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小組在實驗室進行關于氣體的實驗,所用的部分儀器如圖所示.

(1)甲同學用雙氧水制取氧氣,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選擇的收集裝置是D或E.
(2)該同學發(fā)現(xiàn)產(chǎn)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并有刺激性氣味,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
a.反應中氧氣的物理性質(zhì)發(fā)生了變化              b.此時得到的氣體一定是混合物
c.只加熱氯酸鉀,若生成的氣體無氣味,說明刺激性氣味一定與二氧化錳有關
d.可能是生成的氧氣與殘留在發(fā)生裝置中的空氣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了新物質(zhì).
(3)如圖G裝置也可制取二氧化碳氣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G裝置的優(yōu)點是可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若打開彈簧夾,固體與液體接觸,反便能發(fā)生,請簡述使G裝置中反應停止的操作關閉彈簧夾,試管內(nèi)壓強增大,固體與液體分離.

分析 制取裝置包括加熱和不需加熱兩種,如果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如果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實驗室制取CO2,是在常溫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的,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解答 解:(1)如果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的條件下生成水和氧氣,要注意配平;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E;
(2)該同學發(fā)現(xiàn)產(chǎn)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并有刺激性氣味,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反應中氧氣的物理性質(zhì)發(fā)生了變化;故答案為:a;
(3)實驗室制取CO2,是在常溫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的,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使G裝置中反應停止的操作:關閉彈簧夾,試管內(nèi)壓強增大,固體與液體分離;故答案為:CaCO3+2HCl=CaCl2+H2O+CO2↑;關閉彈簧夾,試管內(nèi)壓強增大,固體與液體分離;

點評 本考點主要考查了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同時也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等,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本考點是中考的重要考點之一,主要出現(xiàn)在實驗題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原子序數(shù)11-17元素的符號和原子結構示意圖如下,請結合下圖回答:

(1)原子序數(shù)為15的原子質(zhì)子數(shù)為15.
(2)用符號表示下列內(nèi)容:①原子序數(shù)為13的原子形成的離子符號是Al3+
(3)原子序數(shù)為12、17的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MgCl2
(4)從11-17,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增加,其原子結構(或元素的性質(zhì))呈現(xiàn)出的變化規(guī)律是最外層電子數(shù)從1遞增到7 (任寫一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一定溫度下,在質(zhì)量都是50克的五杯水中分別加入30克、40克、50克、60克、70克硝酸鉀固體,充分攪拌后,濾去未溶解的硝酸鉀.加入的硝酸鉀質(zhì)量與相應所得溶液的質(zhì)量數(shù)據(jù)見下表:硝酸鉀的溶解度( 。
加入的硝酸鉀質(zhì)量/克3040506070
所得溶液的質(zhì)量/克8090100105105
A.55克B.80克C.105克D.110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已知98%濃H2SO4密度為1.84g/cm3,62%濃HNO3密度為 1.14g/cm3;若要配制濃H2SO4與濃HNO3的混合溶液,則應將濃H2SO4(填化學式)沿玻璃棒緩慢倒入盛有濃HNO3(填化學式)的燒杯中,邊加邊攪拌,冷卻后裝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四個圖象中,能正確表示反應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稀鹽酸中加水稀釋
B.
一定溫度下,不飽和氯化鈉溶液中加入氯化鈉
C.
室溫時,向一定量的稀鹽酸中加入少量鎂條
D.
用等質(zhì)量、等濃度的雙氧水分別制取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氯化鈉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純含少量泥沙的粗鹽,一般經(jīng)過以下操作流程:

(1)操作④中需要將圓形濾紙折疊處理,下列圖示中不該出現(xiàn)的情形是D(填序號).

(2)操作⑤中除用到三腳架、酒精燈、玻璃棒、坩堝鉗外,還需要用到蒸發(fā)皿、鐵架臺等儀器.
(3)實驗結束后稱量獲得的精鹽,并計算精鹽的制得率,發(fā)現(xiàn)制得率較低,其可能原因是ABD   (填序號).
A.食鹽沒有全部溶解即過濾    B.蒸發(fā)時食鹽飛濺劇烈
C.蒸發(fā)后,所得精鹽很潮濕    D.器皿上沾有的精鹽沒全部轉(zhuǎn)移到稱量紙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氧化汞受熱時的變化可用下圖表示(圖中大圓圈表示汞原子,小圓圈表示氧原子).據(jù)圖得出的錯誤結論是(  )
A.氧化汞受熱時能分解成汞和氧氣B.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D.所有的物質(zhì)都是由分子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在高空中有一層臭氧層,它吸收了太陽光中的絕大部分的紫外線,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線的傷害.臭氧的化學式是O3,下列關于臭氧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臭氧由3個氧元素組成B.臭氧由3個氧原子構成
C.臭氧是單質(zhì)D.臭氧是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如圖是某化學反應前后反應物與生成物分子及其數(shù)目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其中不同的圓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中,生成物是一種化合物和一種單質(zhì)
B.該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個數(shù)比為5:1
C.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與數(shù)目都發(fā)生了改變
D.該反應中,生成物只有一種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