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已知木炭粉(假設木炭粉中不含其他雜質(zhì))和Fe2O3,在加熱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興趣小組同學對該實驗進行如下探究。   

I  生成固體組成分析

(1)實驗過程中可以觀察到有黑色固體生成,小亮認為生成了鐵粉,但小靈卻有不同看法,理由是                                       。

 (2)為進一步確定黑色固體成分,小歡將生成的固體溶于足量稀硫酸,發(fā)現(xiàn)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若同時出現(xiàn)                        的現(xiàn)象,則生成的黑色固體全部是鐵。

Ⅱ  生成氣體成分分析

【提出假設】生成氣體的可能組成有三種:

 假設1:生成氣體是二氧化碳;

 假設2:生成氣體是一氧化碳;

 假設3:生成氣體是             。

【設計實驗】為確定生成氣體的組成,小組同學設計實驗裝置如圖。

(1)實驗中通入的氣體是純凈干燥的N2,分析不通入空氣的主要理由是            填序號)。

A.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會使石灰水變渾濁

B.空氣中的氧氣會和木炭粉反應生成CO或CO2而干擾實驗結(jié)果

C.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氣會和木炭粉反應生成CO而干擾實驗結(jié)果

(2)定性研究:若實驗過程中可以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證明反應生成的氣體中一定含有               

(3)定量研究:現(xiàn)準確稱取16.0 g氧化鐵與2.4 g木炭粉混合,在上述裝置中完全反應。測得剩余固體質(zhì)量為11.2 g,且能完全溶于稀鹽酸。

【實驗結(jié)論】處理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后可知,假設         正確。

 

【答案】

  I  . (1)有木炭粉剩余或生成四氧化三鐵均為黑色(1分)  (2)固體全部溶解(1分)

Ⅱ. CO和CO2的混合物(1分)

(1)BC(1分)   (2)CO2 (1分)     (3)3(1分)  

【解析】I. 黑色固體有碳粉、鐵粉、四氧化三鐵等,將生成的固體溶于足量稀硫酸,發(fā)現(xiàn)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若同時出現(xiàn)固體全部溶解,則生成的黑色固體全部是鐵.故答案為:(1)有木炭粉剩余或生成四氧化三鐵均為黑色 (2)固體全部溶解

Ⅱ. 生成的氣體可能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或CO和CO2的混合物;實驗中通入的氣體是純凈干燥的N2,分析不通入空氣的主要理由是:空氣中的氧氣會和木炭粉反應生成CO或CO2而干擾實驗結(jié)果;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氣會和木炭粉反應生成CO而干擾實驗結(jié)果.若實驗過程中可以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證明反應生成的氣體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定量研究:反應的氧元素的質(zhì)量=16.0g-11.2g=4.8g,2.4g碳全部生成二氧化碳需要氧氣6.4g,全部生成一氧化碳生成需要氧氣3.2g,而本題中3.2g<4.8g<6.4g,因此生成的氣體是CO和CO2的混合物,假設3正確.故答案為:CO和CO2的混合物;(1)BC   (2)CO2      (3)3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甲、乙、丙三同學在學完了第二單元后,對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非常感興趣,想探究能否用其它物質(zhì)來代替紅磷完成該實驗.他們選取了以下幾種物質(zhì):鐵絲、硫粉、木炭、鎂條(鎂是一種金屬).憑已有知識他們進行了討論:
(1)甲同學首先認為不能用鐵絲代替紅磷.他的理由是
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
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

(2)乙同學認為也不能用硫粉、木炭代替紅磷.他的理由是
產(chǎn)生的氣體占據(jù)了消耗掉的氧氣的空間,壓強不變
產(chǎn)生的氣體占據(jù)了消耗掉的氧氣的空間,壓強不變

(3)丙同學在認真思考乙同學的理由后認為:如果要用木炭來代替紅磷而且實驗要獲得成功必須作一點小小的改進,他預先在集氣瓶中裝了一種物質(zhì),結(jié)果他實驗成功了,你認為他預先在集氣瓶中裝的物質(zhì)是
氫氧化鈉溶液
氫氧化鈉溶液

(4)對于鎂條三同學憑已有的知識無法判斷,他們于是進行了如下的探究:
他們用如圖2所示裝置和光亮鎂條進行實驗,將鎂條點燃后迅速放入瓶中燃燒,觀察到鎂條發(fā)出耀眼的白光,有白色粉末狀物質(zhì)產(chǎn)生,冷卻后打開止水夾,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占集氣瓶容積的70%(實驗過程中所有操作都是正確的)
冷卻后水能進入集氣瓶中的原因是
消耗了瓶內(nèi)的氣體,使壓強變小,外界大氣壓將水壓入瓶中
消耗了瓶內(nèi)的氣體,使壓強變小,外界大氣壓將水壓入瓶中
為了讓實驗取得成功,該同學進行實驗時的第一步是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在進行實驗時,為了使鎂條變得光亮他應進行的操作是
用砂紙打磨
用砂紙打磨

(5)如果鎂條只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則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最多超過其容積的五分之一,現(xiàn)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其容積的70%,根據(jù)空氣的組成可推出減少的氣體中有氮氣.問題:氮氣為什么減少呢?假設一:氮氣與瓶內(nèi)其它物質(zhì)反應而減少.假設二:
氮氣與鎂條反應而減少
氮氣與鎂條反應而減少
. 通過以上實驗你認為能否用鎂條代替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填:“能”或“不能”)
不能
不能

(6)已知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21%,小蘭同學用如圖3裝置進行驗證,實驗后發(fā)現(xiàn)測得的氧氣體積分數(shù)小于
15
,請你幫她分析造成這種結(jié)果的可能原因(至少答兩點):
氣密性不好
氣密性不好
,
紅磷量不足.
紅磷量不足.

(7)關(guān)閉止水夾a、b、c,使過量的紅磷和木炭分別在盛有空氣的等容積的甲、乙兩瓶中同時燃燒,如圖所示,試回答:
①燃燒停止并冷卻,若打開止水夾a、c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水進入左瓶中
水進入左瓶中
;
②若打開止水夾b、c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水不會進入右瓶中
水不會進入右瓶中

③若打開止水夾a、b、c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水進入兩個集氣瓶中
水進入兩個集氣瓶中
,原因是
氣體總體積減小,壓強變小
氣體總體積減小,壓強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2屆湖北省黃岡市九年級4月調(diào)研考試化學試卷(帶解析) 題型:探究題

(6分)已知木炭粉(假設木炭粉中不含其他雜質(zhì))和Fe2O3,在加熱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興趣小組同學對該實驗進行如下探究。   
I 生成固體組成分析
(1)實驗過程中可以觀察到有黑色固體生成,小亮認為生成了鐵粉,但小靈卻有不同看法,理由是                                      。
(2)為進一步確定黑色固體成分,小歡將生成的固體溶于足量稀硫酸,發(fā)現(xiàn)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若同時出現(xiàn)                       的現(xiàn)象,則生成的黑色固體全部是鐵。
Ⅱ 生成氣體成分分析
【提出假設】生成氣體的可能組成有三種:
假設1:生成氣體是二氧化碳;
假設2:生成氣體是一氧化碳;
假設3:生成氣體是            
【設計實驗】為確定生成氣體的組成,小組同學設計實驗裝置如圖。

(1)實驗中通入的氣體是純凈干燥的N2,分析不通入空氣的主要理由是           填序號)。
A.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會使石灰水變渾濁
B.空氣中的氧氣會和木炭粉反應生成CO或CO2而干擾實驗結(jié)果
C.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氣會和木炭粉反應生成CO而干擾實驗結(jié)果
(2)定性研究:若實驗過程中可以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證明反應生成的氣體中一定含有               。
(3)定量研究:現(xiàn)準確稱取16.0 g氧化鐵與2.4 g木炭粉混合,在上述裝置中完全反應。測得剩余固體質(zhì)量為11.2 g,且能完全溶于稀鹽酸。
【實驗結(jié)論】處理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后可知,假設        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2-2013學年廣東省汕尾市陸豐市內(nèi)湖中學九年級(上)期末化學模擬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甲、乙、丙三同學在學完了第二單元后,對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非常感興趣,想探究能否用其它物質(zhì)來代替紅磷完成該實驗.他們選取了以下幾種物質(zhì):鐵絲、硫粉、木炭、鎂條(鎂是一種金屬).憑已有知識他們進行了討論:
(1)甲同學首先認為不能用鐵絲代替紅磷.他的理由是   
(2)乙同學認為也不能用硫粉、木炭代替紅磷.他的理由是   
(3)丙同學在認真思考乙同學的理由后認為:如果要用木炭來代替紅磷而且實驗要獲得成功必須作一點小小的改進,他預先在集氣瓶中裝了一種物質(zhì),結(jié)果他實驗成功了,你認為他預先在集氣瓶中裝的物質(zhì)是   
(4)對于鎂條三同學憑已有的知識無法判斷,他們于是進行了如下的探究:
他們用如圖2所示裝置和光亮鎂條進行實驗,將鎂條點燃后迅速放入瓶中燃燒,觀察到鎂條發(fā)出耀眼的白光,有白色粉末狀物質(zhì)產(chǎn)生,冷卻后打開止水夾,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占集氣瓶容積的70%(實驗過程中所有操作都是正確的)
冷卻后水能進入集氣瓶中的原因是    為了讓實驗取得成功,該同學進行實驗時的第一步是    .在進行實驗時,為了使鎂條變得光亮他應進行的操作是   
(5)如果鎂條只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則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最多超過其容積的五分之一,現(xiàn)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其容積的70%,根據(jù)空氣的組成可推出減少的氣體中有氮氣.問題:氮氣為什么減少呢?假設一:氮氣與瓶內(nèi)其它物質(zhì)反應而減少.假設二:    . 通過以上實驗你認為能否用鎂條代替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填:“能”或“不能”)   
(6)已知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21%,小蘭同學用如圖3裝置進行驗證,實驗后發(fā)現(xiàn)測得的氧氣體積分數(shù)小于,請你幫她分析造成這種結(jié)果的可能原因(至少答兩點):       
(7)關(guān)閉止水夾a、b、c,使過量的紅磷和木炭分別在盛有空氣的等容積的甲、乙兩瓶中同時燃燒,如圖所示,試回答:
①燃燒停止并冷卻,若打開止水夾a、c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②若打開止水夾b、c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③若打開止水夾a、b、c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2-2013學年四川省綿陽市三臺一中九年級(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甲、乙、丙三同學在學完了第二單元后,對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非常感興趣,想探究能否用其它物質(zhì)來代替紅磷完成該實驗.他們選取了以下幾種物質(zhì):鐵絲、硫粉、木炭、鎂條(鎂是一種金屬).憑已有知識他們進行了討論:
(1)甲同學首先認為不能用鐵絲代替紅磷.他的理由是   
(2)乙同學認為也不能用硫粉、木炭代替紅磷.他的理由是   
(3)丙同學在認真思考乙同學的理由后認為:如果要用木炭來代替紅磷而且實驗要獲得成功必須作一點小小的改進,他預先在集氣瓶中裝了一種物質(zhì),結(jié)果他實驗成功了,你認為他預先在集氣瓶中裝的物質(zhì)是   
(4)對于鎂條三同學憑已有的知識無法判斷,他們于是進行了如下的探究:
他們用如圖2所示裝置和光亮鎂條進行實驗,將鎂條點燃后迅速放入瓶中燃燒,觀察到鎂條發(fā)出耀眼的白光,有白色粉末狀物質(zhì)產(chǎn)生,冷卻后打開止水夾,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占集氣瓶容積的70%(實驗過程中所有操作都是正確的)
冷卻后水能進入集氣瓶中的原因是    為了讓實驗取得成功,該同學進行實驗時的第一步是    .在進行實驗時,為了使鎂條變得光亮他應進行的操作是   
(5)如果鎂條只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則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最多超過其容積的五分之一,現(xiàn)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其容積的70%,根據(jù)空氣的組成可推出減少的氣體中有氮氣.問題:氮氣為什么減少呢?假設一:氮氣與瓶內(nèi)其它物質(zhì)反應而減少.假設二:    . 通過以上實驗你認為能否用鎂條代替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填:“能”或“不能”)   
(6)已知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21%,小蘭同學用如圖3裝置進行驗證,實驗后發(fā)現(xiàn)測得的氧氣體積分數(shù)小于,請你幫她分析造成這種結(jié)果的可能原因(至少答兩點):    ,   
(7)關(guān)閉止水夾a、b、c,使過量的紅磷和木炭分別在盛有空氣的等容積的甲、乙兩瓶中同時燃燒,如圖所示,試回答:
①燃燒停止并冷卻,若打開止水夾a、c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②若打開止水夾b、c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③若打開止水夾a、b、c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