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某;瘜W研究性學習小組在學習了“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基礎上,改進了教材中的實驗,設計出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實驗步驟如下:
①如圖所示,連接儀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發(fā)現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②在集氣瓶里裝進適量a 體積的水,燃燒匙里放一塊白磷(其著火點是40℃),并在酒精燈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熱,按圖示裝置把集氣瓶中的空氣密封起來,把長導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燒杯中.(注:集氣瓶內的長導管已伸到了瓶底)
③用力把預先加熱過的玻璃棒按下與白磷接觸,觀察到白磷立即著火燃燒,產生大量白煙,同時放出大量的熱.(注:白磷與紅磷燃燒的產物相同)
④待白磷燃燒熄滅后,稍加振蕩,白煙消失.
⑤待集氣瓶完全冷卻至室溫,量出集氣瓶中水的體積是b,整個集氣瓶的體積是c.
⑥根據a、b、c三個數據,計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在白磷開始燃燒到最后熄滅的過程中,集氣瓶內水面的變化情況是
先下降后上升
先下降后上升

(2)若實驗非常成功,請寫出a、b、c三個數據應滿足的一個等式關系式:
b-a
c-a
=
1
5
b-a
c-a
=
1
5

(3)組內成員小葛為了證明實驗完成后的集氣瓶內是否還有氧氣剩余,他沒有利用其它的儀器和藥品,仍是利用了上述實驗涉及的儀器和藥品,設計了一個實驗,最后得出了瓶內一定沒有氧氣剩余的結論.你知道他是如何實驗的嗎?寫出簡要的實驗步驟和實驗現象.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4)組內成員小張對“實驗前集氣瓶里要裝進適量a 體積的水”非常不理解.咨詢了組長小明之后,他終于明白“a 體積的水”的作用,其一是為了加快⑤步驟中集氣瓶的冷卻速度;其二則主要是
形成液封,防止實驗過程中集氣瓶內的氣體從長導管中向外逸散而影響實驗結果
形成液封,防止實驗過程中集氣瓶內的氣體從長導管中向外逸散而影響實驗結果

(5)組內成員小杭性格好動,無意間他發(fā)現向⑤步驟集氣瓶內的水中滴加幾滴紫色石蕊試液,水會變紅.這一現象使組內成員積極地展開了討論,成員小葛是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使溶液顯酸性而導致的,但小明馬上作出反對,原因是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極少,而實驗過程中又沒有產生二氧化碳,短時間內不可能會使溶液顯酸性.你認為誰的觀點正確?
小明
小明
.若你認為小明的觀點正確,那么請你對“變紅”現象提出大膽地猜想:
白煙(五氧化二磷固體)溶于水中形成了酸性物質
白煙(五氧化二磷固體)溶于水中形成了酸性物質
.(若你認為小葛的觀點正確,此空不填)
(6)在上述實驗中,下列操作的實施和實驗現象的出現,會導致實驗最后產生的實際值大于理論值的是
B
B

A.裝置氣密性不好             B.實驗前集氣瓶里沒有裝a 體積的水
C.集氣瓶沒有冷卻到室溫       D.用紅磷代替白磷(紅磷的著火點在240℃左右)
分析:根據白磷燃燒時瓶內氣體體積的變化情況進行解釋:白磷燃燒時會放出大量的熱,集氣瓶內空氣受熱體積膨脹,氣壓增大,使集氣瓶內的水沿玻璃管流入燒杯內;燃燒停止后,溫度下降,瓶內氣壓減小,燒杯中的水就會沿著玻璃管再流入集氣瓶內;根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與白磷燃燒只消耗氧氣的性質進行分析;圍繞“白磷燃燒時集氣瓶內壓力增大過度,會使集氣瓶中氣體受熱膨脹而逸出”這一因素進行分析;根據集氣瓶內氣壓的變化情況進行判斷.
解答:(1)白磷燃燒時會放出大量的熱,集氣瓶內空氣受熱體積膨脹,氣壓增大,使集氣瓶內的水沿玻璃管流入燒杯內;燃燒停止后,溫度下降,瓶內氣壓減小,燒杯中的水就會沿著玻璃管再流入集氣瓶內;故答案為:先下降后上升  
(2)若實驗非常成功,請寫出a、b、c三個數據應滿足的一個等式關系式是:
b-a
c-a
=
1
5
b-a
c-a
×100%=20%(或21%)或5b-c=4a;故答案為是:
b-a
c-a
=
1
5
b-a
c-a
×100%=20%(或21%)或5b-c=4a  
(3)將實驗完后燃燒匙內的固體放到酒精燈的火焰上,產生大量的白煙,說明實驗后白磷過量,證明了實驗完成后的集氣瓶內氧氣沒有剩余;故答案為:
實驗步驟:將實驗完后燃燒匙內的固體放到酒精燈的火焰上 實驗現象:產生大量的白煙,說明實驗后白磷過量.
(4)其一是為了加快⑤步驟中集氣瓶的冷卻速度;其二則主要是:形成液封,防止實驗過程中集氣瓶內的氣體從長導管中向外逸散而影響實驗結果;故答案為:形成液封,防止實驗過程中集氣瓶內的氣體從長導管中向外逸散而影響實驗結果[只寫“防止實驗結果不準確”不對]
(5)我認為小明的觀點正確,因為白煙(五氧化二磷固體)溶于水中形成了酸性物質,因此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故答案為:小明   白煙(五氧化二磷固體)溶于水中形成了酸性物質 
(6)導致實驗最后產生的實際值大于理論值的是:實驗前集氣瓶里沒有裝a體積的水;AC都偏小;故答案為:B
點評:本考點是測定氧氣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屬于實驗方法和過程的探究.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也是中考考查的一個熱點,重點考查實驗過程中看到的現象以及導致實驗結果偏大或偏小的原因.這類探究實驗中要注意以下幾點:①裝置的嚴密性②所用藥品的量③生成物的狀態(tài)④讀數時要冷卻到原溫度等.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設計的步驟中不同的現象去思考,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本考點經常出現在選擇題、填空題和實驗題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精英家教網某;瘜W研究性學習小組在學習了“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基礎上,改進了教材中的實驗,設計出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實驗步驟如下:
①如圖所示,連接儀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發(fā)現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②在集氣瓶里裝進適量a體積的水,燃燒匙里放一塊白磷(白磷燃燒所需要的最低溫度是40℃),并在酒精燈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熱,按圖示裝置把集氣瓶中的空氣密封起來,把長導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燒杯中.(注:集氣瓶內的長導管已伸到了瓶底)
③用力把預先加熱過的玻璃棒按下與白磷接觸,觀察到白磷立即著火燃燒,產生大量白煙,同時放出大量的熱.(注:白磷與紅磷燃燒的產物相同)
④待白磷燃燒熄滅后,稍加振蕩,白煙消失.
⑤待集氣瓶完全冷卻至室溫,量出集氣瓶中水的體積是b,整個集氣瓶的體積是c.
⑥根據a、b、c三個數據,計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集氣瓶中白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2)在白磷開始燃燒到最后熄滅的過程中,集氣瓶內水面的變化情況是
 

(3)若實驗非常成功,當c為500mL,a=100mL,則b=
 
mL.
(4)組內成員小張對“實驗前集氣瓶里要裝進適量a體積的水”非常不理解.咨詢了組長小明之后,他終于明白“a體積的水”的作用,其一是為了加快⑤步驟中集氣瓶的冷卻速度;其二則主要是
 

(5)在上述實驗中,下列操作的實施和實驗現象的出現,會導致實驗最后產生的實際值大于理論值的是
 

A、裝置氣密性不好
B、實驗前集氣瓶里沒有裝a體積的水
C、集氣瓶沒有冷卻到室溫
D、用紅磷代替白磷(紅磷燃燒所需要的最低溫度在240℃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為了測定某品牌食用純堿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某;瘜W研究性學習小組的探究過程如下:
[提出問題]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知識準備]
食用純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鈉,另外還含有少量的氯化鈉;反應過程中不考慮水和氯化氫的揮發(fā).
[設計方案并實驗]
甲組同學:稱取12.00樣品,加水配成溶液,在溶液中加入過量澄清石灰水,過濾、洗滌、干燥,共得到白色沉淀10.00g.
乙組同學:稱取12.00樣品,加入足量的稀鹽酸直到反應停止,共收集到4.4g二氧化碳.
[解決問題]
請你任選一組同學的實驗結果,幫助他們計算出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是
 
,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
 
.(計算結果精確到0.1%)
[交流反思]
(1)甲組的小青同學認為,要求出碳酸鈉的質量,也可以使用與鹽酸和石灰水所屬類別不同的其他物質
 
(填一種具體物質的化學式)的溶液與樣品反應,通過測定相關物質的質量,進行有關計算即可.
(2)乙組的小雨同學認為,所用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也可求出:取13.5g樣品放入燒杯中,每次加入20g稀鹽酸(不考慮水、氯化氫逸出)后用精密儀器稱量,記錄實驗數據如下:
加入鹽酸的次數 1 2 3 4 5 6 7
燒杯及所稱物質總質量/g 78.9 97.8 116.7 135.60 155.05 175.05 195.05
生成氣體的質量/g 1.1 2.2 a 4.4 4.95 b --
表中數據a=
 
g,b=
 
g.并請你在下邊的坐標紙上繪制生成氣體的質量與所加稀鹽酸質量關系的曲線.
精英家教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某校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共同探究制取氣體的原理、方法及性質的有關實驗.
(1)甲同學將所學氣體制取的知識整理如下,請你幫助他完成相關內容.

①寫出圖中有標號儀器的名稱:a
集氣瓶
集氣瓶
,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并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可選用的制取裝置為
A和E
A和E
(填字母,下同),高錳酸鉀制氧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其化學反應類型
分解反應
分解反應

②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來制取氧氣時,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B
B
,可選用C裝置收集氧氣,其原因是
氧氣不易溶于水
氧氣不易溶于水
,反應結束后,欲將二氧化錳回收再利用應進行的主要操作是過濾,所需玻璃儀器為
燒杯
燒杯
、
玻璃棒
玻璃棒
、
漏斗
漏斗

(2)根據所學知識及所給信息回答問題:
    氨氣(NH3)在通常狀況下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為氨水.實驗室常用加熱氯化銨和熟石灰兩種固體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氣.實驗室制取氨氣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A
A
,選用
D
D
裝置收集氨氣.(填寫字母)
(3)規(guī)范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的前提.請回答:
①量取8mL稀硫酸,應選用
B
B
(填字母)的量筒.
A.5mL      B.10mL      C.100mL
②往試管里裝固體粉末,通常使用
C
C
(填字母).
A.鑷子      B.玻璃棒     C.藥匙(或紙槽)
③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B
B
(填代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校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在學習了《金屬和金屬材料》單元后,做了CO還原CuO的探究實驗.實驗發(fā)現CO與CuO加熱后黑色粉末變成紅色粉末.請你參與該小組的研究過程并完成相關任務:
[研究課題]探究紅色粉末的主要成分
[查閱資料]
(1)有關物質的顏色CuO粉末:黑色,Cu2O粉末:紅色.
(2)CuO和Cu2O都能和稀硫酸發(fā)生反應,化學方程式為:CuO+H2SO4═CuSO4+H2O      Cu2O+H2SO4═CuSO4+Cu+H2O
[猜想與實驗]
(1)如果硬質玻璃管內紅色粉末為純凈物,小明同學猜想紅色粉末的成分是Cu,而你對紅色粉末的成分有不同的猜想,請設計簡單的實驗證明你的猜想:
 猜想 簡單實驗方案 現   象 CO和Cu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u2O
Cu2O
取少量紅色粉末放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振蕩
取少量紅色粉末放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振蕩
溶液變?yōu)樗{色,仍有紅色固體
溶液變?yōu)樗{色,仍有紅色固體
2CuO+CO
  △  
.
 
Cu2O+CO2
2CuO+CO
  △  
.
 
Cu2O+CO2
(2)如果硬質玻璃管內紅色粉末為兩種物質的混合物,要確定粉末中兩種物質的質量分數,還需要通過有關數據進行計算.下列數據中可以作為計算依據的是(填序號)
AC
AC

A.反應前CuO粉末的質量  B.通入CO的質量  C.反應后固體混合物的總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某校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對一瓶敞口放置的氫氧化鈉產生了興趣,甲乙兩組同學圍繞這瓶氫氧化鈉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動.
提出問題
提出問題
①氫氧化鈉是否完全變質②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查閱資料
查閱資料
①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
②向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混合物中加入鹽酸時,鹽酸先與氫氧化鈉反應,再與碳酸鈉反應;
設計實驗
設計實驗
實驗一:探究氫氧化鈉固體的變質情況.
①取少量該固體樣品置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稀鹽酸,發(fā)現有氣泡產生,說明該樣品中含有碳酸鈉,由此可確定該固體已發(fā)生變質.則反應方程式為: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如果氫氧化鈉已經完全變質,甲組同學認為取少量固體溶于水,向其中滴加無色酚酞后,溶液應呈無色,乙組同學思考后認為甲組同學的想法是錯誤的,原因是:
碳酸鈉和氫氧化鈉溶液都顯堿性,使酚酞試液變成紅色
碳酸鈉和氫氧化鈉溶液都顯堿性,使酚酞試液變成紅色


③為探究該固體中是否還有未變質的氫氧化鈉,同學們又進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實驗.請將下表填寫完整.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 現象 結論或化學方程式
除去碳酸鈉 取少量該固體樣品溶于水配成溶液,滴加適量的氯化鈣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
產生白色沉淀
產生白色沉淀
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Na2CO3+CaCl2=2NaCl+CaCO3
Na2CO3+CaCl2=2NaCl+CaCO3
檢驗是否含有氫氧化鈉 向過濾后的濾液中滴入
酚酞試液
酚酞試液
變紅
變紅
該樣品中含有氫氧化鈉
實驗二:測定其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設計方案
設計方案

①甲組同學:稱取20.00樣品,放入過量的鹽酸直到反應停止,共收集到4.40g二氧化碳.(設計思路:根據樣品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求出碳酸鈉的質量,再計算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②乙組同學:稱取20.00g樣品,加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澄清石灰水.過濾、洗滌、干燥,共得到白色沉淀10.00g.(設計思路:根據樣品與石灰水反應生成沉淀碳酸鈣的質量,先求出碳酸鈉的質量,再計算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
根據兩組同學的實驗結果,請你幫助他們計算出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任選一組寫出計算過程)
交流與反思
交流與反思

(1)在交流時,老師問同學們“能否用上述實驗所得的數據計算出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甲乙兩組的同學都一致認為可以.但小明思考后,覺得甲、乙兩種方案都不妥,理由是:
樣品中有水,無法測出樣品的氫氧化鈉的質量
樣品中有水,無法測出樣品的氫氧化鈉的質量

(2)小明又重新設計新方案:先用電子秤準確稱取20.00g變質的NaOH樣品放入錐形瓶中,用電子秤秤得錐形瓶及樣品的總質量為70.00g,再把175.00g7.3%稀鹽酸平均分成7份依次加入樣品中,每次充分反應用電子秤秤得錐形瓶及所盛物質的質量,實驗數據記錄如下:
加入鹽酸的次數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錐形瓶及所盛物質的總質量 95.00 120 145 170 192.8 215.6 240.6
(2)請根據上述實驗數據,計算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
40.0%
40.0%

(不要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