu
CuCl2+Fe=FeCl2+Cu


(2)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2所示,請回答:
①25℃時,將25g甲固體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復到原溫度后,得到溶液的質量為
65
65
g.
②要使35℃時接近飽和的甲溶液變成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種方法是
加入甲物質(溶質)至不再溶解
加入甲物質(溶質)至不再溶解

③現有操作步驟:a.溶解   b.過濾   c.降溫結晶 d.加熱濃縮;若甲固體中含有少量乙,則提純甲的操作步驟是
adcb
adcb
(填字母序號).
④將35℃時丙的飽和溶液降溫到25℃,則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不變
不變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⑤向100g35℃的水中加入45g甲固體,發(fā)現全部溶解,一段時間后又有部分甲的晶體析出.你認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甲固體溶于水時放熱
甲固體溶于水時放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某校同學對市場上的食品疏松劑進行了如下探究.
實驗一:甲小組的同學收集到一包主要成分是小蘇打(碳酸氫鈉)的疏松劑
(1)取樣品溶于適量的水中,測得溶液的pH大于7.
(2)向小蘇打樣品中滴加鹽酸,有大量氣泡產生,經檢驗該氣體是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3)同學們通過查閱資料,在老師的指導下采用了如圖所示裝置用小蘇打和純堿做了對比實驗.實驗中小試管內沾有無水硫酸銅粉末的棉花球變成藍色,a燒杯中石灰水無明顯現象,
b燒杯中石灰水了現白色渾濁.試回答:①在實驗結束時,操作上要注意的問題是:________
②由實驗(3)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北方農村地區(qū)用“堿面”(碳酸鈉)蒸饅頭時,必須先將面粉發(fā)酵(產生一些有機酸)的原因是________.
實驗二:乙小組的同學收集到一包名為“臭粉”的疏松劑,為探究其組成,進行實驗:
(1)“臭粉”為一種白色固體,易溶于水;
(2)取少量樣品與稀鹽酸混合后產生了可以使石灰水變混濁的氣體;
(3)取少量樣品加熱后,產生了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4)少量樣品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后共熱,產生了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的臭氣.
調查后得知,“臭粉”的主要成分是初中化學課本中一種常見的鹽.
①你認為該鹽是________,它加熱后反應的方程式為________
②用“臭粉”作疏松劑的油炸食品放置后再銷售和食用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③某些小商販喜歡選用“臭粉”代替“小蘇打”作疏松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實驗三:丙小組同學探究小蘇打、“臭粉”在制作食品過程中產生氣泡的原因
(1)兩種疏松劑產生的氣體中都含有________.推測產生這種氣體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
(2)小組的同學將少許面粉加入水中取上層液體用pH試紙測得:pH=7.猜測產生氣體的原因是________.
實驗四:丁小組的同學在某超市發(fā)現一種復合疏松劑--發(fā)酵粉,其成分見表:
成分所用物質
碳酸鹽類碳酸氫鈉
酸性物質檸檬酸、酒石酸等
疏松劑明礬
其他成分淀粉、脂肪酸等
(1)這種疏松劑產生的氣體主要是________;產生這種氣體的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為測定其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其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Ⅰ.按圖組裝儀器,將50.0g試樣放入錐形瓶中,加入足量某酸溶液;
Ⅱ.測量一定時間內干燥管內物質增加的質量(見下列曲線);
Ⅲ.待錐形瓶中不再產生氣泡時,打開活塞B,從導管A處緩緩鼓入一定量的空氣;
Ⅳ.再次稱量干燥管內物質增加的質量;
Ⅴ.重復Ⅲ和Ⅳ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內物質質量不變.


討論:
①步驟Ⅰ.加入樣品前還應檢查________,所加的酸溶液是________.
②裝置乙的作用是________;從導管A處緩緩鼓入一定量的空氣時,裝置甲的作用是________.
③請利用有關數據計算試樣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本小題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