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廠,高溫燃燒12.5t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完全反應后只生成生石灰(CaO)固體和二氧化碳氣體(已知石灰石中的雜質都是固體且都不參與反應)最后得到固體質量為8.1t。試計算:
(l)CaCO3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______。
(2)求生成二氧化碳多少______t?
(3)該工廠所用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即石灰石中CaCO3含量)是多少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石家莊高邑縣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化學反應與能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化學反應伴隨著能量變化
B.化學反應過程中都會發(fā)生吸熱現(xiàn)象
C.在化學反應中只有燃燒反應才能放出熱量
D.人類利用的能量都是通過化學反應獲得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唐山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學生素質終期評價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 冰雪融化 B. 干冰升華
C. 蠟燭燃燒 D. 菠蘿榨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趙縣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一氧化氮是大氣污染物之一,但少量的一氧化氮在人體內(nèi)具有擴展血管、增強記憶的功能.通常狀況下,一氧化氮密度比空氣略大,極易與氧氣反應,難溶于水.實驗室收集一氧化氮的方法是( 。
A. 向上排空氣法 B. 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
C. 向下排空氣法 D. 排水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趙縣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無土栽培”是一項利用化學試劑配制成的營養(yǎng)液來栽培植物的新技術。下列是某營養(yǎng)液所含的主要成分 ,其中屬于復合肥料的是
A. 銨磷鉀 B. 硫酸鉀 C. 鈣鎂磷肥 D. 硫酸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蚌埠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能源、環(huán)境與人類的生活和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密切相關。
(1)目前化石能源是人類的主要能源,煤、石油和____________常見的三大化石能源,屬于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近日我市出現(xiàn)了大面積的霧霾天氣,目前普遍認為霧霾與PM2.5有密切關系。PM2.5 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和揚塵,對人體健康和空氣質量的影響很大。市民外出可佩戴活性炭纖維防護口罩,因為活性炭具有_____________能力。請你就減少霧霾發(fā)生提出一條建議_____________。
(3)為減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將其轉化為可燃 性氣體,此過程可認為是碳與水的反應,其微觀示 意圖如圖所示,該反應生成物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_____________。
(4)研究發(fā)現(xiàn)NH3燃燒的產(chǎn)物沒有污染,產(chǎn)物為水和一種單質,且釋放大量能量,有應用前景。請寫出NH3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蚌埠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人體缺碘會引起甲狀腺腫大,需在鹽中加入碘酸鉀(KIO3),其中碘元素的化合價為
A. - 1 B. +2
C. +5 D. +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長沙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實驗室常利用如圖裝置完成氣體制備及性質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欲使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填字母代號),若使用C裝置收集氧氣,實驗結束時,應先從水槽中移出導氣管,再熄滅酒精燈,原因是_____;
(2)將CO2和CO的混合氣體通過F裝置(液體藥品均足量),實驗開始時關閉活塞b,打開活塞a,此時從導管c逸出的氣體主要是_____(填化學式,下同)。一段時間后,再關閉活塞a,打開活塞b,將分液漏斗中的稀鹽酸滴入廣口瓶中,此時逸出的氣體主要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qū)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二氧化碳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在一定條件下與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
B. 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C. 在一定條件下,能把鐵從赤鐵礦中還原出來
D. 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