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書著火可用液態(tài)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滅B.室內起火應立即開窗通風
C.燃氣泄漏時應立即打開排氣扇D.油鍋著火,可迅速將菜倒入鍋內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從能源是否可以循環(huán)再生的角度看,可以將能源分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譬如就是不可再生能源.日益嚴峻的能源危機促進了可再生能源的研究.有專家提出:如果能夠利用太陽能使燃料燃燒產物,如CO2、H2O、N2等重新組合(如圖),可以節(jié)約燃料,緩解能源危機.在此構想的物質循環(huán)中太陽能最終轉化為能.
(2)試根據如圖所示寫出氨氣作為燃料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3) g CH3OH(甲醇)中碳元素質量與16g甲烷中碳元素質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原子,分子敘述正確的是( )
A.CO2、O2、H2O2中都有氧分子B.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一定是純凈物
C.原子都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三種微粒構成的D.保持氮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氮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生成黑色固體
B.硫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C.銅片在空氣中加熱,銅片表面變黑
D.將光亮的鐵絲放入硫酸銅溶液中,有紫紅色的銅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區(qū)分物質的方法正確的是
A.用觀察法區(qū)分木炭粉和氧化銅粉
B.用聞氣味的方法區(qū)分氧氣和二氧化碳氣體
C.用二氧化錳區(qū)分蒸餾水和雙氧水
D.用嘗味道的方法區(qū)分實驗室里的氯化鈉和蔗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保護環(huán)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下列做法不應該提倡的是
A.采取低碳、節(jié)儉的生活方式B.經常使用一次性筷子、紙杯、塑料袋
C.深入農村社區(qū)宣傳環(huán)保知識D.按照規(guī)定對生活廢棄物進行分類放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題意填空:
(1)某同學設計如下圖所示實驗,探究二氧化碳的有關性質。
請?zhí)羁眨?/span>
①實驗1采用了科學探究中的控制變量法,該實驗控制的變量是。
②實驗1中干石蕊紙花噴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③實驗2是在實驗1的基礎上設計的創(chuàng)新改進實驗,將二氧化碳緩慢通入豎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觀察到第(填序號)號棉球先變色。
(2)研究發(fā)現燃燒排放的氣體中,CO2濃度(用體積分數表示)越高,越容易被收集。 與傳統的燃料燃燒方式相比,化學鏈燃燒具有排放CO2濃度更高,易于收集的優(yōu)點。下圖為利用鎳元素(Ni)進行化學鏈燃燒的原理示意圖。
①空氣反應器中,金屬鎳與氧氣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燃料反應器中發(fā)生的部分化 反應如下:
Ⅰ.H2 + NiO Ni+H2O Ⅱ.CO + NiO Ni+CO2
其中屬于置換反應的是(選填“Ⅰ”或“Ⅱ”)。
③與CO、H2直接在空氣中燃燒相比,化學鏈燃燒從燃料反應器排放出的CO2濃度更高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發(fā)現,維C泡騰片(保健藥品,主要成分見圖1)溶于水,有許多氣泡產生(如圖2)。該小組同學進行如下探究。
(1)探究一:該氣體的成分。
【猜想與假設】
小騰說:該氣體可能是CO2、O2、CO、H2、N2。
小獻說:不可能含有N2 , 因為。
小伍說:不可能含有CO和H2 , 因為從藥品安全角度考慮,不可能含有H2 , 因為H2易燃易爆;不可能含有CO的原因是。
最后同學一致認為:該氣體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種或兩種。
(2)【進行實驗】
實驗編號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① | 將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
② |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該氣體中 | 帶火星的木條沒有復燃 |
【得出結論】
①由實驗①可知,該氣體中肯定含有 , 寫出①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你認為,生成該氣體是由維C泡騰中的碳酸氫鈉和生成的。
②由實驗②(填“能”或“不能”)確定該氣體中不含氧氣,理由是。
(3)探究二:維C泡騰片溶液的酸堿性。
向維C泡騰片溶液中滴加石蕊試液,溶液變紅,說明溶液顯性,pH7 (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